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宁波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金属相变微胶囊/共晶盐/陶瓷复合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25604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相变微胶囊/共晶盐/陶瓷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共晶盐相变温度需要,称取不同熔融盐,混合均匀后得到混合盐;S2:将其置于马弗炉中进行程序升温煅烧、研磨后制成共晶盐混合粉末;S3:将其与金属相变微胶囊、陶瓷材料和导热增强填料复配,混合均匀后装入研磨机,然后压铸成型得到复合相变材料预制样;S4:将其置于马弗炉中进行程序升温煅烧,得到所述金属相变微胶囊/共晶盐/陶瓷复合相变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复合相变材料,不仅解决了现有相变材料容易迁移泄漏出共晶盐的问题,而且其兼具有高热导率和高单位体积潜热以及长期循环稳定性等优异性能,可满足其长期使用的性能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相变材料的,尤其涉及一种金属相变微胶囊/共晶盐/陶瓷复合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我国“双碳”战略的提出及全球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可平抑可再生能源波动的储能技术有巨大的需求,颇具经济优势的热能储存技术逐渐成为研究焦点。当前,基于相变材料的热能储存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可再生能源利用和工业余热回收等领域。在这些应用中,工业余热的100℃~300℃温度范围相当丰富。共晶盐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相变材料,然而,共晶盐在应用中泄漏的问题不容忽视。

2、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已有研究尝试通过将熔盐与陶瓷材料复合来防止泄漏。具体来说,有研究结合使用硅藻土与nano3,成功制备出具有115.79kj/kg潜热储存密度和0.58w/(m·k)热导率的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另外,通过复合太阳盐和赤泥,也有研究成功制备出具有58kj/kg潜热储存密度和0.77w/(m·k)热导率的新型复合相变储热材料。这些研究证明,共晶盐与陶瓷的复合可以有效解决共晶盐泄漏的问题,然而复合相变材料的热导率和单位体积潜热仍需进一步改进。


>

技术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相变微胶囊/共晶盐/陶瓷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相变微胶囊/共晶盐/陶瓷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晶盐混合粉末为硝酸锂复配氯化钠共晶盐、硝酸钙复配硝酸钠共晶盐、硝酸钠复配硝酸钾共晶盐、硫酸钠复配硫酸钾共晶盐、硝酸镁复配硝酸钠共晶盐中的至少一种混合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相变微胶囊/共晶盐/陶瓷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相变微胶囊的相变温度区间完全包含于共晶盐混合粉末的相变温度区间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相变微胶囊/共晶盐/陶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相变微胶囊/共晶盐/陶瓷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相变微胶囊/共晶盐/陶瓷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晶盐混合粉末为硝酸锂复配氯化钠共晶盐、硝酸钙复配硝酸钠共晶盐、硝酸钠复配硝酸钾共晶盐、硫酸钠复配硫酸钾共晶盐、硝酸镁复配硝酸钠共晶盐中的至少一种混合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相变微胶囊/共晶盐/陶瓷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相变微胶囊的相变温度区间完全包含于共晶盐混合粉末的相变温度区间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相变微胶囊/共晶盐/陶瓷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相变微胶囊的相变温度区间为230.2~239.9℃;所述共晶盐混合粉末的相变温度区间为226.9~240.6℃。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相变微胶囊/共晶盐/陶瓷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相变微胶囊是以金属微粒为芯材,所述芯材外包覆无机壁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得球钱润达石陈武李沛航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