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节能、高效成型的PC合金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_技高网

一种节能、高效成型的PC合金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026873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高效成型的PC合金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PC树脂、PAN基碳纤维、二醇基硅油、抗氧剂混合均匀后从挤出机主喂料口投入;2)将催化剂从挤出机侧喂料口投入,熔融、挤出、造粒,得到PC合金。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PC合金具有更高的高温弯曲模量与热导率,从而使产品的成型冷却时间大大缩短,而且对PC合金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均得到了很好的保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节pc合金,尤其涉及一种节能、高效成型的pc合金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合金塑料领域。


技术介绍

1、聚碳酸酯(pc)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工程塑料,涉及产品种类与数量非常多,因此对于生产能耗的研究非常重要。聚碳酸酯材料生产能耗主要来自两方面:挤出造粒与注塑成型。聚碳酸酯一方面由于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以及较低的流动性,往往需要更高的加工温度,工业化生产通用的挤出温度和注塑温度在280-310℃,会产生较高的能耗;另一方面在成型过程中由于注塑温度、热流道温度较高,材料所需的冷却时间大大增加,极大的影响生产效率。目前行业内主要通过提高材料的流动性和脱模性来改善加工成型,不但对生产的节能、提效非常有限,还会影响材料原有的机械性能,一旦降低注塑温度、或者冷却时间,注塑的制件表面就容易产生气痕、水纹、麻点、光泽度低等外观问题。

2、专利cn116462951a公开了一种透明可低温注塑的聚碳酸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通过加入高流动熔融指数mi为60g/10min的聚碳酸酯,与加入2-7%增塑剂来改善pc的成型。该方法,一定程度上降低了pc对生产温度的要求,但对节能、提效效果不显著,且对pc材料的机械性能影响较大。

3、目前还没有关于通过改性技术提升pc树脂的整体成型温度与冷却效率来实现节能、高效生产的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节能、高效成型的pc合金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2、本专利技术首先将pan基碳纤维、二醇基硅油与pc树脂、抗氧剂一同加入挤出机主喂料口,提高了pc合金的润滑性,使其所需加工温度更低;再从侧喂料口引入催化剂,通过里特反应使二醇基硅油接枝上pan基碳纤维,提供了高导热性与较高的高温模量,使pc合金成型散热更快、高温脱模时产品表面缺陷更少,从而降低冷却周期。

3、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4、一种节能、高效成型的pc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1)将pc树脂、pan基碳纤维、二醇基硅油、抗氧剂混合均匀后从挤出机主喂料口投入;

6、2)将催化剂从挤出机侧喂料口投入,熔融、挤出、造粒,得到pc合金。

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pc树脂选自测试条件300℃、载荷1.2kg时,熔体流动指数mfr在3-40g/10min之间,优选在10-25g/10min之间的芳香族聚碳酸酯、脂肪族聚碳酸酯、芳香-脂肪族聚碳酸酯,优选双酚a型聚碳酸酯,更优选万华化学2070、2100、2150、2220、2350中的一种或多种。

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pan基碳纤维为均聚pan基碳纤维、共聚pan基碳纤维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含碳量为50-90wt%优选60-80wt%,平均粒径为10-80μm,优选40-60μm的均聚pan基碳纤维、共聚pan基碳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二醇基硅油的醇基官能团当量为5-50g/mol优选10-40g/mol,25℃下黏度为100-500mm2/s优选150-400mm2/s。

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抗氧剂为受阻酚类、苯并呋喃类、丙烯酰改性苯酚类、羟胺类抗氧剂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受阻酚类抗氧剂,更优选抗氧剂1076、抗氧剂1010、抗氧剂168中的一种或多种。

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催化剂为异丁烯类催化剂,优选二异丁烯、三异丁烯中的一种或两种。

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各原料用量以重量份计,分别为:

13、pc树脂,85-97份,优选88-95份,

14、pan基碳纤维,2-10份,优选4-8份,

15、二醇基硅油,1-5份,优选2-4份,

16、抗氧剂,0.1-1份,优选0.2-0.5份,

17、催化剂,0.1-1份,优选0.3-0.6份。

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挤出机内的挤出温度为240-260℃,螺杆转速为200-1000rpm。

19、作为可具体举例的实施方案,对于分区为七段的挤出机,温度从下料口到机头分段设置为:下料口240-250℃,一到四段各自独立的为245-255℃,五到七段各自独立的为250-260℃。

20、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中,作为优选方案,pc树脂、pan基碳纤维、二醇基硅油、抗氧剂通过高混机混合均匀后,一起加入挤出机主喂料口。更优选的是,高混机混合转速为200-600rpm,混合时间为30-90s。

21、所述挤出机优选双螺杆挤出机。

22、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根据前文所述的方法制得的节能、高效成型的pc合金。

2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根据前文所述的方法制得的节能、高效成型的pc合金在墙壁开关、计算机、通讯设备、消费电子、低压电气等领域中的应用。

24、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优势:

25、本专利技术通过两方面解决了pc合金的现有问题:一方面提高了pc合金的润滑性,使其所需加工温度更低;另一方面提供了高导热性与较高的高温模量,使其成型散热更快、高温脱模时产品表面缺陷更少,从而降低冷却周期,从而综合实现节能、提效的同时不影响pc树脂原有的机械性能、热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高效成型的PC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高效成型的PC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C树脂选自测试条件300℃、载荷1.2kg时,熔体流动指数MFR在3-40g/10min之间,优选在10-25g/10min之间的芳香族聚碳酸酯、脂肪族聚碳酸酯、芳香-脂肪族聚碳酸酯,优选双酚A型聚碳酸酯,更优选万华化学2070、2100、2150、2220、2350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节能、高效成型的PC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AN基碳纤维为均聚PAN基碳纤维、共聚PAN基碳纤维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含碳量为50-90wt%优选60-80wt%,平均粒径为10-80μm,优选40-60μm的均聚PAN基碳纤维、共聚PAN基碳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节能、高效成型的PC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醇基硅油的醇基官能团当量为5-50g/mol优选10-40g/mol,25℃下黏度为100-500mm2/s优选150-400mm2/s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节能、高效成型的PC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为受阻酚类、苯并呋喃类、丙烯酰改性苯酚类、羟胺类抗氧剂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受阻酚类抗氧剂,更优选抗氧剂1076、抗氧剂1010、抗氧剂168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节能、高效成型的PC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为异丁烯类催化剂,优选二异丁烯、三异丁烯中的一种或两种。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节能、高效成型的PC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用量以重量份计,分别为: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节能、高效成型的PC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出机内的挤出温度为240-260℃,螺杆转速为200-1000rpm。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得的节能、高效成型的PC合金。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得的节能、高效成型的PC合金在墙壁开关、计算机、通讯设备、消费电子、低压电气领域中的应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高效成型的pc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高效成型的pc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c树脂选自测试条件300℃、载荷1.2kg时,熔体流动指数mfr在3-40g/10min之间,优选在10-25g/10min之间的芳香族聚碳酸酯、脂肪族聚碳酸酯、芳香-脂肪族聚碳酸酯,优选双酚a型聚碳酸酯,更优选万华化学2070、2100、2150、2220、2350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节能、高效成型的pc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an基碳纤维为均聚pan基碳纤维、共聚pan基碳纤维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含碳量为50-90wt%优选60-80wt%,平均粒径为10-80μm,优选40-60μm的均聚pan基碳纤维、共聚pan基碳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节能、高效成型的pc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醇基硅油的醇基官能团当量为5-50g/mol优选10-40g/mol,25℃下黏度为100-500mm2/s优选1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晨超张振威李万庆袁静锋王文博祁先勇
申请(专利权)人: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