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汽车减震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严欣悦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减震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26424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减震系统。一种汽车减震系统,包括减震器上部、减震器下部,设置于减震器上部与下部之间的活塞装置,套设在减震器上部、减震器下部外侧的主弹簧,所述活塞装置包括柱管,设置于柱管内可活动的拉杆,柱管与活塞头固定连接,所述活塞头周侧设置有侧油口,拉杆与设置于活塞头腔道内的动密封圈体固定,通过位于减震器上部的电磁部分控制拉杆动作,从而实现动密封圈体对活塞头侧油口的开合,实现上下油腔液压油的交换调节。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结合电磁控制和液压技术,为驾驶者在不同的路况下提供了适应性强、舒适度高的驾驶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制造,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减震系统及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汽车技术的日益发展,对于提升驾驶者的舒适度和保障汽车的行驶稳定性日益增长。其中,汽车的减震系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市面上主流的自动减震系统主要分为以下三种:

2、液压细管设计:该系统通过电磁阀控制油路的通断来调节减震的软硬。尽管该技术在很多场合中已被广泛应用,但它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首先,该系统的调节范围相对较小。其次,由于油体积交换过程较慢,这导致整体减震的感觉偏向硬挺。

3、电磁粒子控制设计:这种系统主要是通过利用电极改变减震筒中液体内的磁性粒子的排列形态,进而控制磁性材料通过小孔,以达到调节整体减震的软硬。虽然此方法在理论上可以提供较大的调节范围,但实际应用中,其高低速的调节路感并不十分清晰。同时,该系统仅能在事后进行调节,不能在运动中为车辆提供外侧的瞬间支撑感。

4、气囊橡胶调节设计:该系统主要利用橡胶气囊来调节车身的高度,进而控制整体的减震效果。尽管气囊设计可以有效地调节车身高度,但它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例如,气囊相对较大的体积导致车辆的重心降低,从而影响车辆的通过性。此外,该系统同样不能在行驶中为汽车提供外侧的瞬间支撑。最关键的是,气囊内气体的容易滞漏,这大大限制了其使用寿命。

5、基于上述三种技术的限制和缺点,本技术方案旨在提供一种全新的汽车减震系统,希望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高汽车的行驶稳定性和舒适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减震系统,其结合电磁控制和液压技术,为驾驶者在不同的路况下提供了适应性强、舒适度高的驾驶体验。第一种路况:在崎岖路段可让车辆减震系统断电、减震处于自适应状态行驶,使车辆处于松软舒适状态行驶。第二种路况:在快速路段过弯前,通过对电磁部分给电磁铁供电,提起活动磁极,带动拉杆,拉起活塞内动密封圈,封堵活塞环侧排油孔,减速小排油孔孔径,限制活塞下腔液压油通过活塞头向上穿行,达到减震加硬的目的。一般快速过弯情况下,可同时对弯道外侧两个车轮同时加硬,增强外侧支撑。第三种路况:在快速平直路段行驶时,车辆减震系统断电后施加反向短时电流,油道内动密封圈由于活动磁极所受斥力、结构重力及振动的作用下沉放大油孔截面,形成自适应舒适状态。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汽车减震系统,包括减震器上部、减震器下部,设置于减震器上部与下部之间的活塞装置,套设在减震器上部、减震器下部外侧的主弹簧,所述活塞装置包括柱管,设置于柱管内可活动的拉杆,柱管与活塞头固定连接,所述活塞头周侧设置有侧油口,拉杆与设置于活塞头腔道内的动密封圈体固定,通过位于减震器上部的电磁部分控制拉杆动作,从而实现动密封圈体对活塞头侧油口的开合,实现上下油腔液压油的交换调节。

4、进一步的,所述减震器上部内设置有电磁部分,所述电磁部分包括:承压上盖,承压下盖,承压上盖与承压下盖之间设置有电磁铁,设置于所述电磁铁下侧受其作用力能够上下动作的活动磁极。

5、进一步的,所述电磁铁包括软磁铁芯、设置于软磁铁芯外侧的导电线圈,所述导电线圈由包覆特氟龙材料的特氟龙导线绕制。

6、进一步的,所述特氟龙导线外侧设置线圈外罩,线圈外罩是由无磁钢制成的。线圈外罩的一项主要功能是确保导线保持在预定的位置。另一方面无磁钢的线圈外罩可以有效地引导和集中这个磁场,形成明确的外磁极。

7、进一步的,所述承压上盖固定于汽车减震的顶部,作为与车身的联接点。u型磁底的外部由u型磁底外环封油胶圈与承压下盖配合进行密封,u型磁底外环封油胶圈是由氢化丁晴橡胶圈制成。

8、进一步的,u型磁底联接横销联接u型磁底、软磁铁芯、线圈外罩,所述u型磁底联接横销共2根。

9、进一步的,所述u型磁底由磁性钢制成,其主要作用是联接线圈的内外磁极,形成u型磁铁,确保磁场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增强整个电磁系统的磁场效应。

10、进一步的,导线的密封部分包括导线密封胶圈和导线密封t管。其中,导线密封胶圈是一个受压时能形成静密封的氢化丁晴橡胶圈。导线套入导线密封t管,并在导线密封t管两端伸出,其下部进行铁氟龙二次喷涂。此外,导线密封弹簧旋转转入并套住导线密封t管,而导线密封扣盖则从侧部开口使得导线滑入其中,实现导线的固定。为了进一步确保导线的固定性,导线密封锁扣滑块从u型磁底导线腔口滑入,随后松开弹簧并顶紧导线密封胶圈。此状态下,导线密封弹簧上与导线密封t管抵紧,下与导线密封扣盖抵紧。

11、进一步的,承压下盖与承压上盖配合形成密闭容纳腔体,其材料为无磁钢。

12、进一步的,所述活动磁极由高碳钢制成、磁化生成电磁吸盘,拉动拉杆,进一步的,所述软磁铁芯材料为45号中碳钢。活动磁极拉起时由线圈充电,软磁铁芯磁化吸引活动磁极;活动磁极断开时线圈反向充电形成反向磁极,活动磁极受到斥力和重力的共同作用,向下移动;实现动密封圈体上下运动封堵油路。

13、进一步的,活动磁极在工作时,会与磁路动环接触,后者由二层四片半环的无磁钢构成,随活动磁极运动,并与活动磁极和承压下盖接触,形成磁回路。确保磁场的高效传递和最小的能量损失。

14、进一步的,所述活动磁极的固定件还包括活动磁极联接管、活动磁极联接环,所述活动磁极联接环与活动磁极联接管底部焊接,材料均为磁性钢。所述拉杆与活动磁极,其位于活动磁极联接管、活动磁极联接环内侧。

15、进一步的,所述减震器下部包括油缸部分。

16、进一步的,所述油缸部分包括缸体,所述缸体上端缸口内侧设置缸口内衬,缸口内衬内侧设置缸口v形胶圈,缸口v形胶圈有两个,纵向交叉叠放。柱管穿过缸口内衬和缸口v形胶圈形成密封。缸口v形胶圈为开口环。

17、进一步的,所述缸口v形胶圈包括v型骨架,包覆在v型骨架外侧的橡胶材料,以增加v型胶圈的弹性,保证其密封效果。弹性卡盖提供一个向下的压力,压迫缸口v形胶圈,缸口v形胶圈受力,内圈壁向内收缩,完成密封。

18、进一步的,所述缸口v形胶圈上下分别设置缸口上压环、缸口下压环。

19、进一步的,所述缸体上端口外侧设置有弹性卡盖。

20、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于弹性卡盖下侧的卡盖限位卡簧,卡盖限位卡簧勾住防击穿缓冲环内侧凹槽,防击穿缓冲环设置的目的为防止强颠簸、弹簧击穿,铍铜材质。防击穿缓冲环的内侧设置有环状凹槽,所述卡盖限位卡簧周侧向外翻出形成卡爪。

21、进一步的,所述缸体中部套设有弹簧静限位环,所述弹簧静限位环为主弹簧下部支撑环。主弹簧设置于承压下盖与弹簧静限位环之间,承压下盖下端外侧设置有主弹簧限位槽。

22、进一步的,所述弹簧静限位环外侧通过螺纹连接有弹簧动限位环,弹簧动限位环与弹簧静限位环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结构可转动微调。所述弹簧动限位环上端设置有主弹簧限位装槽。

23、进一步的,所述缸体外侧,弹簧静限位环下端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减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震器上部、减震器下部,设置于减震器上部与下部之间的活塞装置,套设在减震器上部、减震器下部外侧的主弹簧,所述活塞装置包括柱管,设置于柱管内可活动的拉杆,柱管与活塞头固定连接,所述活塞头周侧设置有侧油口,拉杆与设置于活塞头腔道内的动密封圈体固定,通过位于减震器上部的电磁部分控制拉杆动作,从而实现动密封圈体对活塞头侧油口的开合,实现上下油腔液压油的交换调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减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部分包括:承压上盖,承压下盖,承压上盖与承压下盖之间设置有电磁铁,设置于所述电磁铁下侧受其作用力能够上下动作的活动磁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减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上盖固定于汽车减震的顶部,作为与车身的联接点,U型磁底的外部由U型磁底外环封油胶圈与承压下盖配合进行密封,U型磁底联接横销联接U型磁底、软磁铁芯、线圈外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减震系统,其特征在于:导线的密封部分包括导线密封胶圈和导线密封T管,导线套入导线密封T管,并在导线密封T管两端伸出,其下部进行铁氟龙二次喷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减震系统,其特征在于:导线密封弹簧旋转转入并套住导线密封T管,而导线密封扣盖则从侧部开口使得导线滑入其中,实现导线的固定,导线密封锁扣滑块从U型磁底导线腔口滑入,随后松开弹簧并顶紧导线密封胶圈。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减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磁极3周侧设置有上下两层两对半环凹槽,所述半环凹槽内设置磁路动环,所述磁路动环为半环形,共四片。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减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上端口外侧设置有弹性卡盖,还包括设置于弹性卡盖下侧的卡盖限位卡簧,卡盖限位卡簧勾住防击穿缓冲环内侧凹槽。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减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中部套设有弹簧静限位环,主弹簧设置于承压下盖与弹簧静限位环之间,承压下盖下端外侧设置有主弹簧限位槽,所述弹簧静限位环外侧通过螺纹连接有弹簧动限位环,弹簧动限位环与弹簧静限位环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结构可转动微调,所述弹簧动限位环上端设置有主弹簧限位装槽。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减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管两端设置外螺牙,分别与承压下盖、活塞头拧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减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头与缸体之间还设置有弧形缺口环罩,弧形缺口环罩上部设有活动滑环,活动滑环在活塞头上升或下沉时,随油流上下滑动,调节上下油量径流量,实现单向导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减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震器上部、减震器下部,设置于减震器上部与下部之间的活塞装置,套设在减震器上部、减震器下部外侧的主弹簧,所述活塞装置包括柱管,设置于柱管内可活动的拉杆,柱管与活塞头固定连接,所述活塞头周侧设置有侧油口,拉杆与设置于活塞头腔道内的动密封圈体固定,通过位于减震器上部的电磁部分控制拉杆动作,从而实现动密封圈体对活塞头侧油口的开合,实现上下油腔液压油的交换调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减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部分包括:承压上盖,承压下盖,承压上盖与承压下盖之间设置有电磁铁,设置于所述电磁铁下侧受其作用力能够上下动作的活动磁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减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上盖固定于汽车减震的顶部,作为与车身的联接点,u型磁底的外部由u型磁底外环封油胶圈与承压下盖配合进行密封,u型磁底联接横销联接u型磁底、软磁铁芯、线圈外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减震系统,其特征在于:导线的密封部分包括导线密封胶圈和导线密封t管,导线套入导线密封t管,并在导线密封t管两端伸出,其下部进行铁氟龙二次喷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减震系统,其特征在于:导线密封弹簧旋转转入并套住导线密封t管,而导线密封扣盖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胜平陈志良严欣悦
申请(专利权)人:严欣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