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紧连接结构及逆变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248703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4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旋紧连接结构及逆变器系统,涉及光伏发电领域;所述旋紧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弹性件,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旋接且所述弹性件位于二者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壳体的周向上设置有固定件,所述第二壳体的周向上设置有安装轨道,所述安装轨道包括供所述固定件滑入的斜坡段和阻挡所述固定件滑出的阻挡段,所述斜坡段的端部与所述阻挡段邻接,所述斜坡段的端部与所述弹性件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固定件的宽度,以实现所述固定件在由所述斜坡段进入所述阻挡段时所述弹性件受所述固定件挤压后向所述固定件施力。上述旋紧连接结构,使用方便,组装和拆卸效率提高,与卡扣的连接方式相比更经久耐用,稳定性和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光伏发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旋紧连接结构。还涉及一种包括旋紧连接结构的逆变器系统。


技术介绍

1、在光伏逆变器的通讯模板的通讯接口的连接方式上,目前采用卡扣连接的方式,即在其中一个零件上设置卡扣缺口,在另一个零件上设置两侧或多侧的卡扣,两个零件对插后通过卡扣的弹性作用维持固定。该方案中的卡扣长期受力,且卡扣与卡扣缺口接触面积小,卡扣容易出现疲劳,甚至出现断裂,影响零件之间固定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紧连接结构,使用方便,组装和拆卸效率提高,与卡扣的连接方式相比更经久耐用,稳定性和可靠性高。本申请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旋紧连接结构的逆变器系统。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旋紧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弹性件,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旋接且所述弹性件位于二者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壳体的周向上设置有固定件,所述第二壳体的周向上设置有安装轨道,所述安装轨道包括供所述固定件滑入的斜坡段和阻挡所述固定件滑出的阻挡段,所述斜坡段的端部与所述阻挡段邻接,所述斜坡段的端部与所述弹性件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固定件的宽度,以实现所述固定件在由所述斜坡段进入所述阻挡段时所述弹性件受所述固定件挤压后向所述固定件施力。

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具有口部,所述第二壳体具有端部,所述口部套装所述端部;所述固定件设置于所述口部的内周,所述安装轨道设置于所述端部的外周。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还具有与所述端部邻接的台部,所述弹性件装设于所述端部,所述弹性件的第一面与所述台部抵紧,所述弹性件的第二面与所述口部抵紧。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的形状为圆环。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轨道还包括连接在所述斜坡段和所述阻挡段之间的平台段,所述平台段所处的平面与所述斜坡段的端部平齐,所述平台段与所述弹性件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固定件的宽度。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平台段包括与所述斜坡段连接的平面部分以及与所述阻挡段连接的斜面部分。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阻挡段包括与所述斜面部分连接的凹槽部分以及与所述凹槽部分连接的止挡部分,所述止挡部分与所述弹性件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平面部分与所述弹性件之间的距离。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止挡部分与所述弹性件抵紧,所述凹槽部分与所述弹性件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固定件的宽度。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和所述安装轨道分别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周向上均匀布置有多组,多组所述固定件和所述安装轨道一一对应。

11、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逆变器系统,包括逆变器以及上述旋紧连接结构。

12、相对于上述
技术介绍
,本申请所提供的旋紧连接结构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弹性件,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旋接且弹性件位于二者之间;其中,第一壳体的周向上设置有固定件,第二壳体的周向上设置有安装轨道,安装轨道包括供固定件滑入的斜坡段和阻挡固定件滑出的阻挡段,斜坡段的端部与阻挡段邻接,斜坡段的端部与弹性件之间的距离小于固定件的宽度,以实现固定件在由斜坡段进入阻挡段时弹性件受固定件挤压后向固定件施力。

13、在该旋紧连接结构的使用过程中,对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弹性件进行组装,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旋接,弹性件位于二者之间;在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旋接时,第一壳体周向上设置的固定件与第二壳体周向上设置的安装轨道相适配,随着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相对转动的发生,第一步,固定件滑入安装轨道的斜坡段,固定件运动至斜坡段与阻挡段邻接的端部时,因为该处与弹性件之间的距离小于固定件的宽度,所以固定件会对弹性件造成挤压,而弹性件受固定件挤压后向固定件施加推力,第二步,固定件在推力的持续施加下由斜坡段进入安装轨道的阻挡段,此时阻挡段阻挡固定件滑出,弹性件也会避免固定件与阻挡段脱离,确保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可靠连接。该旋紧连接结构,使用方便,组装和拆卸效率提高,与卡扣的连接方式相比更经久耐用,稳定性和可靠性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紧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弹性件,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旋接且所述弹性件位于二者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壳体的周向上设置有固定件,所述第二壳体的周向上设置有安装轨道,所述安装轨道包括供所述固定件滑入的斜坡段和阻挡所述固定件滑出的阻挡段,所述斜坡段的端部与所述阻挡段邻接,所述斜坡段的端部与所述弹性件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固定件的宽度,以实现所述固定件在由所述斜坡段进入所述阻挡段时所述弹性件受所述固定件挤压后向所述固定件施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紧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具有口部,所述第二壳体具有端部,所述口部套装所述端部;所述固定件设置于所述口部的内周,所述安装轨道设置于所述端部的外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紧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还具有与所述端部邻接的台部,所述弹性件装设于所述端部,所述弹性件的第一面与所述台部抵紧,所述弹性件的第二面与所述口部抵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紧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的形状为圆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紧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轨道还包括连接在所述斜坡段和所述阻挡段之间的平台段,所述平台段所处的平面与所述斜坡段的端部平齐,所述平台段与所述弹性件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固定件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紧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段包括与所述斜坡段连接的平面部分以及与所述阻挡段连接的斜面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紧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段包括与所述斜面部分连接的凹槽部分以及与所述凹槽部分连接的止挡部分,所述止挡部分与所述弹性件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平面部分与所述弹性件之间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紧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部分与所述弹性件抵紧,所述凹槽部分与所述弹性件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固定件的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紧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和所述安装轨道分别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周向上均匀布置有多组,多组所述固定件和所述安装轨道一一对应。

10.一种逆变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逆变器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旋紧连接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紧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和弹性件,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旋接且所述弹性件位于二者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壳体的周向上设置有固定件,所述第二壳体的周向上设置有安装轨道,所述安装轨道包括供所述固定件滑入的斜坡段和阻挡所述固定件滑出的阻挡段,所述斜坡段的端部与所述阻挡段邻接,所述斜坡段的端部与所述弹性件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固定件的宽度,以实现所述固定件在由所述斜坡段进入所述阻挡段时所述弹性件受所述固定件挤压后向所述固定件施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紧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具有口部,所述第二壳体具有端部,所述口部套装所述端部;所述固定件设置于所述口部的内周,所述安装轨道设置于所述端部的外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紧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还具有与所述端部邻接的台部,所述弹性件装设于所述端部,所述弹性件的第一面与所述台部抵紧,所述弹性件的第二面与所述口部抵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紧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的形状为圆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涛李婷婷向军方刚黄敏
申请(专利权)人:固德威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