一种无人艇释放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28264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36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人艇释放回收装置,应用于船舶装置技术领域,该装置以设置于轨道主体上的滑台为支点,设置可转动的翘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翘板两端的第一释放回收装置和第二释放回收装置对无人艇进行回收,摒弃了传统的吊艇索吊升无人艇进行释放回收的方式,操作方便,结构稳定,防止无人艇随着风浪的影响导致晃动的情形,可能导致无人艇与母舰船身刮蹭的问题,并且在回收过程中,当无人艇靠近船舷时,利用重力设备下压所述第一承载板,使所述第一承载板设置于甲板上,牵引无人艇向所述第一承载板移动,无人艇移动至指定位置后进行限位,拆卸所述第一承载板完成回收可防止无人艇不平稳放置导致无人艇与甲板撞击的情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无人艇释放回收装置,应用于船舶装置。


技术介绍

1、无人艇作为海洋作业的新兴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将无人艇装载到母舰上并进行任务执行和回收,可以实现海洋作业的安全、高效和智能化。不断完善和发展无人艇技术,将有助于推动海洋作业的自动化和无人化进程,为海洋领域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无人艇的作用如此广泛,但是现在有关无人艇的释放回收是个待解决的难题;申请号为:cn201910388792.7,专利名称为:一种无人艇释放回收装置及无人艇释放回收方法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利用吊艇架控制吊艇索吊升无人艇进行释放回收的方式,由于海平面风浪较大,这种释放回收无人艇的方式可能出现在吊升过程中,无人艇随着风浪的影响导致晃动的情形,可能导致无人艇与母舰船身刮蹭的问题,即使可以通过工作人员通过收紧止荡索降低无人艇摇荡的情况,也难以避免这种情形的发生,并且在回收过程中,无法保证平稳的放置,可能导致无人艇与甲板撞击的情形,因此,针对上述提出的问题,本技术设计了一种无人艇释放回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人艇释放回收装置,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2、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无人艇释放回收装置,用于回收或释放无人艇,包括:

4、牵引单元,包括安装于船体甲板上并向甲板边缘延伸的轨道主体,轨道主体上可滑动设置有一滑台,以及设于轨道主体后方驱动所述滑台滑动的牵引组件;

5、翘板单元,包括铰接于所述滑台的翘板以及设置于所述轨道主体靠近船舷一端的支撑组件,所述翘板上端表面设置与无人艇滑动连接的第一滑动部;

6、第一释放回收单元,包括铰接于所述翘板远离船舷一端的可拆卸的第一承载板,所述第一承载板与翘板铰接处设置棘轮组件,所述第一承载板上端表面设置有与无人艇滑动连接的第二滑动部,所述第一承载板远离所述翘板一端设置牵引组件;

7、第二释放回收单元,包括铰接于所述翘板靠近船舷一端的第二承载板,所述第二承载板与翘板铰接处设置棘轮组件,所述第二承载板上端表面设置有与无人艇滑动连接的第二滑动部,所述第二承载板背面设置充放气气囊。

8、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设置在所述滑台上的牵引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轨道主体后端上的驱动电机、由驱动电机驱动的双联卷筒、分别正向和反向缠绕在双联卷筒上的第一钢丝绳、第二钢丝绳以及固定设置在轨道主体前端上的定滑轮,第一钢丝绳的自由端连接在滑台的后端上,第二钢丝绳的自由端穿过定滑轮并连接在滑台前端上,通过控制驱动电机的正转和反转使第一钢丝绳和第二钢丝绳带动滑台沿轨道主体滑动。

9、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设于所述轨道主体前端的甲板上的铰接块,所述铰接块铰接有h型连接杆,所述h型连接杆中部与液压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液压缸远离所述活塞杆一端与甲板铰接,所述h型连接杆远离铰接块一端对称设置有可转动的第二滑轮,所述翘板、第二承载板背面对称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滑轮滑动连接的第三滑轨,当所述牵引组件牵引所述滑台向后滑动时,所述第二滑轮沿着所述翘板、第二承载板背面的第三滑轨滑动。

10、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第一滑动部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翘板上端表面的第一滑轨,所述无人艇底部设置与所述第一滑轨适配滑动的第一滑轮,所述第二滑动部包括与所述第一滑轨抵接的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侧面安装若干个导轨钳制器。

11、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所述棘轮组件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翘板沿长度方向两端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侧壁设置沿其轴心方向呈镜像对称的第一棘块;所述第一承载板、第二承载板与所述翘板连接一端延申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沿其宽度方向贯穿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安装有同轴转动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两端对称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设置于所述安装孔内,使所述第一承载板、第二承载板以所述连接杆为轴心转动;所述连接柱侧壁设置沿其轴心方向呈镜像对称的第二棘块,当所述第一承载板、第二承载板沿靠近所述翘板背面一端转动时,所述第一棘块抵接所述第二棘块使所述第一承载板、第二承载板与所述翘板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以设置于轨道主体上的滑台为支点,设置可转动的翘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翘板两端的第一释放回收装置和第二释放回收装置对无人艇进行回收,摒弃了传统的吊艇索吊升无人艇进行释放回收的方式,操作方便,结构稳定,防止无人艇随着风浪的影响导致晃动的情形,可能导致无人艇与母舰船身刮蹭的问题,并且在回收过程中,当无人艇靠近船舷时,利用重力设备下压所述第一承载板,使所述第一承载板设置于甲板上,牵引无人艇向所述第一承载板移动,无人艇移动至指定位置后进行限位,拆卸所述第一承载板完成回收可防止无人艇不平稳放置导致无人艇与甲板撞击的情形。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艇释放回收装置,用于回收或释放无人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艇释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在滑台上的牵引组件(13)包括固定设置在轨道主体(11)后端上的驱动电机(131)、由驱动电机(131)驱动的双联卷筒(132)、分别正向和反向缠绕在双联卷筒(132)上的第一钢丝绳(133)、第二钢丝绳(134)以及固定设置在轨道主体(11)前端上的定滑轮(135),第一钢丝绳(133)的自由端连接在滑台(12)的后端上,第二钢丝绳(134)的自由端穿过定滑轮(135)并连接在滑台(12)前端上,通过控制驱动电机(131)的正转和反转使第一钢丝绳(133)和第二钢丝绳(134)带动滑台(12)沿轨道主体(11)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艇释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22)包括设于所述轨道主体(11)前端的甲板上的铰接块(221),所述铰接块(221)铰接有H型连接杆(222),所述H型连接杆(222)中部与液压缸(223)的活塞杆连接,所述液压缸(223)远离所述活塞杆一端与甲板铰接,所述H型连接杆(222)远离铰接块(221)一端对称设置有可转动的第二滑轮(224),所述翘板(21)、第二承载板(41)背面对称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滑轮(224)滑动连接的第三滑轨(225),当所述牵引组件(13)牵引所述滑台(12)向后滑动时,所述第二滑轮(224)沿着所述翘板(21)、第二承载板(41)背面的第三滑轨(225)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艇释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部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翘板(21)上端表面的第一滑轨(23),所述无人艇底部设置与所述第一滑轨(23)适配滑动的第一滑轮(61),所述第二滑动部包括与所述第一滑轨(23)抵接的第二滑轨(32),所述第二滑轨(32)侧面安装若干个导轨钳制器(3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艇释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组件(50)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翘板(21)沿长度方向两端的安装孔(51),所述安装孔(51)侧壁设置沿其轴心方向呈镜像对称的第一棘块(511);所述第一承载板(31)、第二承载板(41)与所述翘板(21)连接一端延申设置有连接板(52),所述连接板(52)沿其宽度方向贯穿设置有通孔(521),所述通孔(521)内安装有同轴转动的连接杆(522),所述连接杆(522)两端对称设置有连接柱(523),所述连接柱(523)设置于所述安装孔(51)内,使所述第一承载板(31)、第二承载板(41)以所述连接杆(522)为轴心转动;所述连接柱(523)侧壁设置沿其轴心方向呈镜像对称的第二棘块(524),当所述第一承载板(31)、第二承载板(41)沿靠近所述翘板(21)背面一端转动时,所述第一棘块(511)抵接所述第二棘块(524)使所述第一承载板(31)、第二承载板(41)与所述翘板(21)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艇释放回收装置,用于回收或释放无人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艇释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在滑台上的牵引组件(13)包括固定设置在轨道主体(11)后端上的驱动电机(131)、由驱动电机(131)驱动的双联卷筒(132)、分别正向和反向缠绕在双联卷筒(132)上的第一钢丝绳(133)、第二钢丝绳(134)以及固定设置在轨道主体(11)前端上的定滑轮(135),第一钢丝绳(133)的自由端连接在滑台(12)的后端上,第二钢丝绳(134)的自由端穿过定滑轮(135)并连接在滑台(12)前端上,通过控制驱动电机(131)的正转和反转使第一钢丝绳(133)和第二钢丝绳(134)带动滑台(12)沿轨道主体(11)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艇释放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22)包括设于所述轨道主体(11)前端的甲板上的铰接块(221),所述铰接块(221)铰接有h型连接杆(222),所述h型连接杆(222)中部与液压缸(223)的活塞杆连接,所述液压缸(223)远离所述活塞杆一端与甲板铰接,所述h型连接杆(222)远离铰接块(221)一端对称设置有可转动的第二滑轮(224),所述翘板(21)、第二承载板(41)背面对称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滑轮(224)滑动连接的第三滑轨(225),当所述牵引组件(13)牵引所述滑台(12)向后滑动时,所述第二滑轮(224)沿着所述翘板(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何伟李连杰高金连王文广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优驶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