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47139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4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内部开设有连接通道,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与预制构件连接,第二连接端插接于第一连接件的连接通道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第二连接件安装在预制构件两侧并与第一连接件上形成的连接通道进行嵌套连接,提高施工效率,加快施工速度,减少了现场材料堆放的数量,特别适用于场地狭小条件下的施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墙体、楼板的安装结构,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1、针对装配式建筑构件的安装,现有的连接技术采用钢筋套筒灌浆连接,目前工程中使用套筒连接还存在灌浆料流动性不足导致注浆不饱满,套筒定位精度不足,钢筋有效连接率较低,套筒内部杂物未清理,导致钢筋与套筒锚固长度不足等,均会造成施工效率及工程质量下降,给预制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埋下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连接结构,以达到提高施工效率的目的。

2、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连接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内部开设有连接通道,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与预制构件连接,第二连接端插接于第一连接件的连接通道内。

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外顶板、外侧板、内顶板、内侧板和底板;

5、两个外侧板垂直固定设置于外顶板两端,两个内顶板的一端分别垂直固定于两个外侧板顶部并与外顶板形成横向连接通道;两个内侧板分别垂直固定于内顶板另一端,两个内侧板之间的间隙形成纵向连接通道;同一侧的外侧板和内侧板的底端之间垂直固定底板。

6、进一步地,第二连接件的第一连接端包括两块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端横向连接板和第一连接端纵向连接板,两块第一连接端横向连接板的内端分别垂直连接于第一连接端纵向连接板的内侧顶部和底部;两块第一连接端横向连接板分别固定连接于预制构件两侧;

7、第二连接件的第二连接端包括第二连接端顶部横向连接板、第二连接端底部横向连接板和第二连接端纵向连接板;第二连接端底部横向连接板内端垂直固定于第一连接端纵向连接板的外侧底部,第二连接端纵向连接板底部与第二连接端底部横向连接板的外端垂直固定,第二连接端顶部横向连接板的外端与第二连接端纵向连接板顶部垂直连接;

8、第二连接端顶部横向连接板安装于第一连接件的横向连接通道内,第二连接端纵向连接板安装于第一连接件的纵向连接通道内。

9、进一步地,第二连接件的两块第一连接端横向连接板对应地开有连接孔,预制构件上开有预制孔,在所述连接孔和预制孔内安装螺栓,螺栓尾部用螺母锁紧。

10、进一步地,螺母与预制构件之间设置有橡胶垫片。

11、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第二连接件安装在预制构件两侧并与第一连接件上形成的连接通道进行嵌套连接,提高施工效率,加快施工速度,减少了现场材料堆放的数量,特别适用于场地狭小条件下的施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内部开设有连接通道,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与预制构件连接,第二连接端插接于第一连接件的连接通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连接件的两块第一连接端横向连接板对应地开有连接孔,预制构件上开有预制孔,在所述连接孔和预制孔内安装螺栓,螺栓尾部用螺母锁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螺母与预制构件之间设置有橡胶垫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内部开设有连接通道,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与预制构件连接,第二连接端插接于第一连接件的连接通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建筑预制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霞霞魏小丽白建勋代依君杨青龙郝晓柱孙秋平杜瑞杰韩启圆张平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建投五岳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