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Micro-LED阵列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Micro-LED阵列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27952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Micro‑LED阵列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发光二极管技术领域。制备方法包括:提供外延片,形成第一掩膜层;刻蚀形成侧壁倾斜角度为40°~45°的第一刻蚀坑,沿第一刻蚀坑继续刻蚀,形成侧壁倾斜角度为70°~74°的、刻蚀至N型半导体层的第二刻蚀坑;去除第一掩膜层,形成第二掩膜层,刻蚀形成侧壁倾斜角度为40°~45°的第三刻蚀坑,沿第三刻蚀坑继续刻蚀,形成侧壁倾斜角度为70°~74°的、刻蚀至衬底的第四刻蚀坑;去除第二掩膜层,形成第一钝化层、阴性金属层、阳性金属层和第二钝化层,即得到Micro‑LED阵列成品。实施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增大Micro‑LED阵列的成品率,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光二极管,尤其涉及一种micro-led阵列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micro-led是继lcd、oled之后的新一代显示技术,其具有高亮度、高显示密度、响应时间短、色彩丰富等众多优点。当前,基于巨量转移技术的micro-led显示技术已经进入小规模试产阶段,技术路线上的可行性为micro-led显示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驱动力。然而,micro-led显示屏的制造成本过高,使其当下难以直接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如何有效降低micro-led的制造成本是该技术能否获得大规模推广的核心因素。

2、单片集成技术被视为制备小尺寸、高ppi的micro-led显示屏的最佳方式之一。该方法需要在一片晶圆上雕刻出micro-led芯片阵列,并将阴极和阳极金属层、钝化保护层先后制备上去。然而实验表明,蒸镀的金属层与micro-led凸台的边缘角度关系密切:micro-led阵列边缘角度过大,金属层容易在凸台边缘断裂;micro-led阵列边缘角度过小,有效发光面积减小,芯片性能下降。理想状况下,micro-led阵列边缘角度控制在70度至74度范围内可以使两方面达到较好的平衡。

3、为了制备这种特定角度范围内的micro-led阵列,传统的做法是使用高精度的光刻胶做掩膜,再利用icp刻蚀出micro-led凸台。然而该技术方案存在两个弊端:第一,这类高精度光刻胶价格昂贵,增加了micro-led的生产成本;第二,光刻胶性能受烘烤温度及时间的影响较大,工业量产中难以刻蚀出稳定的理想侧壁角度,降低了制造良率。因此,寻找其他经济可行的方案来制备稳定侧壁角度的micro-led芯片阵列对降低micro-led的制造成本是较为关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micro-led阵列及其制备方法,其可提升发光面积,重复性良好,可靠性高,且成本低。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micro-led阵列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3、s1、提供外延片,所述外延片包括衬底和依次层叠于所述衬底上的n型半导体层、mqw层和p型半导体层;所述外延片的厚度为4μm~8μm,所述n型半导体层、mqw层和p型半导体层的总厚度为250nm~600nm;

4、s2、在所述外延片上形成第一掩膜层;

5、s3、刻蚀所述第一掩膜层,形成多个暴露所述p型半导体层的第一刻蚀坑,所述第一刻蚀坑的侧壁与所述p型半导体层之间的夹角为40°~45°;

6、s4、沿所述第一刻蚀坑对所述p型半导体层、mqw层进行刻蚀,形成暴露所述n型半导体层的第二刻蚀坑,所述第二刻蚀坑的侧壁与所述n型半导体层之间的夹角为70°~74°;

7、s5、去除所述第一掩膜层;

8、s6、在步骤s5所得到的外延片上形成第二掩膜层;

9、s7、对所述第二掩膜层进行刻蚀,形成多个暴露所述n型半导体层的第三刻蚀坑,所述第三刻蚀坑的侧壁与所述n型半导体层之间的夹角为40°~45°;

10、s8、沿所述第三刻蚀坑对所述n型半导体层进行刻蚀,形成暴露所述衬底的第四刻蚀坑,所述第四刻蚀坑的侧壁与所述衬底之间的夹角为70°~74°;

11、s9、去除所述第二掩膜层;

12、s10、在步骤s9得到外延片上形成第一钝化层、阴性金属层、阳性金属层和第二钝化层,即得到micro-led阵列成品;

13、其中,所述第一钝化层覆盖所述第四刻蚀坑,所述阴性金属层与所述n型半导体层电连接,所述阳性金属层与所述p型半导体层电连接,所述阴性金属层、阳性金属层均延伸至所述第四刻蚀坑。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对所述p型半导体层、mqw层的刻蚀速率为对所述第一掩膜层的刻蚀速率的3倍~6倍;

15、对所述n型半导体层的刻蚀速率为对所述第二掩膜层的刻蚀速率的3倍~6倍。

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对所述p型半导体层、mqw层的刻蚀速率为对所述第一掩膜层的刻蚀速率的5倍;

17、对所述n型半导体层的刻蚀速率为对所述第二掩膜层的刻蚀速率的5倍。

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s2中,通过pecvd沉积第一掩膜层,其沉积速率为4å/s~6å/s;所述第一掩膜层为sio2层,其厚度为200nm~400nm;

19、步骤s3中,通过icp刻蚀工艺对所述第一掩膜层进行刻蚀;其中,上功率为700w~1200w,下功率为300w~600w,工作气压为60pa~120pa,刻蚀温度为15℃~30℃;刻蚀所采用的气体为ar、bcl3和cf4的混合气体,且ar、bcl3、cf4的流量比为1:0.8:3~1:1.5:10。

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s6中,通过pecvd沉积第二掩膜层,其沉积速率为4å/s~6å/s;所述第二掩膜层为sio2层,其厚度为1μm~3.2μm;

21、步骤s7中,通过icp刻蚀工艺对所述第二掩膜层进行刻蚀;其中,上功率为700w~1200w,下功率为300w~600w,工作气压为60pa~120pa,刻蚀温度为15℃~30℃;刻蚀所采用的气体为ar、bcl3和cf4的混合气体,且ar、bcl3、cf4的流量比为1:0.8:3~1:1.5:10。

2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s4中,通过icp刻蚀工艺对所述p型半导体层、mqw层进行刻蚀;其中,上功率为300w~350w,下功率为150w~200w,工作气压为60pa~120pa,刻蚀温度为15℃~30℃;刻蚀所采用的气体为ar和cl2的混合气体,且ar和cl2的流量比为1:1~1:2。

2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s9中,通过icp刻蚀工艺对所述n型半导体层进行刻蚀;其中,上功率为300w~350w,下功率为150w~200w,工作气压为60pa~120pa,刻蚀温度为15℃~30℃;刻蚀所采用的气体为ar和cl2的混合气体,且ar和cl2的流量比为1:1~1:2。

2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s3包括:

25、s31、在所述第一掩膜层上形成第一正性光刻胶层;其厚度为3μm~4μm;

26、s32、曝光显影去除第一预设区域的第一正性光刻胶层,并暴露第一预设区域的第一掩膜层;

27、s33、对暴露的第一掩膜层进行刻蚀,形成多个暴露所述p型半导体层的第一刻蚀坑;

28、s34、去除所述第一正性光刻胶层。

2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步骤s7包括:

30、s71、在所述第二掩膜层上形成第二正性光刻胶层;其厚度为3μm~4μm;

31、s72、曝光显影去除第二预设区域的第二正性光刻胶层,并暴露第二预设区域的第二掩膜层;

32、s73、对暴露的第二掩膜层进行刻蚀,形成多个暴露所述衬底的第三刻蚀坑;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Micro-LED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Micro-LED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P型半导体层、MQW层的刻蚀速率为对所述第一掩膜层的刻蚀速率的3倍~6倍;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Micro-LED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P型半导体层、MQW层的刻蚀速率为对所述第一掩膜层的刻蚀速率的5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Micro-LED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通过PECVD沉积第一掩膜层,其沉积速率为4Å/s~6Å/s;所述第一掩膜层为SiO2层,其厚度为200nm~400n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Micro-LED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中,通过PECVD沉积第二掩膜层,其沉积速率为4Å/s~6Å/s;所述第二掩膜层为SiO2层,其厚度为1μm~3.2μ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Micro-LED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通过ICP刻蚀工艺对所述P型半导体层、MQW层进行刻蚀;其中,上功率为300W~350W,下功率为150W~200W,工作气压为60Pa~120Pa,刻蚀温度为15℃~30℃;刻蚀所采用的气体为Ar和Cl2的混合气体,且Ar和Cl2的流量比为1:1~1:2。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Micro-LED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9中,通过ICP刻蚀工艺对所述N型半导体层进行刻蚀;其中,上功率为300W~350W,下功率为150W~200W,工作气压为60Pa~120Pa,刻蚀温度为15℃~30℃;刻蚀所采用的气体为Ar和Cl2的混合气体,且Ar和Cl2的流量比为1:1~1:2。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Micro-LED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包括: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Micro-LED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7包括:

10.一种Micro-LED阵列,其特征在于,由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Micro-LED阵列的制备方法制备而得。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micro-led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micro-led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p型半导体层、mqw层的刻蚀速率为对所述第一掩膜层的刻蚀速率的3倍~6倍;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micro-led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p型半导体层、mqw层的刻蚀速率为对所述第一掩膜层的刻蚀速率的5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micro-led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通过pecvd沉积第一掩膜层,其沉积速率为4å/s~6å/s;所述第一掩膜层为sio2层,其厚度为200nm~400n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micro-led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6中,通过pecvd沉积第二掩膜层,其沉积速率为4å/s~6å/s;所述第二掩膜层为sio2层,其厚度为1μm~3.2μ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micro-led阵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通过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茹浩张星星林潇雄胡加辉金从龙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兆驰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