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装配式建筑结构制造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俊辰专利>正文

装配式建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7341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装配式建筑结构,属于建筑领域,包括两个第一建筑板,两个第一建筑板之间设置有支撑柱组件,支撑柱组件包括第一矩形安装板、竖向连接柱以及第二矩形安装板;第二矩形安装板的一端固定有竖向连接柱,竖向连接柱的一端设置有可移动的第一矩形安装板;竖向连接柱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机构;竖向连接柱内部的底端设置有用于第一矩形安装板移动的移动机构,连接机构包括第一竖向螺纹杆,第一竖向螺纹杆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竖向螺纹杆,它可以实现两个第一建筑板之间高强度的连接,提高两个第一建筑板之间的稳定性,可以便捷拆卸第一建筑板有助于第一建筑板的回收再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装配式建筑结构


技术介绍

1、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我国建筑结构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有利于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源,发展绿色环保建筑,并且有利于提高和保证建筑工程质量。与现浇施工工法相比,装配式pc结构有利于绿色施工,因为装配式施工更能符合绿色施工的节地、节能、节材、节水和环境保护等要求,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包括降低噪音、防止扬尘、减少环境污染、清洁运输、减少场地干扰、节约水、电、材料等资源和能源,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如专利(cn 110644622 b)公开了装配式建筑结构,配式建筑结构,体积小,便于运输和收纳,且施工时操作方便,提高施工效率;

3、在使用上述技术时,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技术问题:两个墙体之间的连接不够坚固,当两个墙体之间的连接处出现缝隙时,易导致墙体的晃动,为此,我们设计装配式建筑结构,用于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另一种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装配式建筑结构,它可以实现两个第一建筑板之间高强度的连接,提高两个第一建筑板之间的稳定性,可以便捷拆卸第一建筑板有助于第一建筑板的回收再利用。

3、2.技术方案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5、装配式建筑结构,包括两个第一建筑板,所述两个第一建筑板之间设置有支撑柱组件,所述支撑柱组件包括第一矩形安装板、竖向连接柱以及第二矩形安装板;

6、所述第二矩形安装板的一端固定有竖向连接柱,所述竖向连接柱的一端设置有可移动的第一矩形安装板;

7、所述竖向连接柱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机构;

8、所述竖向连接柱内部的底端设置有用于第一矩形安装板移动的移动机构。

9、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一竖向螺纹杆,所述第一竖向螺纹杆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竖向螺纹杆,所述第一竖向螺纹杆与第二竖向螺纹杆的螺纹旋向相反;

10、所述第一竖向螺纹杆以及第二竖向螺纹杆的外侧均螺纹连接有矩形升降板,所述矩形升降板位于竖向连接柱的内部且与竖向连接柱滑动连接;

11、所述矩形升降板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斜向转动板,同一端的两个所述斜向转动板之间转动连接有竖向安装块,所述竖向安装块靠近第一建筑板的一端固定有u型连接块。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竖向螺纹杆与第二竖向螺纹杆之间固定有竖向连接杆,所述竖向连接杆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矩形承载块,所述矩形承载块位于竖向连接柱的内部且与竖向连接柱固定连接。

13、进一步的,所述矩形升降板的两侧均固定有燕尾滑块,所述竖向连接柱的内部开设有与燕尾滑块适配的燕尾滑槽,所述竖向连接柱与矩形升降板之间通过燕尾滑块以及燕尾滑槽的配合滑动连接。

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竖向螺纹杆的顶部固定有竖向旋转柱,所述竖向旋转柱的顶部固定有圆形旋转块,所述竖向旋转柱位于竖向连接柱的内部且与竖向连接柱转动连接;

15、所述竖向旋转柱的外侧固定有第一圆形限位环,所述第一圆形限位环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十字螺栓槽,所述竖向连接柱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一圆形限位环适配的第一圆形槽,所述竖向连接柱与第一圆形限位环之间通过第一圆形槽转动连接。

1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建筑板靠近u型连接块的一端开设有矩形安装槽,所述矩形安装槽内部的顶端固定有与u型连接块适配的竖向插块。

1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建筑板靠近竖向连接柱的一端固定有圆形限位块,所述竖向连接柱的内部开设有与圆形限位块适配的圆形插槽。

18、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横向旋转块,所述第二矩形安装板底端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横向旋转块,所述横向旋转块靠近第一矩形安装板的一端固定有横向螺纹杆,所述横向螺纹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圆形移动管,所述圆形移动管位于竖向连接柱的内部且与竖向连接柱滑动连接,所述圆形移动管靠近第一矩形安装板的一端且与第一矩形安装板固定连接。

19、进一步的,所述横向旋转块的外侧固定有第二圆形限位环,所述第二矩形安装板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二圆形限位环适配的第二圆形槽,所述第二圆形限位环与第二矩形安装板之间通过第二圆形槽的开设转动连接;

20、所述横向旋转块远离横向螺纹杆的一端固定有第二十字螺栓槽;

21、所述圆形移动管的两侧均固定有矩形滑块,所述竖向连接柱的内部开设有与矩形滑块适配的矩形滑槽,所述竖向连接柱与圆形移动管之间通过矩形滑块以及矩形滑槽的配合滑动连接。

2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矩形安装板靠近竖向连接柱的一端的两侧均固定有多个矩形限位块,所述第一建筑板靠近矩形限位块的一端开设有与矩形限位块间隙配合的矩形插槽。

23、3.有益效果

24、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25、本方案通过连接机构,使得两个第一建筑板能够固定于竖向连接柱的两侧,且通过圆形限位块的设置,能够限制第一建筑板在竖向连接柱外侧的移动,防止第一建筑板在使用时发生晃动,通过移动机构,使得第一矩形安装板能够再次对两个第一建筑板进行加固,增强两个第一建筑板的连接强度,且第一建筑板的安装与拆卸更加便捷,有助于第一建筑板的回收再利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装配式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第一建筑板(1),所述两个第一建筑板(1)之间设置有支撑柱组件,所述支撑柱组件包括第一矩形安装板(2)、竖向连接柱(3)以及第二矩形安装板(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一竖向螺纹杆(8),所述第一竖向螺纹杆(8)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竖向螺纹杆(9),所述第一竖向螺纹杆(8)与第二竖向螺纹杆(9)的螺纹旋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向螺纹杆(8)以及第二竖向螺纹杆(9)的外侧均螺纹连接有矩形升降板(10),所述矩形升降板(10)位于竖向连接柱(3)的内部且与竖向连接柱(3)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升降板(10)的两侧均固定有燕尾滑块,所述竖向连接柱(3)的内部开设有与燕尾滑块适配的燕尾滑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连接柱(3)与矩形升降板(10)之间通过燕尾滑块以及燕尾滑槽的配合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建筑板(1)靠近U型连接块(15)的一端开设有矩形安装槽(17),所述矩形安装槽(17)内部的顶端固定有与U型连接块(15)适配的竖向插块(18)。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建筑板(1)靠近竖向连接柱(3)的一端固定有圆形限位块(16),所述竖向连接柱(3)的内部开设有与圆形限位块(16)适配的圆形插槽。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矩形安装板(2)靠近竖向连接柱(3)的一端的两侧均固定有多个矩形限位块(19)。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建筑板(1)靠近矩形限位块(19)的一端开设有与矩形限位块(19)间隙配合的矩形插槽(20)。

...

【技术特征摘要】

1.装配式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第一建筑板(1),所述两个第一建筑板(1)之间设置有支撑柱组件,所述支撑柱组件包括第一矩形安装板(2)、竖向连接柱(3)以及第二矩形安装板(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第一竖向螺纹杆(8),所述第一竖向螺纹杆(8)的底部设置有第二竖向螺纹杆(9),所述第一竖向螺纹杆(8)与第二竖向螺纹杆(9)的螺纹旋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向螺纹杆(8)以及第二竖向螺纹杆(9)的外侧均螺纹连接有矩形升降板(10),所述矩形升降板(10)位于竖向连接柱(3)的内部且与竖向连接柱(3)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升降板(10)的两侧均固定有燕尾滑块,所述竖向连接柱(3)的内部开设有与燕尾滑块适配的燕尾滑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学卜阳刘俊辰王志友李威
申请(专利权)人:刘俊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