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抗渗性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抗渗性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28073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渗性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混凝土制备技术领域。包括水泥、砂、碎石、抗渗组份、外加剂和水,所述抗渗组份为水泥质量的4~8%,抗渗混凝土抗渗等级在P10以上,抗渗效果优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制备,具体涉及一种抗渗性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混凝土是现代应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其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工艺简单、强度高、耐久性好等优点。混凝土是靠水泥的胶结作用,逐渐硬化,而提高抗压强度的。水泥的结硬不是一下子完成,而是随着时间的增加逐渐完成。在正常的养护条件下,前七天抗压强度增长较快,7d~14d之间增长稍慢,28d以后,强度增长更加缓慢。混凝土在浇筑结硬过程中,存在化学减缩、冷缩和干缩等现象,引起混凝土的体积收缩,导致混凝土内部形成毛细孔以及微裂纹,毛细孔及微裂纹会直接导致混凝土结构抗渗透性能降低。

2、而混凝土的抗渗性是混凝土耐久性的第一道防线,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十分重要。因为水分或侵蚀性介质的入侵是引发混凝土质量劣化、耐久性不足的主要原因,因此,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渗性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混凝土抗渗性能差的技术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5、一种抗渗性混凝土,包括水泥、砂、碎石、抗渗组份、外加剂和水,所述抗渗组份为水泥质量的4~8%。

6、优选地,所述抗渗组份经过以下方法制得:首先将硬脂酸、氯化铁、氢氧化钾、氯化钠、硝酸镁、三乙醇胺、三异丙醇胺、钼酸钠、单氟磷酸钠混合均匀,再加入海藻酸钠、n-羟基琥珀酰亚胺、高吸水树脂进行混合,然后在50~80℃下搅拌5~8h,搅拌速率为800~1000转/分,然后陈化8~12h后过滤得到沉淀物,对所述沉淀物进行干燥、粉碎,得到粉末即为抗渗组份。

7、优选地,所述硬脂酸、氯化铁、氢氧化钾、氯化钠、硝酸镁、三乙醇胺、三异丙醇胺、钼酸钠、单氟磷酸钠、海藻酸钠、n-羟基琥珀酰亚胺、高吸水树脂的质量比为8~12:2~6:3~5:2~6:2~8:4~10:5~12:10~20:12~18:8~12:8~12:2~6。

8、优选地,所述硬脂酸、氯化铁、氢氧化钾、氯化钠、硝酸镁、三乙醇胺、三异丙醇胺、钼酸钠、单氟磷酸钠、海藻酸钠、n-羟基琥珀酰亚胺、高吸水树脂的质量比为10:2:4:5:7:6:8:15:16:10:10:4。

9、优选地,所述抗渗组份为水泥质量的5%。

10、优选地,所述水泥、砂、碎石的质量比为1~2:1~2:2.4~4。

11、优选地,所述外加剂为水泥质量的5~8%,水灰比为0.4~0.9。

12、(三)有益效果

1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渗性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本专利技术抗渗性混凝土包括抗渗组份,抗渗组份在水泥的硬化过程中能与水泥作用生成复盐,从而填补水泥浇筑结硬过程中内部形成的毛细孔以及微裂纹,从而提高其防水防渗的作用。

15、本专利技术抗渗性混凝土包括抗渗组份,抗渗组份还包括高吸水树脂,防水剂掺入到水泥中,高吸水树脂吸水引发膨胀,且具有锁水功能,抵抗混凝土浇筑结硬过程中的收缩,避免混凝土收缩开裂,提高混凝土的不透水性,提高其防水防渗的作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渗性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泥、砂、碎石、抗渗组份、外加剂和水,所述抗渗组份为水泥质量的4~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渗性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渗组份经过以下方法制得:首先将硬脂酸、氯化铁、氢氧化钾、氯化钠、硝酸镁、三乙醇胺、三异丙醇胺、钼酸钠、单氟磷酸钠混合均匀,再加入海藻酸钠、N-羟基琥珀酰亚胺、高吸水树脂进行混合,然后在50~80℃下搅拌5~8h,搅拌速率为800~1000转/分,然后陈化8~12h后过滤得到沉淀物,对所述沉淀物进行干燥、粉碎,得到粉末即为抗渗组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渗性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脂酸、氯化铁、氢氧化钾、氯化钠、硝酸镁、三乙醇胺、三异丙醇胺、钼酸钠、单氟磷酸钠、海藻酸钠、N-羟基琥珀酰亚胺、高吸水树脂的质量比为8~12:2~6:3~5:2~6:2~8:4~10:5~12:10~20:12~18:8~12:8~12:2~6。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渗性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脂酸、氯化铁、氢氧化钾、氯化钠、硝酸镁、三乙醇胺、三异丙醇胺、钼酸钠、单氟磷酸钠、海藻酸钠、N-羟基琥珀酰亚胺、高吸水树脂的质量比为10:2:4:5:7:6:8:15:16:10:10:4。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渗性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渗组份为水泥质量的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渗性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砂、碎石的质量比为1~2:1~2:2.4~4。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渗性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加剂为水泥质量的5~8%,水灰比为0.4~0.9。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渗性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泥、砂、碎石、抗渗组份、外加剂和水,所述抗渗组份为水泥质量的4~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渗性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渗组份经过以下方法制得:首先将硬脂酸、氯化铁、氢氧化钾、氯化钠、硝酸镁、三乙醇胺、三异丙醇胺、钼酸钠、单氟磷酸钠混合均匀,再加入海藻酸钠、n-羟基琥珀酰亚胺、高吸水树脂进行混合,然后在50~80℃下搅拌5~8h,搅拌速率为800~1000转/分,然后陈化8~12h后过滤得到沉淀物,对所述沉淀物进行干燥、粉碎,得到粉末即为抗渗组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渗性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脂酸、氯化铁、氢氧化钾、氯化钠、硝酸镁、三乙醇胺、三异丙醇胺、钼酸钠、单氟磷酸钠、海藻酸钠、n-羟基琥珀酰亚胺、高吸水树脂的质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俊超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新太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