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钻机顶驱滑车结构及其维护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钻机顶驱滑车结构及其维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24715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及天然气钻探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钻机顶驱滑车结构及其维护方法,该钻机顶驱滑车结构包括两个滑道板,两个所述滑道板分别与设置在顶驱上的内凹型面贴合,所述内凹型面的边缘设置翼板,两个所述滑道板分别可拆卸连接所述翼板,组合形成与导轨适配的滑道;所述滑道板上可拆卸连接若干耐磨板,至少一个所述滑道板位于所述内凹型面内的边缘压接压紧板,所述压紧板与所述内凹型面可拆卸连接。实现在不改变顶驱和导轨的相对位置关系时进行滑道板拆解并直接沿顶驱和导轨之间的间隙取出,该维护方法实现了在不下放顶驱的情况下,方便滑道板上耐磨板的更换,减少了更换风险,减少了更换工作量,缩短了更换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及天然气钻探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钻机顶驱滑车结构及其维护方法


技术介绍

1、顶部驱动装置(以下简称顶驱)是石油钻井钻机的重要组成设备之一,已在海洋和陆地钻机上广泛使用,顶驱可在井架上部空间直接旋转钻杆完成钻杆旋转钻进、循环钻井液、接立柱、上卸扣和倒划眼等多种钻井操作,顶驱在作业过程中需要沿安装在井架上的导轨上下移动,顶驱本体上与导轨接触摩擦的部件称为滑车,滑车用于限制顶驱沿导轨移动,并将顶驱驱动钻柱的反扭矩传递至导轨,根据顶驱功率的大小和工况的变化,滑车传递的扭矩可从0 n.m到100,000n.m,因此滑车需要与顶驱连接足够稳定。

2、滑车靠近导轨的内表面设置有耐磨板,以降低滑车与导轨的摩擦系数,并承受工作过程中的磨损,保护顶驱和导轨,耐磨板是顶驱作业工程中的消耗品,在顶驱作业过程中,需要根据磨损情况进行更换或通过更换调整垫对磨损量进行补偿,以保证顶驱正常作业,延长顶驱、导轨使用寿命。

3、但是,现有的滑车一般是通过与顶驱上设置的、用于适配导轨的内凹型面螺栓连接实现固定,顶驱安装后,用于连接滑车和顶驱的螺栓位于导轨与顶驱之间,导致更换耐磨板、调整垫时,需将导轨与滑车分开,并拆卸大量螺栓,工作量大,同时,顶驱安装后,除完成钻井作业需要搬家外,一般不会将顶驱拆下,因此,耐磨板、调整垫的更换作业常需在高空作业,风险高,耽误钻井作业时间长。由于耐磨板、调整垫更换麻烦,井队一般不愿意在钻井作业过程中进行更换,而耐磨板磨损超过允许量会导致顶驱振动增大、导轨晃动幅度增大,不及时更换耐磨板或对磨损量进行补偿,会给钻井作业带来额外的风险。

4、因此,目前亟需要一种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钻机顶驱滑车结构更换耐磨板、调整垫麻烦,更换工作量大、风险高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钻机顶驱滑车结构更换耐磨板、调整垫麻烦,更换工作量大、风险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钻机顶驱滑车结构及其维护方法。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钻机顶驱滑车结构,包括两个滑道板,两个所述滑道板分别与设置在顶驱上的内凹型面贴合,所述内凹型面的边缘设置翼板,两个所述滑道板分别可拆卸连接所述翼板,组合形成与导轨适配的滑道;所述滑道板上可拆卸连接若干耐磨板,至少一个所述滑道板位于所述内凹型面内的边缘压接压紧板,所述压紧板与所述内凹型面可拆卸连接。

4、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钻机顶驱滑车结构,通过将滑道板与内凹型面侧的翼板连接,滑道板与翼板连接的位置不受导轨干涉,能够在不改变顶驱和导轨的相对位置关系时进行拆解,但仅通过边缘的翼板上的螺栓连接无法保障滑道板在承受顶驱扭矩作用下的安装稳定性,因此,将滑道板位于内凹型面内的边缘即受导轨位置干涉的区域通过压紧板进行压接,使滑道板能够在与翼板分离后,直接沿顶驱和导轨之间的间隙取出,实现了在不下放顶驱的情况下,方便滑道板的拆卸,进而方便滑道板上耐磨板的更换,减少了更换风险,并减少了滑道板与顶驱之间的连接件数量,减少了更换工作量,缩短了更换时间。

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压紧板和所述滑道板通过齿接部齿接,所述齿接部用于将所述滑道板压接在所述内凹型面上,所述齿接部满足所述压紧板和所述滑道板能够沿所述内凹型面分离。压紧板和滑道板通过齿接部形成相互啮合的接口形状,齿接部结构简单,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接口形状的调整。

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齿接部为凹凸配合的齿接结构,所述齿接部设置在所述滑道板和所述压紧板的端面。凹凸配合实现压紧板和滑道板的齿接啮合,并将齿接部设置在端面上,使通过齿接部对滑道板施加朝向内凹型面的压力,确保滑道板的设置稳定,并能够沿内凹型面分离滑道板和压紧板。

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压紧板与所述滑道板等厚设置或厚度小于所述滑道板,所述压紧板压接在所述滑道板靠近另一所述滑道板的边缘时,所述压紧板与所述滑道板等高设置,若干用于连接所述压紧板和所述内凹型面的连接件沿高度方向排列设置。等厚为压紧板和滑道板的板厚相同,根据滑道板厚度限制压紧板厚度,使压紧板和滑道板组合后,压紧板靠近滑道的内侧表面与滑道板靠近滑道的内侧表面能够贯通形成平面或低于滑道板,避免压紧板的设置影响导轨与滑车结构的配合以及扭矩的顺利传递,等高为当压紧板压接在滑道板靠近另一滑道板的边缘时,压紧板和滑道板在沿导轨纵向的高度尺寸相等,使压紧板对滑道板的压紧力均衡,以实现顶驱旋转扭矩的均匀分散,避免应力集中。

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至少顶驱顺时针旋转的扭矩经过的第二个所述滑道板压接所述压紧板。顶驱顺时针旋转的扭矩经过的第二个所述滑道板主要承受顶驱旋转作用的压力,以通过该压力作用在压紧板上,对滑道板进行稳定的压紧,确保滑道板的使用稳定性,可根据实际情况,仅该侧对应的滑道板采用压紧板进行固定,另一滑道板采用常规螺栓连接方式,以满足滑道板的顺利拆卸并减少压紧板数量。

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滑道板靠近所述滑道的表面设置为贯通面,所述耐磨板与所述贯通面贴合。即所述滑道板靠近滑道的内表面为不存在凹陷或凸起的贯通的平面。

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滑道板靠近所述滑道的表面设置滑槽,所述耐磨板与所述滑槽嵌套配合。

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耐磨板与所述滑道板之间设置调整垫。以实现对耐磨板磨损量的补偿。

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内凹型面设置嵌合部,所述嵌合部设置在两所述滑道板之间,所述滑道板和/或所述压紧板与所述嵌合部抵接,所述翼板和所述顶驱之间设置若干加强肋。嵌合部为突出于内凹型面的凸起部分,以通过嵌合部实现顶驱与滑道板在不同方向的贴合,以利于有效传递顶驱旋转传递的扭矩,并加强滑道板与顶驱的连接结构强度,提高滑道板的安装、使用结构稳定性。

13、一种钻机顶驱滑车结构的维护方法,包括如上所述的一种钻机顶驱滑车结构,并包括:s1、分离滑道板与翼板;s2、分离滑道板与压紧板,进行s3或s4;s3、更换滑道板上耐磨板,将滑道板重新压接压紧板,连接滑道板与翼板;s4、横向相对移动顶驱和导轨,分离顶驱和导轨,更换滑道板上耐磨板,复位顶驱和导轨,再将滑道板重新压接压紧板,连接滑道板与翼板。

14、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钻机顶驱滑车结构的维护方法,当单一滑道板压接压紧板时,取下压紧板压接的滑道板后,进行取下滑道板上耐磨板的维护后复位,或,移动分离顶驱和导轨,进行另一未设置压紧板压接的滑道板上的耐磨板维护,再进行顶驱和导轨的复位以及取下滑道板的复位;当两个滑道板均压接压紧板时,只需要取下压紧板压接的滑道板,进行耐磨板的维护和复位,耐磨板维护方便,可在不放下顶驱的情况下进行耐磨板更换和调整垫的更换,减少了高空作业工作量及维护风险,降低了顶驱的使用、维护成本。

15、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钻机顶驱滑车结构的有益效果是:

16、1、通过将滑道板与内凹型面的翼板连接,使滑道板与翼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钻机顶驱滑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滑道板(1),两个所述滑道板(1)分别与设置在顶驱(2)上的内凹型面(21)贴合,所述内凹型面(21)的边缘设置翼板(22),两个所述滑道板(1)分别可拆卸连接所述翼板(22),组合形成与导轨(6)适配的滑道(23);所述滑道板(1)上可拆卸连接若干耐磨板(3),至少一个所述滑道板(1)位于所述内凹型面(21)内的边缘压接压紧板(4),所述压紧板(4)与所述内凹型面(21)可拆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机顶驱滑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板(4)和所述滑道板(1)通过齿接部(41)齿接,所述齿接部(41)用于将所述滑道板(1)压接在所述内凹型面(21)上,所述齿接部(41)满足所述压紧板(4)和所述滑道板(1)能够沿所述内凹型面(21)分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钻机顶驱滑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接部(41)包括凹凸配合的齿接结构,所述齿接部(41)设置在所述滑道板(1)和所述压紧板(4)的端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机顶驱滑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板(4)与所述滑道板(1)等厚设置或厚度小于所述滑道板(1),所述压紧板(4)压接在所述滑道板(1)靠近另一所述滑道板(1)的边缘时,所述压紧板(4)与所述滑道板(1)等高设置,若干用于连接所述压紧板(4)和所述内凹型面(21)的连接件(5)沿高度方向排列设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机顶驱滑车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顶驱(2)顺时针旋转的扭矩经过的第二个所述滑道板(1)压接所述压紧板(4)。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机顶驱滑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板(1)靠近所述滑道(23)的表面设置为贯通面,所述耐磨板(3)与所述贯通面贴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机顶驱滑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板(1)靠近所述滑道(23)的表面设置滑槽,所述耐磨板(3)与所述滑槽嵌套配合。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钻机顶驱滑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板(3)与所述滑道板(1)之间设置调整垫。

9.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钻机顶驱滑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凹型面(21)设置嵌合部(24),所述嵌合部(24)设置在两所述滑道板(1)之间,所述滑道板(1)和/或所述压紧板(4)与所述嵌合部(24)抵接。

10.一种钻机顶驱滑车结构的维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机顶驱滑车结构,并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钻机顶驱滑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滑道板(1),两个所述滑道板(1)分别与设置在顶驱(2)上的内凹型面(21)贴合,所述内凹型面(21)的边缘设置翼板(22),两个所述滑道板(1)分别可拆卸连接所述翼板(22),组合形成与导轨(6)适配的滑道(23);所述滑道板(1)上可拆卸连接若干耐磨板(3),至少一个所述滑道板(1)位于所述内凹型面(21)内的边缘压接压紧板(4),所述压紧板(4)与所述内凹型面(21)可拆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机顶驱滑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板(4)和所述滑道板(1)通过齿接部(41)齿接,所述齿接部(41)用于将所述滑道板(1)压接在所述内凹型面(21)上,所述齿接部(41)满足所述压紧板(4)和所述滑道板(1)能够沿所述内凹型面(21)分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钻机顶驱滑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接部(41)包括凹凸配合的齿接结构,所述齿接部(41)设置在所述滑道板(1)和所述压紧板(4)的端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钻机顶驱滑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板(4)与所述滑道板(1)等厚设置或厚度小于所述滑道板(1),所述压紧板(4)压接在所述滑道板(1)靠近另一所述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杰张东海周文会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宏华石油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