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丽华专利>正文

治疗心绞痛型冠心病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5908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治疗心绞痛型冠心病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其配方的成分及质量配比为:益母草为∶川芎∶夜交藤∶延胡索∶郁金∶丹参=1∶1∶1∶1∶1∶1。该中药组合物的组方合理,全方共奏活血养血、祛瘀通络、行气止痛之功,且通过大量临床及药理研究已证明行气活血中药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粘度、改善微循环作用。运用传统中医穴位疗法和现代药学透皮吸收理论,把该外用中药组合物粉碎成粉末,加黄酒调匀成糊状,敷于人体双侧的穴位心俞,督俞和厥阴俞。给药方法方便,药效持久,不良反应少。该药有效率为84.3%,是一种用于治疗心绞痛型冠心病的有效药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
,涉及治疗心绞痛型冠心病的外用中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heart disease, CHD)简称冠心病,是一种 最常见的心脏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心肌机能障碍和(或)器质性病 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肌病(IHD)。世界卫生组织对冠心病分类如下(1)原发性心脏骤停;(2)心绞痛;(3)心肌梗 塞;(4)缺血性心脏病中的心力衰竭;(5)心律失常。心绞痛型心脏病是冠心病的一种。冠心病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痉挛所致 的心肌缺血所致。当劳累、情绪激动等情况下,心脏负荷增加,心肌细胞对血液的需求增加, 冠状动脉扩张,由于动脉粥样硬化而使冠状动脉狭窄,其扩张性减弱,血流量减低少;或由 于过度吸烟、神经体液调节障碍,使冠状动脉发生痉挛,血流量减少,心肌供血不足,遂发生 心绞痛。中医认为其病性为本虚标实,其本虚以气血两虚为主,标实为痰浊、气滞、瘀血、寒 凝。无论是虚是实,还是虚实夹杂,其最终导致心血运行不畅,心脉挛急,故活血化瘀通络贯 穿各型的治疗。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呈迅速上升趋势,是人类死因构成中上升最快的疾病,已 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但目前对心绞痛型冠心病的药物治疗常用硝酸盐类,β阻 滞剂和钙拮抗剂三类药物,用药较为单纯,且多以口服和静点药物为主,药物副作用较大。 《理渝骈文》指出“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其效果相 似”,同时雷燕指出外贴膏药与内服药剂有“殊途同归之妙”。(雷燕,王阶.冠心病心绞痛中 医外治法.中国临床医生,2000,28 (10) 19-21)邢建伟指出中药穴位敷贴疗法可发挥 药物和经络腧穴的双重作用,具有应用广泛,疗效确切、迅速,副作用小、使用方便等特点。 (邢建伟.中药穴位敷贴疗法临床研究进展江西中医药,2006,3:20-21)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丰富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药物。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治疗心绞痛型冠心病的 外用中药组合物。该治疗心绞痛型冠心病的外用中药组合物的配方的质量配比为益母草 为川芎夜交藤延胡索郁金丹参=1:1:1:1:1:1。益母草活血、祛瘀、调经,近代报道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较好,现代药理研 究其主要成分为益母草碱,能增加离体豚鼠心脏的冠脉血流量,改善微循环,《中国药典》记 载益母草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具有增强免疫细胞活力、缓和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川芎活血 行气,祛风止痛,与益母草配伍可加强活血通经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其提取物川芎嗪能抑 制血管平滑肌收缩,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中国药典》记载用 于癥瘕腹痛,胸胁刺痛的治疗;夜交藤养心安神,通经活络,既活血又养血,祛瘀而不伤正, 《本草从新》言其“行经络,通血脉”;延胡索活血,利气,止痛,主要用于气血瘀滞诸痛证,本品辛散温通,其止痛作用优良,无论何种痛证,均可配伍应用,其提取物去氢延胡索甲素,有明显扩张冠状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的作用,《中国药典》记载用于胸胁、脘腹疼痛的治疗; 郁金行气化瘀,清心解郁,既能活血,又能行气解郁而达止痛之效,现代药理研究提出其能 明显防止主动脉,冠状动脉内膜斑块的形成,《中国药典》记载用于胸腹胀痛、刺痛的治疗; 丹参活血止痛,《本草汇言》丹参,善治血分,去滞生新,调经顺脉之药也。本方以益母草、延胡索、川芎活血化瘀,郁金、丹参行气化瘀通络,夜交藤养血以通 络。全方共奏活血养血、祛瘀通络、行气止痛之功,且通过大量临床及药理研究已证明行气 活血中药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粘度、改善微循环作用,目前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 的治疗。黄酒有活血通络,易于发散和助长药性的特性,上述诸药佐以辛散温通之黄酒,增 强其行气活血,通经活络之效,同时借助黄酒发散的作用,更好的帮助药效透过皮肤,通过 经络直达病所。心俞为心之背俞穴,厥阴俞为心包之背俞穴,督俞位于第6胸椎棘突下,旁开1. 5 寸。根据《难经·六十七难》“阴病行阳,阳病行阴。故令募在阴,俞在阳”,《素问·阴阳脏 象大论》言“从阴引阳,从阳引阴”,脏属阴,腹属阳,脏病(阴病)多与背俞穴(阳部)相 关,故临床上脏病多选其背俞穴。故选用心之背俞穴-心俞,心外有心包固护,故同时选用 心包之背俞穴_厥阴俞,同时结合近部选穴的原则选取位于第6胸椎棘突旁的督俞,更好的 发挥药物和经络腧穴的双重作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治疗心绞痛型冠心病的外用中药组合物的使用方法如下把治疗心 绞痛型冠心病的外用中药组合物粉碎成粉末,加黄酒调勻成糊状,均勻涂敷于医学上可以 接受的无菌胶布上,敷于人体双侧的穴位心俞,督俞和厥阴俞,留置6小时后揭下。每次使 用的配方量如实施例1所述。14天为一个疗程。每一个疗程结束,均要进行心电图检测。禁忌对本中药组合物皮肤过敏者禁用。疗效标准及治疗结果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及疗效标准》(中国中医药管 理局制订)关于胸痹心绞痛疗效判定,采用症状判定积分法显效症状消失,心电图恢复大致正常,症状积分值下降> 70%。有效症状减轻,疼痛发作次数程度持续时间明显减轻,心电图压低ST段在治疗 后上升0. 05mV以上,但未达到正常,症状积分值下降40% 70%。无效主要症状和治疗前变化不大,心电图于治疗前大致相同,症状积分值 < 40%。治疗病例及治疗效果统计在临床上,根据心绞痛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分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稳 定型心绞痛指的是发作一月以上的劳力性心绞痛,其发作部位,频率,严重程度,持续时间, 诱使发作的劳力大小,能缓解疼痛的硝酸甘油用量基本稳定。不稳定型心绞痛指的使原来的稳定型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增加, 或者新发作的劳力性心绞痛(发生1个月以内),或静息时发作的心绞痛。按照上述原则,使用本专利技术的药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2例,按照上述分类 原则,其中,男57例,女45例;年龄30 70岁,平均49. 6岁;病程20天 10年,平均3. 2年。102例中,不稳定型心绞痛36例,稳定型心绞痛66例。102例临床病例,用药时间均为14天。有效率为84. 3% ;共86人,男49例,女37例;年龄30 70岁,平均48. 8岁;病 程20天 7年,平均3.1年。不稳定型心绞痛27例,稳定型心绞痛59例。无效为15. 7%;共16人,男8例,女8例;年龄54 69岁,平均58. 7岁;病程2 10年,平均5. 2年。不稳定型心绞痛9例,稳定型心绞痛7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治疗心绞痛型冠心病的外用中药组合物,把益母草、丹 参、郁金、延胡索、川芎、夜交藤组成的中药组合物贴敷于人体双侧心俞、督俞和厥阴俞穴。 该中药组合物组方合理,全方共奏活血养血、祛瘀通络、行气止痛之功,且通过大量临床及 药理研究已证明行气活血中药有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粘度、改善微循环作用。运用传统 中医穴位疗法和现代药学透皮吸收理论,采用中药组合物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对 减轻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症状,延长生命和减轻经济负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此种给药 方法方便,药效持久,不良反应少。该药有效率为84. 3%,是一种用于治疗心绞痛型冠心病 的有效药物。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治疗心绞痛型冠心病的外用中药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治疗心绞痛型冠心病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配方质量配比为:益母草∶川芎∶夜交藤∶延胡索∶郁金∶丹参=1∶1∶1∶1∶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丽华马春杜言辉李淑玲
申请(专利权)人:杨丽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2[中国|长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