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智能车载终端软件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27776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智能车载终端软件设计方法,属于智能网联汽车技术领域。基于分布式微服务的框架下,实现软件系统开发。在软件架构上,将原先智能车载终端集成的单一应用程序划分成一组小的服务,服务之间互相协调、互相配合,为应用层和终端提供最终价值。每个服务运行在其独立的进程中,服务和服务间采用轻量级的通信机制互相沟通。每个服务都围绕着具体业务进行构建,并且能够被独立地部署到生产环境、类生产环境等。于微服务架构的分布式场景开发方法,使得不同服务模块自由组合组成应用场景,方便单独部署、分布式管理和代码解耦,应用可以独立更新和扩展,降低硬件平台耦合性,提高软件可移植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网联汽车,更为具体地说是指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智能车载终端软件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由汽车化社会带来的交通堵塞、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越来越严重。以“保障安全、提高效率、改善环境、节约能源”为目标的“智能交通系统”广受关注,车载终端是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智能交通势在必行的大趋势下,从政策到市场,车载终端的研发,显得尤为必要。

2、近年来,随着技术变革,5g、通信协议、路侧传感器和车载终端的发展加速赋能了智慧交通,而车载终端的部署是智能交通产业化落地应用的一大关键环节,功能也在逐渐完善。智能车载终端可以实时获取本车车速、方向等行车参数以及前方红绿灯、道路危险状况等路网信息;结合智能站台,通过云控平台实时规划车辆实时车速;此外还可以结合红绿灯协同控制,实现智能网联车辆精准到达,提升公众交通和私人驾驶的服务品质。

3、目前市面上车载终端仍处于起步阶段,不能满足智能网联汽车功能日益增加的需求,普遍存在场景固定、功能单一、数据采集延迟丢包、可扩展性差和抗干扰性差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智能车载终端软件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系统软件分为硬件适配层、系统组件、服务层和应用层,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智能车载终端软件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V2X模块通过V2X协议栈与系统主控制器通信,所述V2X协议栈包含接入层、网络层和消息层协议,接入层包括Uu接口和PC5 接口;所述网络层由数据子层和管理子层两部分构成,数据子层既传输应用层间的数据流,也传输不同设备管理层实体间或管理层实体与应用间的数据流,管理子层通过使用数据子层服务在不同设备间传递管理数据流;所述消息层位于应用层内部,向下对接网络层的数据子层,向上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智能车载终端软件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系统软件分为硬件适配层、系统组件、服务层和应用层,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智能车载终端软件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v2x模块通过v2x协议栈与系统主控制器通信,所述v2x协议栈包含接入层、网络层和消息层协议,接入层包括uu接口和pc5 接口;所述网络层由数据子层和管理子层两部分构成,数据子层既传输应用层间的数据流,也传输不同设备管理层实体间或管理层实体与应用间的数据流,管理子层通过使用数据子层服务在不同设备间传递管理数据流;所述消息层位于应用层内部,向下对接网络层的数据子层,向上支持具体的用户应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智能车载终端软件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式操作系统相关接口实现系统相关函数接口供上层应用统一调用,上层应用调用时配置不同的相关参数,该嵌入式操作系统相关接口包含有内存操作函数、系统任务、信号量、线程同步互斥量、系统消息队列、事件和定时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智能车载终端软件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硬件外设接口实现各个外设的初始化,提供打开、发送或者写数据、接收或者读数据、反初始化或者关闭函数接口,该硬件外设接口包含有串口通信、串行外设spi通信、i2c总线和网络套接字接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智能车载终端软件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gnss定位模块为车辆提供基础和高精度差分定位服务,涉及协议有nmea0183、ntrip client和rtcm协议,gnss定位模块提供基本定位数据,所述系统管理服务开启gpsd守护进程负责与硬件定位模组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金蓝怀盛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