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楼逃生缓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28061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35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高楼逃生缓降装置,涉及绳索减速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握力器本体,握力器本体上开设有滑槽,握力器本体的内部铰接有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第一夹臂的端部安装有第一夹持块,第二夹臂的端部安装有与第一夹持块配合的第二夹持块,握力器本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盘,转盘位于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之间,转盘上固定连接有转动轮,转动轮上缠绕有长绳索,握力器本体内安装有调节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之间间距用的滑动组件;后续只需通过推动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相互靠近,最终使得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夹持于转盘体表,限制转盘与转动轮的转速,避免了原有的夹持块与绳索直接接触而损坏绳索自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绳索减速设备,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楼逃生缓降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在高层楼宇建筑中,在楼层失火或者地震等各种危险情况下各种性能和方式的高楼逃生装置被广泛应用。但是由于楼层失火,首要措施就是切断电源,一般都认为不能使用电梯等带电设备逃生。

2、而现有文献申请号为cn201710105742.4的一篇专利文献中,其名称为一种楼房缓降逃生装置,该装置使用过程中,在逃生者自重的作用下,将手握住握力器部分,需要下降时,用手指大力握住活动握手,使其夹持块与绳索之间的摩擦力调节下行速度,此过程中,夹持块与绳索之间的直接摩擦对绳索损坏较大,特别是纤维所制成的绳索,二者之间的摩擦导致夹持块的接触面温度急剧升高,其升温后的夹持块加剧了对纤维材质的绳索的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楼逃生缓降装置,可便捷调节握力器的下行速度,并在下行速度调节的基础上降低夹持块对绳索的磨损。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本申请提供一种高楼逃生缓降装置,其包括握力器本体,握力器本体上开设有滑槽,握力器本体的内部铰接有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第一夹臂的端部安装有第一夹持块,第二夹臂的端部安装有与第一夹持块配合的第二夹持块,握力器本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盘,转盘位于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之间,转盘上固定连接有转动轮,转动轮上缠绕有长绳索,握力器本体内安装有调节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之间间距用的滑动组件。

4、在本技术中,上述滑动组件包括滑块,握力器本体上开设有配合滑块水平滑动用的滑槽,滑块的顶部铰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一夹臂上,滑块的底部铰接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二夹臂上。

5、在本技术中,上述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关于导向轮的中心线对称分布,且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上开设有半圆槽。

6、在本技术中,上述半圆槽的槽壁上固定连接有防滑垫。

7、在本技术中,上述防滑垫为防滑胶垫。

8、在本技术中,上述第一夹持块上转动连接有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长绳索位于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之间。

9、在本技术中,上述转动轮与握力器本体的内壁之间安装有轴承座,轴承座的底部固定支撑在握力器本体的内壁上。

10、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1、本申请中,为了避免原有的夹持块与绳索接触迫使绳索损坏,设计有供长绳索缠绕的转动轮,后续只需通过推动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相互靠近,最终使得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夹持于转盘体表,限制转盘与转动轮的转速,确保握力器本体沿着长绳索下行速度可控,可避免了原有的夹持块与绳索直接接触从而导致损坏绳索自身。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楼逃生缓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握力器本体(1),所述握力器本体(1)上开设有滑槽(3),所述握力器本体(1)的内部铰接有第一夹臂(5)和第二夹臂(6),所述第一夹臂(5)的端部安装有第一夹持块(7),所述第二夹臂(6)的端部安装有与第一夹持块(7)配合的第二夹持块(8),所述握力器本体(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盘(9),所述转盘(9)位于所述第一夹持块(7)和第二夹持块(8)之间,所述转盘(9)上固定连接有转动轮(10),所述转动轮(10)上缠绕有长绳索(2),所述握力器本体(1)内安装有调节所述第一夹臂(5)和第二夹臂(6)之间间距用的滑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楼逃生缓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块(4),所述握力器本体(1)上开设有配合滑块(4)水平滑动用的滑槽(3),所述滑块(4)的顶部铰接有第一连接杆(11),所述第一连接杆(11)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一夹臂(5)上,所述滑块(4)的底部铰接有第二连接杆(12),所述第二连接杆(12)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二夹臂(6)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楼逃生缓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块(7)和第二夹持块(8)关于导向轮的中心线对称分布,且所述第一夹持块(7)和第二夹持块(8)上开设有半圆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楼逃生缓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圆槽的槽壁上固定连接有防滑垫(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楼逃生缓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垫(13)为防滑胶垫。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楼逃生缓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块(7)上转动连接有第一导向轮(14)和第二导向轮(15),所述长绳索(2)位于所述第一导向轮(14)和第二导向轮(15)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楼逃生缓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轮(10)与握力器本体(1)的内壁之间安装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的底部固定支撑在握力器本体(1)的内壁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楼逃生缓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握力器本体(1),所述握力器本体(1)上开设有滑槽(3),所述握力器本体(1)的内部铰接有第一夹臂(5)和第二夹臂(6),所述第一夹臂(5)的端部安装有第一夹持块(7),所述第二夹臂(6)的端部安装有与第一夹持块(7)配合的第二夹持块(8),所述握力器本体(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盘(9),所述转盘(9)位于所述第一夹持块(7)和第二夹持块(8)之间,所述转盘(9)上固定连接有转动轮(10),所述转动轮(10)上缠绕有长绳索(2),所述握力器本体(1)内安装有调节所述第一夹臂(5)和第二夹臂(6)之间间距用的滑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楼逃生缓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块(4),所述握力器本体(1)上开设有配合滑块(4)水平滑动用的滑槽(3),所述滑块(4)的顶部铰接有第一连接杆(11),所述第一连接杆(11)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一夹臂(5)上,所述滑块(4)的底部铰接有第二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珊珊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安全生产技术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