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尤其涉及一种房屋支撑装置及其搭建方法。
技术介绍
1、房屋建筑是指在完成基础设施建设的土地上建设房屋等建筑物,包括住宅楼、工业厂房、商业楼宇、写字楼以及其他专用房屋。房梁是房屋建筑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能够承受建筑物的重量并将荷载传递到地面,从而可以增加建筑物的抗风和抗地震能力,提高了建筑的安全性,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参见图1,在房梁中,起到最大承载作用的是承重梁11,房屋建筑的牢固程度与承重梁11的连接结构的牢固程度密切相关。通常情况下,承重梁11水平设置在房屋内壁的顶部起承载作用,在承重梁11底部设置有若干根竖直的支撑柱12对承重梁11起支撑作用,相邻两个支撑柱12之间设置有一根承重梁11,支撑柱12能够将承重梁11所承载的载荷传递到地面。
3、然而这种承重梁11与支撑柱12的连接结构存在安全隐患。当房屋建筑发生竖直方向震动与水平方向震动时,承重梁11会发生震动,无法抵御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应力的冲击,甚至由于震动会导致承重梁11与支撑柱12脱离的危险事故;并且当承重梁1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房屋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屋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2)有多个,每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柱(12)之间设置一个所述承重梁(11),相邻两个所述承重梁(11)相互靠近的一端被同一个所述支撑柱(12)支撑,所述第一驱动部(22)与所述支撑柱(12)连接,每组所述限位组件(20)包括两个所述限位部(21),两个所述限位部(21)共用一个所述第一驱动部(22),每个所述限位部(21)限制一个所述承重梁(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房屋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梁(11)的端部的底侧设置有所述安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房屋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屋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2)有多个,每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柱(12)之间设置一个所述承重梁(11),相邻两个所述承重梁(11)相互靠近的一端被同一个所述支撑柱(12)支撑,所述第一驱动部(22)与所述支撑柱(12)连接,每组所述限位组件(20)包括两个所述限位部(21),两个所述限位部(21)共用一个所述第一驱动部(22),每个所述限位部(21)限制一个所述承重梁(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房屋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梁(11)的端部的底侧设置有所述安装腔(111),相邻两个所述承重梁(11)的所述安装腔(111)相互连通,所述支撑柱(12)的顶部插入所述安装腔(11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房屋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21)包括限位块(211),所述限位块(211)与所述支撑柱(12)滑动连接且能够沿第一直线方向滑动,所述安装腔(111)的内壁开设有限位槽(112),所述第一驱动部(22)能够带动所述限位块(211)与所述限位槽(112)插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房屋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部(22)包括传动杆(221)和第一驱动件(222),所述传动杆(221)的一端与所述限位块(211)活动连接,所述传动杆(22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件(222)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件(222)能够驱动所述传动杆(221)摆动,以带动所述限位块(211)沿直线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房屋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211)上设置有限位凸起(2111),所述传动杆(221)的一端开设有导向槽(2211),所述限位凸起(2111)与所述导向槽(2211)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屋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31)包括摆动臂(311)、滑动臂(312)和支撑板(313),所述摆动臂(311)与所述支撑柱(12)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滑动臂(312)与所述摆动臂(311)滑动连接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力军,潘杰,黄引驰,吴丹,滕俊,蔡杨港,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阳明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