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动散热型汽车车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7431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主动散热型汽车车灯结构,包括壳体、灯罩与LED基板,灯罩安装于壳体前部,灯罩内部外壳开设有进气风道,壳体内部设置有一安装板,安装板中部开设有安装孔,LED基板安装于灯罩一侧的安装孔内,安装板内侧安装有导热铝板,导热铝板与LED基板背面紧密贴合,壳体于安装板内侧设置有微喷冷却组件,微喷冷却组件的吸热端与放热端通过普通热管循环连接,微喷冷却组件的吸热端与导热铝板贴合安装,普通热管上连接有一翅片散热器,灯罩一侧开设有一换热口,翅片散热器安装于换热口内,灯罩外侧于换热口处还设置有一导风槽,导风槽与进气风道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小型化的同时散热效率更高,同时保证车灯内部的密封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照明,特别涉及一种主动散热型汽车车灯结构


技术介绍

1、与传统光源相比,led光源具有高效率、长寿命、节能环保、响应时间短、体积小重量轻、利于汽车外观设计等优点,已经在除前照灯外的其他车用灯具中得到广泛应用。led前照灯必须使用大功率led作为光源,然而功率更大的led也要散发出更多的热量。热量集中在尺寸很小的芯片内,芯片温度升高,将会降低led的性能,缩短led的寿命。因此散热问题是大功率led用于汽车前照灯所面临的主要技术瓶颈之一,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外加散热片或使用普通热管。灯具的紧凑布置不允许使用大面积的散热片,传统的被动散热结构散热效率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主动散热型汽车车灯结构,小型化的同时散热效率更高,同时保证车灯内部的密封性。

2、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3、一种主动散热型汽车车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灯罩与led基板,所述灯罩安装于壳体前部,所述灯罩内部外壳开设有进气风道,所述进气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主动散热型汽车车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灯罩与LED基板,所述灯罩安装于壳体前部,所述灯罩内部外壳开设有进气风道,所述进气风道与汽车进气格栅处的空气滤清器连通,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一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中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LED基板安装于灯罩一侧的安装孔内,所述安装板内侧安装有导热铝板,所述导热铝板与LED基板背面紧密贴合,所述壳体于安装板内侧设置有微喷冷却组件,所述微喷冷却组件的吸热端与放热端通过普通热管循环连接,所述微喷冷却组件的吸热端与导热铝板贴合安装,所述普通热管上连接有一翅片散热器,所述灯罩一侧开设有一换热口,所述翅片散热器安装于换热口内,所述灯罩外侧于换热口处还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动散热型汽车车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灯罩与led基板,所述灯罩安装于壳体前部,所述灯罩内部外壳开设有进气风道,所述进气风道与汽车进气格栅处的空气滤清器连通,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一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中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led基板安装于灯罩一侧的安装孔内,所述安装板内侧安装有导热铝板,所述导热铝板与led基板背面紧密贴合,所述壳体于安装板内侧设置有微喷冷却组件,所述微喷冷却组件的吸热端与放热端通过普通热管循环连接,所述微喷冷却组件的吸热端与导热铝板贴合安装,所述普通热管上连接有一翅片散热器,所述灯罩一侧开设有一换热口,所述翅片散热器安装于换热口内,所述灯罩外侧于换热口处还设置有一导风槽,所述导风槽与进气风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主动散热型汽车车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喷冷却组件的吸热端包括射流板,所述射流板一侧设置有冲击口,所述冲击口一侧的射流板与导热铝板密封连接,所述射流板内设置有射流腔,所述射流腔的入口与出口与普通热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主动散热型汽车车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腔包括喷入腔与汇流腔,所述喷入腔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喷入腔与汇流腔相对垂直连通,所述喷入腔前端内侧有设置有收敛段,所述喷入腔的后端中部设置有扰流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慎彬宋志武李良治沙奕伶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三鑫车灯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