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粗锡中银含量的分析检测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粗锡中银含量的分析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26687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54
一种粗锡中银含量的分析检测方法,称取粗锡样品于烧杯中,加入盐酸、硝酸、高氯酸分解,加热至冒净白烟,取下冷却;将烧杯中残渣转移至铅箔包裹后,置于镁砂灰皿中加热至铅全部被灰皿吸收,只剩余银粒;取出银粒,刷去粘附的杂质,锤成薄片,置于瓷坩埚中,加入冰醋酸,加热溶解银粒表面灰尘,倒去溶液,洗涤银粒,烤干,冷却,称重;将银粒放回坩埚中,加入硝酸加热至银分解完全,倾出溶液,洗涤坩埚及残渣,将分银后残渣烤干,冷却,称重;称取纯银,用铅箔包裹残渣后置于镁砂灰皿中,加热至铅全部被灰皿吸收,只剩银粒,洗净后称重,计算校正系数并计算粗锡中银含量。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对粗锡中银含量进行高效测定,准确性高,方法重现性好,操作简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贵金属分析检测方法。具体涉及锡二次资源回收物料中银含量的分析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1、

2、粗锡是用于精炼锡的原料,粗锡中常见的杂质元素有银、铜、铁、铋、铅、锑、铟、砷、镉、镍、钴等。已经发布的ys/t 1462.1~5-2021《粗锡化学分析方法》中,缺少银含量的分析方法标准,国外也未见相关标准,而银作为精锡产品的杂质元素之一,对精炼提纯后的精锡品质有重要影响,需要严格控制其含量。补充完善银的检测方法,填补粗锡化学分析方法中银的标准空白,掌握粗锡中的含银量。一是对贸易过程中的银是否计价提供依据,二是对粗锡进一步精炼选择合理的生产工艺提供指导。对精炼提高锡产业链的质量控制水平,保证产品质量,为锡行业解决贸易纠纷提供依据。

3、根据对部分生产企业的了解,目前各企业有主要采用火试金法测定粗锡中的银含量,由于粗锡中的银不能全部富集进入铅扣,导致银的测定结果偏低。还有其他企业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滴定法等进行分析,由于银的熔比锡高很多,于是导致银在粗锡中分布不匀,存在偏析现象,一般称样量小于1g,没有代表性,测定结果波动很大。

4、已经报道的分析检测方法有行业标准ys/t 1116.6-2016《锡阳极泥化学分析方法第6部分:金量和银量的测定 火试金法》采用火试金法测定银,但是不能很好的富集粗锡中的银,导致部分样品的测定结果比真实值偏低10%。为了更好的满足粗锡中银含量的检测,需要改进分析方法,提高粗锡中银含量的准确度。


技术实现思路

1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填补现有技术的空白,提供一种可对银含量在0.1%~10%的粗锡中的银进行准确检测的方法。

3、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4、一种粗锡中银含量的分析检测方法,方法如下:

5、(1)称取2.0000~10.0000 g 粗锡样品于50~200 ml 烧杯中,加入5~40 ml 盐酸、3~20 ml硝酸、1~5 ml高氯酸,盖上表面皿,于电炉上50~150℃加热30~120 min,取下表面皿,于电炉上150~200℃加热至冒净白烟,取下冷却;

6、(2)将烧杯中残渣全部转移至30~50g铅箔上,用铅箔包裹残渣后,置于镁砂灰皿中,于马弗炉中于860~880℃加热,至铅全部被灰皿吸收,只剩余银粒;

7、(3)用镊子取出银粒,刷去粘附的杂质,锤成薄片,置于瓷坩埚中,加入冰醋酸(1+3),加热溶解银粒表面灰尘,倒去溶液,用水洗涤银粒,烤干,取下冷却,于超微量天平上称重,计为m1;将银粒放回原坩埚中,加入硝酸(1+7),于电炉上加热至近沸,保持加热,直至银分解完全,银粒变为残渣,倾出溶液,用水洗涤坩埚及残渣,烤干,取下冷却,分银后残渣于超微量天平上称重,计为m2;

8、(4)校正系数的试验

9、于超微量天平上称取与m1相同质量的纯银,计为m01,用铅箔包裹残渣后,置于镁砂灰皿中,于马弗炉中860~880℃加热,至铅被灰皿吸收完毕,只剩余银粒,取出银粒,刷去粘附的杂质,锤成薄片,置于瓷坩埚中,加入冰醋酸(1+3),加热溶解银粒表面灰尘,倒去溶液,用水洗涤银粒,烤干,取下冷却,于超微量天平上称重,计为m02;校正系数k按公式(a)计算:

10、         (a)

11、式中:

12、m01——称取纯银的质量,单位为毫克(mg);

13、m02——回收纯银的质量,单位为毫克(mg);

14、(5)计算粗锡中银的含量:

15、银含量以质量分数wag计,数值以%表示,按公式(b)计算:

16、        (b)

17、式中:

18、m0——空白试剂中银的质量,单位为毫克(mg);

19、m1——银粒的质量,单位为毫克(mg);

20、m2——分银后残渣的质量,单位为毫克(mg);

21、m——试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

22、k—— 校正系数。

23、进一步地,样品采用盐酸、硝酸、高氯酸,冒净处理,所述粗锡中,银的质量含量为0.1%~10%。

24、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5、1)本专利技术可准确检测粗锡中的银含量,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26、2)本专利技术中粗锡样品通过盐酸、硝酸分解,高氯酸冒烟处理,将粗锡中的二样化锡、偏锡酸等转化为高氯酸锡,解蔽出被包裹的银,采用铅箔吸附银,采用校正系数校正铅在氧化吸收过程中银的损失,提高了测定粗锡中银的准确性;

27、3)本专利技术方法操作简便,使用的试剂量少,环境友好,镁砂灰皿吸收铅后可以收集起来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粗锡中银含量的分析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粗锡中的银含量的分析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粗锡中,银的质量含量为0.01%~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粗锡中银含量的分析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方法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如祥黄迎红解瑞松张丽梅徐佳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锡业矿冶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