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卢飞龙专利>正文

一种基坑防塌支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5320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4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基坑防塌支护,涉及基坑支护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支护板,所述支护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组增强拉板,所述增强拉板的外形呈L状,所述增强拉板远离支护板的一端插接有两组入地桩,所述支护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若干组第一加强筋,所述支护板的底部设置有防塌机构,所述支护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灌注板,所述灌注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增固机构,所述支护板远离增强拉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四组第二加强筋。本技术通过设置的防塌机构和增强拉板,能使得支护板的支撑效果得到提升,且不依赖支撑杆等设备,从而降低占地面积,便于小型基坑内侧的支护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基坑支护设备,具体是一种基坑防塌支护


技术介绍

1、基坑支护,是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挡、加固与保护措施,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周围土墙发生受力向内塌陷,支护挡板这类设备则能有效保证内部施工人员的安全,像目前常见的支护板等,就属于支护设备的一类。

2、目前现有的支护板在侧面一般安置有支撑杆,支撑杆的设立会提高占地面积,影响基坑内部施工的正常进行,这种情况在小型垂直面基坑内较为常见,此外,传统的支护板的支撑效果受到周围支撑地面的影响,地面过于松软或水土流失情况发生时,支护板本身就容易发生侧翻。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基坑防塌支护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基坑防塌支护。

3、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坑防塌支护,包括支护板,所述支护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组增强拉板,所述增强拉板的外形呈l状,所述增强拉板远离支护板的一端插接有两组入地桩,所述支护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若干组第一加强筋,所述支护板的底部设置有防塌机构,所述支护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灌注板,所述灌注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增固机构,所述支护板远离增强拉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四组第二加强筋。

5、上述的,所述防塌机构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若干组桩孔和限位桩,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相互对齐,所述桩孔开设于第一侧板和第一侧板的表面,且限位桩与桩孔之间插接。

6、上述的,所述第一侧板固定连接于支护板底端的一侧,所述第二侧板固定连接于灌注板顶端的一侧。

7、上述的,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朝向与第二加强筋保持一致,所述限位桩关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表面呈等距直线分布。

8、上述的,所述增固机构包括若干组灌注钢管、限位螺母和六组受力片,所述限位螺母螺纹连接于灌注钢管的顶端,所述受力片固定连接于灌注钢管的底端。

9、上述的,所述灌注钢管固定连接于灌注板的表面,且若干组灌注钢管关于灌注板的表面呈矩形阵列分布,所述灌注钢管的底端位于灌注板的内侧,所述灌注钢管的顶端位于灌注板的顶部。

10、有益效果:

1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基坑防塌支护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12、一、本技术通过设置的防塌机构和增强拉板,能通过增强拉板实现对支护板顶端的固定操作,而支护板底端在受力过程中,由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通过限位桩限位固定,这样若要使支护板发生侧翻,则需要折断限位桩,使得支护板的支撑效果得到提升,且不依赖支撑杆等设备,从而降低占地面积,便于小型基坑内侧的支护操作。

13、二、本技术通过设置的增固机构和灌注板,由于支护板底端与灌注板之间对齐,且灌注板预埋于地下,当完成对接后,可通过向灌注钢管内部灌注水泥,水泥直至淹没灌注钢管底端的受力片,在一定时间后,灌注板底端能提供较好的对支护板的支撑效果,防止支护板发生侧翻,整体稳定性较高。

14、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坑防塌支护,包括支护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板(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组增强拉板(2),所述增强拉板(2)的外形呈L状,所述增强拉板(2)远离支护板(1)的一端插接有两组入地桩(3),所述支护板(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若干组第一加强筋(4),所述支护板(1)的底部设置有防塌机构(5),所述支护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灌注板(6),所述灌注板(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增固机构(7),所述支护板(1)远离增强拉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四组第二加强筋(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防塌支护,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塌机构(5)包括第一侧板(501)、第二侧板(502)、若干组桩孔(503)和限位桩(504),所述第一侧板(501)和第二侧板(502)之间相互对齐,所述桩孔(503)开设于第一侧板(501)和第一侧板(501)的表面,且限位桩(504)与桩孔(503)之间插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坑防塌支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501)固定连接于支护板(1)底端的一侧,所述第二侧板(502)固定连接于灌注板(6)顶端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坑防塌支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501)和第二侧板(502)的朝向与第二加强筋(8)保持一致,所述限位桩(504)关于第一侧板(501)和第二侧板(502)的表面呈等距直线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防塌支护,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固机构(7)包括若干组灌注钢管(701)、限位螺母(702)和六组受力片(703),所述限位螺母(702)螺纹连接于灌注钢管(701)的顶端,所述受力片(703)固定连接于灌注钢管(701)的底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坑防塌支护,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钢管(701)固定连接于灌注板(6)的表面,且若干组灌注钢管(701)关于灌注板(6)的表面呈矩形阵列分布,所述灌注钢管(701)的底端位于灌注板(6)的内侧,所述灌注钢管(701)的顶端位于灌注板(6)的顶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防塌支护,包括支护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板(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组增强拉板(2),所述增强拉板(2)的外形呈l状,所述增强拉板(2)远离支护板(1)的一端插接有两组入地桩(3),所述支护板(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若干组第一加强筋(4),所述支护板(1)的底部设置有防塌机构(5),所述支护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灌注板(6),所述灌注板(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增固机构(7),所述支护板(1)远离增强拉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四组第二加强筋(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防塌支护,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塌机构(5)包括第一侧板(501)、第二侧板(502)、若干组桩孔(503)和限位桩(504),所述第一侧板(501)和第二侧板(502)之间相互对齐,所述桩孔(503)开设于第一侧板(501)和第一侧板(501)的表面,且限位桩(504)与桩孔(503)之间插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坑防塌支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飞龙
申请(专利权)人:卢飞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