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茎辊与驱动辊的连接结构及玉米摘穗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5579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48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拉茎辊与驱动辊的连接结构及玉米摘穗支架,其中,拉茎辊与驱动辊的连接结构的第一套筒可拆卸设于驱动辊上;第二套筒设于拉茎辊的一端,第一套筒能够插入到第二套筒内;卡置机构设于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之间,限位机构设于拉茎辊的另一端,限位机构能够对拉茎辊进行轴向上的限位。本技术在驱动辊上设置第一套筒,在拉茎辊上设置第二套筒,第一套筒能够插入到第二套筒内,并在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之间设有卡置机构,在拉茎辊的另一端设置限位机构,使得拉茎辊与驱动辊连接固定,且驱动辊能够驱动拉茎辊转动,且本技术中拉茎辊和驱动辊的连接采用插接的方式,安装和拆卸更为简单、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农用机械,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拉茎辊与驱动辊的连接结构,本技术还涉及一种玉米摘穗支架。


技术介绍

1、玉米收割机是在玉米成熟或接近成熟时,根据农艺要求,用机械来完成对玉米秸秆收割的作业农机具,是农民玉米收获的常用农机产品。

2、摘穗支架是玉米收割机的割台的重要部件,在现有的摘穗支架中,拉茎辊与驱动辊之间的固定方式一般为在拉茎辊的一端设置连接套,连接套上设置有连接孔,在驱动辊上设置固定孔,连接套套设在驱动辊上,再用固定销插设在连接孔和固定孔内,使得驱动辊和拉茎辊固定。

3、然而,上述的连接方式在需要拆卸和安装时需要人工手持锤子对固定销反复进行锤砸,拆卸和安装都极为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茎辊与驱动辊的连接结构,以解决现有的拉茎辊和驱动辊安装和拆卸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拉茎辊与驱动辊的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卡置机构和限位机构,其中,第一套筒可拆卸设于驱动辊上;第二套筒设于所述拉茎辊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拉茎辊与驱动辊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茎辊与驱动辊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置机构包括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一卡槽(101)、多个第一卡块(3)和多个第二卡槽(201),所述第一卡槽(101)开设于所述第一套筒(1)的外壁上,所述第一卡块(3)的形状与所述第一卡槽(101)相适配,所述第一卡块(3)的形状与所述第二卡槽(201)相适配,所述第一卡块(3)的局部卡置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卡槽(101)内,且所述第一卡块(3)的其余部分卡置于对应的所述第二卡槽(201)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茎辊与驱动辊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茎辊与驱动辊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茎辊与驱动辊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置机构包括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一卡槽(101)、多个第一卡块(3)和多个第二卡槽(201),所述第一卡槽(101)开设于所述第一套筒(1)的外壁上,所述第一卡块(3)的形状与所述第一卡槽(101)相适配,所述第一卡块(3)的形状与所述第二卡槽(201)相适配,所述第一卡块(3)的局部卡置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卡槽(101)内,且所述第一卡块(3)的其余部分卡置于对应的所述第二卡槽(201)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茎辊与驱动辊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块(3)呈球形,所述第一卡槽(101)呈半球形,所述第一卡块(3)的直径与所述第一卡槽(101)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二卡槽(201)沿所述第二套筒(2)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二卡槽(201)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二套筒(2)的端部,且第二卡槽(201)的横截面呈半圆形,所述第二卡槽(201)的横截面的直径不小于所述第一卡块(3)的直径相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茎辊与驱动辊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辊(5)上设有花键(501),所述第一套筒(1)的内壁上设有卡置槽(102),所述花键(501)插设于所述卡置槽(102)内,使所述第一套筒(1)能够随所述驱动辊(5)转动,所述第一套筒(1)和所述驱动辊(5)之间设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使所述第一套筒(1)与所述驱动辊(5)沿轴向相对固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茎辊与驱动辊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保护件(502)、卡簧(504)和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志军成东江郭玉斌贾亚飞韩士博刘田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天人农业机械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