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音频设备或智能设备的音频方案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音频设备或智能设备的音频方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6757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音频设备或智能设备的音频方案,涉及音频处理方案及播放装置设计方式技术领域,包括腔体设计和硬件及算法设计,所述腔体设计包括两个扬声器,两个所述扬声器均具有相同的前腔设计,两个所述扬声器共有一个后腔:所述硬件及算法设计包括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均衡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由于低频部分所携带的语音信息较少,即使远场存在一定的漏音,也不会泄露用户的隐私,同时也不易打扰周围人群,而中高频携带的语言信息量较大,同时人对中高频信号更为敏感,更容易对周边人群造成打扰,而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案很好的平衡和解决了如上问题,同时方案通过一个DSP芯片即可完成相应的信号处理,具有很好的硬件普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音频处理方案及播放装置设计方式,尤其涉及一种音频设备或智能设备的音频方案


技术介绍

1、音频设备是指用于录制、放音、放送、放映、扩音、放大或处理音频信号的各种设备,常见的音频设备包括麦克风、扬声器、音频接口、音频处理器、调音台、录音机领域,随着科技的发展,音频设备越来越小巧、便携、功能强大,为人们带来更加优质的音频体验。

2、但上述专利和现有技术还存在以下缺陷:

3、1.当前带发声装置的音频设备或智能设备主要通过单喇叭方案进行发声,并且声音外泄能量较大,容易影响到周围人同时一些听音内容也存在隐私泄露的风险。

4、2.部分音频设备或智能设备采用了单个扬声器前后腔体对称设计的声学偶极子发声方案,以此起到了一定的声学远场防漏音的效果,但由于扬声器前后声腔具有较强的不对称性,声学远场的漏音的效果难以控制。

5、3.部分音频设备或智能设备采用了双扬声器及扬声器腔体的对称设计的发声装置,但扬声器个体之间的声学性能差异同样限制了声学远场的漏音效果的性能。

6、以上三种技术方案痛点在于:

7、1.不考虑前后声腔的设计,导致发声装置无法形成较好的声学偶极子模型,声学远场的声压无法很好的抵消,导致远场仍存在较大的声能量,容易影响到周围人或者用户听音内容的隐私泄露。

8、2.单个扬声器即便考虑了前后声腔的对称设计,但扬声器本体前后的发出的声波对称性较差,也无法形成较好的声学偶极子模型,尤其中高频部分,同样存在方案一所说的弊端,同时由于该方案设计中低频的对称性较好,导致中低频的能量偶极子抵消效应明显,用户所听到的中低频能量减少,影响产品的音质表现,进而影响听音体验。

9、3、双扬声器设计相对方案的声学性能对称性虽然有了较大提升,但仍无法解决扬声器个体之间的声学性能差异,以及方案中的中低频抵消也会影响到产品的中低频音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主要为了解决音频设备或智能设备的声音外泄影响周围人或者导致使用者播放的声音信息泄露,同时加强产品的中低频音质表现,提升产品整体声学体验效果,而提出的一种音频设备或智能设备的音频方案。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音频设备或智能设备的音频,包括腔体设计和硬件及算法设计,所述腔体设计包括两个扬声器,两个所述扬声器均具有相同的前腔设计,两个所述扬声器共有一个后腔:所述硬件及算法设计包括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均衡器。

3、用于音频设备或智能设备的音频方案1,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4、s1:针对立体声音频,左右声道相同的设计,将左声道的声信号复刻成两路相同信号分别记为sl及sh,其中sl经过分频处理即低通滤波器,再经过一个双声道功放。

5、s2:经过该双声道功放的输出信号分别为sl1,sl2;同时sh经过分频处理即高通滤波器后,再分为两路复刻信号记为sh1,sh2,其中sh2再经过一个反相器或在功放内部完成反相,输出sh2r,sh1与sl经过一个加法器合成输出信号se1并输出给spk2#,sh2r与sl1经过一个加法器合成输出信号se2并输出给spk1#。

6、s3:对于se1经过分频后低频段信号及高频段信号均未经过反相,其信号成分中低频信号相位为“+”,高频信号相位也为“+”,对于se2经过分频后低频段信号未经过反相其信号相位仍为“+”,而高频段信号均经过反相后其信号相位为“-”,经过该流程处理后,低频段信号经过spk1#及spk2#发出后未形成声学偶极子模型,而高频段信号经过spk1#及spk2#发出后形成了声学偶极子模型。

7、s4:低频信号的重放过程中并未声学偶极子的影响而导致音量的衰减,从而保证了中低频的音质体验;而中高频信号由于重放后形成了声学偶极子模型,通过eq处理模块针对spk1#与spk2#之间的声学频响和相位差异,设置不同的eq使其声学的对成型更好,更有利于降低中高频信号的声学远场漏音,以此达到良好的用户隐私保护及避免打扰周围人群的目的。

8、用于音频设备或智能设备的音频方案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9、s1:在左声道输入一个数字2.1功放,该功放具备基础的反相,滤波处理,eq以及dsp功能,功放的低声道输出后将其一分为二成为两路相同的信号同理记为sl1,sl2,同时,功放的高音通道输出分为两路,其中一路经过高音功放1后直接输出记为sh1,另一路经过高音功放2并在其内部进行反相处理记为sh2r。

10、s2:sh1与sl经过一个加法器合成输出信号se1并输出给spk2#,sh2r与sl1经过一个加法器合成输出信号se2并输出给spk1#。

11、优选的,两种方案均需要对信号进行分频,分频点的设计范围为100—1000hz。

12、优选的,eq作为选配模块,通过eq将spk1#与spk2#的对称性做到更好。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4、1、本专利技术中,方案1由于低频部分所携带的语音信息较少,即使远场存在一定的漏音,也不会泄露用户的隐私,同时也不易打扰周围人群,而中高频携带的语言信息量较大,同时人对中高频信号更为敏感,更容易对周边人群造成打扰,而本专利技术的方案很好的平衡和解决了如上问题,同时方案1通过一个dsp芯片即可完成相应的信号处理,具有很好的硬件普适性,同时更容易兼容更多的dsp算法处理,更容易兼容系统。

15、2、本专利技术中,方案2在能达到方案1所涉及的低音增强效果和中高频信息隐私保护及防打扰功能外,具备更低的硬件成本及更简单的系统设计。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音频设备或智能设备的音频,包括腔体设计和硬件及算法设计,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音频设备或智能设备的音频方案1,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音频设备或智能设备的音频方案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音频设备或智能设备的音频方案,其特征在于:两种方案均需要对信号进行分频,分频点的设计范围为100—1000Hz。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音频设备或智能设备的音频方案,其特征在于:EQ作为选配模块,通过EQ将SPK1#与SPK2#的对称性做到更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音频设备或智能设备的音频,包括腔体设计和硬件及算法设计,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音频设备或智能设备的音频方案1,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音频设备或智能设备的音频方案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泽俊
申请(专利权)人:泽韵声学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