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雀替形木质黏弹性减震器增强木结构榫卯节点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雀替形木质黏弹性减震器增强木结构榫卯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5447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雀替形木质黏弹性减震器增强木结构榫卯节点,增强节点包括木柱、木梁、木质雀替形黏弹性减震器、圆形钢箍和方形套箍。木柱和木梁之间为榫卯连接,二者分别通过圆形套箍和方形套箍与黏弹性减震器连接;木质雀替形黏弹性减震器包括外侧约束木板、剪切木板和黏弹性阻尼材料,黏弹性阻尼材料与木板通过黏结剂和凹槽紧紧咬合;圆形套箍和方形套箍各由两块半圆形套箍和两块条形钢带通过螺栓相连组成。木梁和木柱发生相对转动从而带动减震器中的黏弹性材料产生剪切变形达到耗能,是一种速度型与位移型相结合的复合型减震器。减震器在微振(震)下即可开始耗能,可同时为木结构提供刚度和阻尼。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传统木结构节点的耗能能力,在不破坏原始结构的基础上易于安装和拆卸,并且减震器为木质雀替形,可以较好地适应和融入古木建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古建筑木结构抗震加固与结构振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雀替形木质黏弹性减震器增强木结构榫卯节点


技术介绍

1、古木结构建筑历史悠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而其中梁柱节点的榫卯连接为一种常用的结构连接方式。但是由于自然灾害的侵袭,保存至今的古木结构的力学性能尤其是节点处的榫卯性能已经退化。所以在地震作用下会进一步增加古建筑破坏和倒塌的风险。加固和修复古木结构建筑是使其继续发挥作用的主要途径。

2、目前针对古木结构建筑的加固方式以钢构件加固方式居多,如扁钢加固和弧形钢加固等。该类加固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会提高节点刚度,并且木材的刚度远远小于钢材,结构产生变形后钢构件的推挤可能会导致木材的劈裂等破坏。同时,在木建筑中使用钢材等加固材料会显得突兀,影响古建筑原有的美观和艺术价值。同样可以起加固作用和耗能作用的摩擦阻尼器属于位移型减震构件,该种阻尼器需在产生较大位移时方能发挥作用,因此大大限制了对木结构加固和保护。

3、木质黏弹性减震器主要利用中间剪切木板和两侧约束木板间的相互错动带动中间夹层高分子黏弹性材料产生变形,在变形过程中利用分子链间的可逆键断裂重组及链段间的伸缩摩擦产生耗能并提供刚度,因此在木结构发生微小位移时即可发挥耗能作用,是一种速度型与位移型相结合的复合型减震器,在限制结构位移和降低加速度方面皆可发挥良好作用。因此,基于该减震器,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雀替形木质黏弹性减震器增强木结构榫卯节点,以更好地提升榫卯节点耗能特性,进而增强结构耗能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p>

1、针对
技术介绍
提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雀替形木质黏弹性减震器增强木结构榫卯节点。

2、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雀替形木质黏弹性减震器增强木结构榫卯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木柱(1)和木梁(2),木柱(1)上设置有卯孔(10),木梁(2)端部设有榫头(11),榫头(11)插入卯孔(10)之中形成榫卯节点使得梁柱连接;所述木柱(1)和木梁(2)分别通过圆形套箍(5)和若干个方形套箍(3)与雀替形黏弹性减震器螺栓相连。

4、进一步的,所述雀替形木质黏弹性减震器包括外侧约束木板(4)、中间剪切木板(7)、螺栓孔(8)和黏弹性阻尼材料(9),其中,所述外侧约束木板(4)外观呈雀替形,外侧约束木板(4)和中间剪切木板(7)的材质为高强度木质材料,二者与黏弹性阻尼材料(9)通过黏合剂相连接,并且各木板与黏弹性阻尼材料(9)的黏结面设有与阻尼材料层尺寸匹配的凹槽,以增加阻尼材料和木板间黏结力。除了所示凹槽,各木板内壁上亦可设置其他形式的具有与黏弹性阻尼材料(9)凹凸嵌合的嵌槽。

5、更进一步的,所述圆形套箍(5)和方形套箍(3)采用钢材制作,各由两块半圆形套箍和两块条形钢带通过螺栓(6)相连组成。

6、有益效果:

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雀替形木质黏弹性减震器增强木结构榫卯节点。木质阻尼器在木结构发生微小位移时即可发挥耗能作用,是一种速度型与位移型相结合的复合型减震器,在限制结构位移和降低加速度方面皆可发挥良好作用。该新型节点具有更好的连接性能和更强的耗能能力。所设计的雀替形木质黏弹性减震器在不破坏原始结构的基础上更易于安装和拆卸,提高木柱对木梁的支撑作用。采用木质板作为黏弹性耗能材料的约束板和剪切板可减轻增强节点质量,更有利于木结构梁柱构件受力,保护榫卯节点。

8、相比于常规黏弹性阻尼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雀替形木质黏弹性减震器质量较轻,对古木结构的质量影响较小。木板与黏弹性阻尼材料通过黏合剂和互相匹配的凹槽进行咬合,不仅不需要进行高温硫化,而且大大增大了二者的结合力。同时,所采用的木质材料和雀替形外观可以很好地融入古木建筑中,保存古建筑风格和文物价值。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雀替形木质黏弹性减震器增强木结构榫卯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木柱(1)和木梁(2),木柱(1)上设置有卯孔(10),木梁(2)端部设有榫头(11),榫头(11)插入卯孔(10)之中形成榫卯节点使得梁柱连接;所述木柱(1)和木梁(2)分别通过圆形套箍(5)和若干个方形套箍(3)与木质黏弹性减震器螺栓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雀替形木质黏弹性减震器增强木结构榫卯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雀替形木质黏弹性减震器包括外侧约束木板(4)、剪切木板(7)、螺栓孔(8)和黏弹性阻尼材料(9);其中,所述外侧约束木板(4)外观呈雀替形,外侧木板(4)和剪切木板(7)的材质为高强度高刚度木质材料,二者与黏弹性阻尼材料(9)通过黏合剂相连接,不需要高温硫化,极大降低了制作成本。并且各木板与黏弹性阻尼材料(9)的黏结面设有尺寸互相匹配的凹槽,进而增大了二者的咬合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雀替形木质黏弹性减震器增强木结构榫卯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套箍(5)和方形套箍(3)采用钢材制作,各由两块半圆形套箍和两块条形钢带通过螺栓(6)相连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雀替形木质黏弹性减震器增强木结构榫卯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木柱(1)和木梁(2),木柱(1)上设置有卯孔(10),木梁(2)端部设有榫头(11),榫头(11)插入卯孔(10)之中形成榫卯节点使得梁柱连接;所述木柱(1)和木梁(2)分别通过圆形套箍(5)和若干个方形套箍(3)与木质黏弹性减震器螺栓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雀替形木质黏弹性减震器增强木结构榫卯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雀替形木质黏弹性减震器包括外侧约束木板(4)、剪切木板(7)、螺栓孔(8)和黏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俊红朱哲雨李爱群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