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淤泥处理机制造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三峡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淤泥处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6663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淤泥处理机,包括基架、弧形传送带、上料传递带和下料传送带,基架上沿弧形传送带布置有脱水工位、固化搅拌工位、倒料工位,还包括导向装置、送料装置及推料装置。导向装置包括导向板和驱动部,导向板上通过轮轴转动设置有导向滚轮,脱水工位处设置有脱水机构,固化搅拌工位处设置有固化机构和搅拌机构,倒料工位处设置有倒料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自动传送、自动送料到工位、自动脱水、自动搅拌和固化、自动推料,该淤泥处理机自动化程度更高,无需人工操作。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具有方便转场、不需频繁拆装、可同时进行多批次淤泥处理、可根据在先批次的处理结果灵活调节下一批次处理时的工艺参数以改良淤泥处理的效果与效率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淤泥处理,具体涉及一种淤泥处理机


技术介绍

1、淤泥一般包括自来水厂沉淀池或浓缩池排出的物化淤泥、生活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和工业废水处理产生的淤泥。淤泥处理一般包括脱水、固化等,针对不同类型的淤泥会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处理。

2、针对于此,中国专利公开号cn112791472a提出了一种自动固液分离淤泥处理装置,包括内腔设置有硬件的淤泥处理池,所述淤泥处理池内腔底部设置有自动升降杆,所述自动升降杆顶部设置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顶部设置有固液分离件,所述淤泥处理池内腔顶部设置有处前池,所述处前池底部设置有固液分离件,所述固液分离件底部设置有处后池,所述淤泥处理池左侧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下表面贯穿设置有进水阀,所述淤泥处理池右边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下表面贯穿设置有出水阀,该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本
人员淤泥处理操作,大大提高了淤泥处理效率。

3、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淤泥处理装置存在以下不足:一是体积庞大,不易挪动,需要拆解成多个零部件、然后运送至目的地进行组装,多次频繁拆解不仅耗费人力、物力,还会损伤机器本身,对于面积小的鱼塘、人造湖等,拆装过程耗时过长,还会增加单次淤泥处理所需时长;二是无法同时进行多批次的淤泥处理,无法根据淤泥情况灵活调整固化剂的用量及配比情况;三是自动化程度较低,且在淤泥处理的多个步骤中还需人工参与,耗费大量人工,导致处理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淤泥处理机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p>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淤泥处理机,包括基架、弧形传送带、上料传递带和下料传送带,所述基架上沿弧形传送带布置有脱水工位、固化搅拌工位;

4、还包括用于将淤泥桶阻在相应工位处的导向装置、用于将淤泥桶送至相应工位的送料装置及将相应工位上的淤泥桶推回弧形传送带上的推料装置;

5、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导向板和驱动部,所述导向板的一端转动安装在基架上、另一端可转开以供淤泥桶被弧形传送带向后运输或是闭合以拦阻所述淤泥桶,所述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导向板转动以切换状态,所述导向板上通过轮轴转动设置有导向滚轮,所述导向滚轮面向淤泥桶的运送方向;

6、所述脱水工位处设置有脱水机构,固化搅拌工位处设置有固化机构和搅拌机构;

7、所述脱水机构包括压盘及第二直线驱动部,所述压盘与所述淤泥桶的尺寸吻合,所述第二直线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压盘下压脱除淤泥桶中水分或是驱动所述压盘上提出所述淤泥桶;

8、所述固化机构包括导料管的料斗,所述导料管用于将料斗中的固化剂导入固化搅拌工位处的淤泥桶中;

9、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第三直线驱动部及安装在其下端的第一旋转驱动部,还包括安装在第一旋转驱动部下方的转盘及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尺寸与所述淤泥桶的尺寸吻合以伸入相应的淤泥桶中并搅拌其内的淤泥。

10、进一步地,所述送料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弧形传送带上方的水平传送带,所述水平传送带与相应工位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水平传送带的末端与相应工位对应以将淤泥桶送至相应工位处,所述水平传送带贴近所述弧形传送带的上端面且其宽度小于所述淤泥桶的直径。

11、进一步地,所述水平传送带还包括向下倾斜的导向段,所述导向段的外侧向下倾斜并搭在所述弧形传送带上。

12、进一步地,所述固化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料斗与所述导料管之间的计量机,所述导料管的顶端与所述计量机的出料端连通,且所述计量机的进料端连通所述料斗;所述弧形传送带的内侧设置有接水盒,所述接水盒的两端均开设有出水口。

13、进一步地,所述送料装置包括推泥平台及入料杆,所述推泥平台固定在所述基架上,推泥平台与相应的工位位于所述弧形传送带的同一侧;所述入料杆转动安装在所述推泥平台上,所述推泥平台上还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入料杆转动的步进电机。

14、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滚轮固定设置于所述轮轴上,所述导向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轮轴双向转动的驱动机构,可转动的导向滚轮形成所述送料装置。

15、进一步地,所述推料装置包括推料杆及用于推动所述推料杆运动的第四直线驱动部;所述第四直线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推料杆将相应工位上的淤泥桶推回所述弧形传送带上。

16、进一步地,所述基架上于所述上料传送带和所述下料传送带处设置有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横杆、第一直线驱动部、活动杆,所述横杆固定在所述基架上,所述第一直线驱动部安装于所述横杆上且其输出端朝向相应传送带,所述活动杆安装在所述第一直线驱动部的输出端,所述活动杆朝向相应传送带的一侧设置有滚珠。

17、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杆沿所述上料传送带/下料传送带的传送方向设置有多段,所述第一直线驱动部设置有多组以分别推动不同的活动杆相对所述横杆移动。

18、进一步地,所述基架上沿弧形传送带还布置有倒料工位,倒料工位处设置有中空的倒料支撑板,所述淤泥桶包括环形的桶底及可开合设置的盖板,所述盖板的一端与桶底铰接、另一端通过门扣与桶底连接,所述盖板的尺寸小于倒料支撑板中部空心环的尺寸以在门扣打开后能自动垂落;基架上还设置有倒料机构,所述倒料机构包括挤出杆、挤出压盘及用于驱动挤出杆运动的第五直线驱动部,挤出压盘固定在挤出杆下端,挤出压船用于由上方进入所述淤泥桶内以将其内的淤泥推出;所述淤泥桶包括桶体及设置在桶体内部的出水竖杆,所述出水竖杆为空心结构,所述出水竖杆的下端通过连接杆与所述桶体固定连接,所述桶体的桶壁上及所述出水竖杆的壁面上均开设有贯通的通孔,所述压盘、挤出杆及挤出压盘均为可供所述出水竖杆插入其中的中空结构。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0、1、该淤泥处理机,弧形传送带两端分别设置有上料传送带和下料传送带,淤泥装填进淤泥桶后,即可实现自动传送、自动送料到工位、自动脱水、自动搅拌和固化、自动推料,该淤泥处理机自动化程度更高,无需人工操作。同时,本专利技术中每个部件尺寸均是适配体积较小的淤泥桶进行的吻合设计,加之整体结构紧凑、工艺安排合理,使得本专利技术整体占地较小,主体部分可整体吊上卡车进行运输,甚至可以直接置于卡车上使用,转场方便且不需频繁组装,不会操伤装置且用于小型鱼塘、人造湖时处理周期短、处理成本低。

21、2、本专利技术可同时进行多批次淤泥处理,在先批次中工艺参数设定不合适时,在后批次处理过程中可直接调节plc控制器的控制参数即可调节后续批次的工艺参数,从而改良淤泥处理的效果与效率。

22、3、该淤泥处理机,通过置物凹槽内开设的安装槽内安装有重力传感器,重力传感器感应控制对应的脱水机构、固化机构和搅拌机构,当感应到处理板上没有淤泥桶时,送料装置和导向机构配合将弧形传送带上的淤泥桶推至相应工作进行相应处理,保证淤泥的自动处理。

23、4、该淤泥处理机,上料传送带和下料传送带上均设有弧形支撑条,上料传送带和下料传送带上设置有锁紧机构,可在淤泥桶提升或下降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淤泥处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架、弧形传送带、上料传递带和下料传送带,所述基架上沿弧形传送带布置有脱水工位、固化搅拌工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淤泥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弧形传送带上方的水平传送带,所述水平传送带与相应工位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水平传送带的末端与相应工位对应以将淤泥桶送至相应工位处,所述水平传送带贴近所述弧形传送带的上端面且其宽度小于所述淤泥桶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淤泥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传送带还包括向下倾斜的导向段,所述导向段的外侧向下倾斜并搭在所述弧形传送带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淤泥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料斗与所述导料管之间的计量机,所述导料管的顶端与所述计量机的出料端连通,且所述计量机的进料端连通所述料斗;所述弧形传送带的内侧设置有接水盒,所述接水盒的两端均开设有出水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淤泥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装置包括推泥平台及入料杆,所述推泥平台固定在所述基架上,推泥平台与相应的工位位于所述弧形传送带的同一侧;所述入料杆转动安装在所述推泥平台上,所述推泥平台上还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入料杆转动的步进电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淤泥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滚轮固定设置于所述轮轴上,所述导向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轮轴双向转动的驱动机构,可转动的导向滚轮形成所述送料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淤泥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装置包括推料杆及用于推动所述推料杆运动的第四直线驱动部;所述第四直线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推料杆将相应工位上的淤泥桶推回所述弧形传送带上。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淤泥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架上于所述上料传送带和所述下料传送带处设置有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横杆、第一直线驱动部、活动杆,所述横杆固定在所述基架上,所述第一直线驱动部安装于所述横杆上且其输出端朝向相应传送带,所述活动杆安装在所述第一直线驱动部的输出端,所述活动杆朝向相应传送带的一侧设置有滚珠。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淤泥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沿所述上料传送带/下料传送带的传送方向设置有多段,所述第一直线驱动部设置有多组以分别推动不同的活动杆相对所述横杆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淤泥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架上沿弧形传送带还布置有倒料工位,倒料工位处设置有中空的倒料支撑板,所述淤泥桶包括环形的桶底及可开合设置的盖板,所述盖板的一端与桶底铰接、另一端通过门扣与桶底连接,所述盖板的尺寸小于倒料支撑板中部空心环的尺寸以在门扣打开后能自动垂落;基架上还设置有倒料机构,所述倒料机构包括挤出杆、挤出压盘及用于驱动挤出杆运动的第五直线驱动部,挤出压盘固定在挤出杆下端,挤出压船用于由上方进入所述淤泥桶内以将其内的淤泥推出;所述淤泥桶包括桶体及设置在桶体内部的出水竖杆,所述出水竖杆为空心结构,所述出水竖杆的下端通过连接杆与所述桶体固定连接,所述桶体的桶壁上及所述出水竖杆的壁面上均开设有贯通的通孔,所述压盘、挤出杆及挤出压盘均为可供所述出水竖杆插入其中的中空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淤泥处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架、弧形传送带、上料传递带和下料传送带,所述基架上沿弧形传送带布置有脱水工位、固化搅拌工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淤泥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弧形传送带上方的水平传送带,所述水平传送带与相应工位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水平传送带的末端与相应工位对应以将淤泥桶送至相应工位处,所述水平传送带贴近所述弧形传送带的上端面且其宽度小于所述淤泥桶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淤泥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传送带还包括向下倾斜的导向段,所述导向段的外侧向下倾斜并搭在所述弧形传送带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淤泥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料斗与所述导料管之间的计量机,所述导料管的顶端与所述计量机的出料端连通,且所述计量机的进料端连通所述料斗;所述弧形传送带的内侧设置有接水盒,所述接水盒的两端均开设有出水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淤泥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装置包括推泥平台及入料杆,所述推泥平台固定在所述基架上,推泥平台与相应的工位位于所述弧形传送带的同一侧;所述入料杆转动安装在所述推泥平台上,所述推泥平台上还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入料杆转动的步进电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淤泥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滚轮固定设置于所述轮轴上,所述导向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轮轴双向转动的驱动机构,可转动的导向滚轮形成所述送料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淤泥处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装置包括推料杆及用于推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荣华关锋黄思伟向宠宠谈云志
申请(专利权)人:三峡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