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式高速吹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47062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4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持式高速吹风机,包括机身,设置于机身内的出风风道和主板,设置于出风风道内的加热组件,与机身连接的手柄,设置于手柄内的进风风道,设置于进风风道内的电机,出风风道的一端与进风风道的一端连通,出风风道的另一端设置有出风口,进风风道的另一端设置有进风口,主板与加热组件、电机电性连接,手柄包括外壳、内部中空的风道组件和按键支架,进风风道设置于风道组件内,按键支架的顶端设置有插销部,风道组件的顶端卡入机身后,机身与风道组件之间形成与插销部匹配的空隙,按键支架安装至风道组件上时,插销部卡入空隙。本技术通过将按键支架插入手柄与机身之间以固定手柄和机身,相较于注胶方式成本更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吹风机,尤其公开了一种手持式高速吹风机


技术介绍

1、现有的吹风机根据进风部位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其一是后进风式吹风机,此类吹风机的电机组件位于吹风机的本体后端并从后端吸入空气,被吸入的空气经过吹风机本体前端的加热组件加热后流出本体,或经过附加风嘴后流出。传统的吹风机多采用此种进风方式,但由于受中心电机组件与加热组件的影响,吹风机内气流的中心流速慢,且温度较高,带来使用消费者体验不佳、电机组件和加热组件寿命受影响等坏处。其二是手柄进风式吹风机,此类吹风机的电机组件位于手柄的内部并从手柄的底端吸入空气,被吸入的空气经过手柄后,流体路径发生转向进入吹风机本体后,经过吹风机本体上的加热组件加热后流出本体,或经过附加风嘴后流出。现有的高速吹风机多采用此种进风方式,不仅有效提高吸入气流的流速,而且温度适宜,可以很好地避免高温带来的损伤。

2、但是,为了保证手柄进风式吹风机的出风效果,手柄进风式吹风机的手柄与吹风机主体结构之间往往采用双注胶的方式来固定手柄与吹风机主体,并对手柄与吹风机主体之间的风道进行密封,但是该双注胶的方式会导致风道组件加工方式复杂,生成成本过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手持式高速吹风机,旨在解决现有的吹风机手柄内的风道组件生产工艺复杂、生产成本过高的问题。

2、本技术涉及一种手持式高速吹风机,包括:机身,设置于机身内的出风风道和主板,设置于出风风道内的加热组件,与机身连接的手柄,设置于手柄内的进风风道,设置于进风风道内的电机,出风风道的一端与进风风道的一端连通,出风风道的另一端设置有出风口,进风风道的另一端设置有进风口,主板与加热组件、电机电性连接,手柄包括外壳、内部中空的风道组件和按键支架,进风风道设置于风道组件内,按键支架的顶端设置有插销部,风道组件的顶端卡入机身后,机身与风道组件之间形成与插销部匹配的空隙,按键支架安装至风道组件上时,插销部卡入空隙。

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风道组件靠近进风口的端部设置有接线部,接线部处套设有滤风组件。

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滤风组件包括粗孔滤风网、细孔滤风网和细孔滤风网支架,细孔滤风网支架设置于粗孔滤风网的内部底端处且与接线部连接,细孔滤风网设置于细孔滤风网支架上。

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电机与进风口之间还设置有蜂窝过风部件。

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电机与风道组件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减震胶圈。

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机身包括筒状主体、后盖面板、后盖密封圈、主板支架、发热丝支架、发热丝密封圈,后盖面板设置于筒状主体后端,后盖密封圈设置于后盖面板与筒状主体之间,主板支架设置于筒状主体后端的空间内,主板设置于主板支架上,发热丝支架设置于筒状主体前端的空间内,加热组件设置于发热丝支架上,发热丝密封圈设置于发热丝支架与筒状主体之间。

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机身的出风口处还设置有磁吸部。

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风道组件包括风道前盖和风道后盖,风道前盖和风道后盖盖合形成进风风道,按键支架设置于风道后盖的顶端,机身上设置有连接部,连接部设置有卡合部和第一螺孔,风道前盖的顶端设置有与卡合部匹配的卡合孔,风道后盖的顶端设置有与第一螺孔对应的第二螺孔。

10、本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手持式高速吹风机,通过将吹风机的手柄设置为外壳、内部中空的风道组件和按键支架三部分组成,手柄内的进风风道设置于风道组件内,按键支架的顶端设置有插销部,风道组件的顶端卡入机身后,机身与风道组件之间形成与插销部匹配的空隙,按键支架安装至风道组件上时,插销部卡入空隙,从而利用按键之间与风道组件进行配合,达到将手柄与吹风机的机身进行固定的目的,该按键支架的生产工艺相较于现有的双注胶生产风道组件的方式而言复杂度更低,生产成本也更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持式高速吹风机,包括:机身,设置于所述机身内的出风风道和主板,设置于所述出风风道内的加热组件,与所述机身连接的手柄,设置于手柄内的进风风道,设置于进风风道内的电机,所述出风风道的一端与所述进风风道的一端连通,所述出风风道的另一端设置有出风口,所述进风风道的另一端设置有进风口,所述主板与所述加热组件、所述电机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高速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组件靠近进风口的端部设置有接线部,所述接线部处套设有滤风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式高速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滤风组件包括粗孔滤风网、细孔滤风网和细孔滤风网支架,所述细孔滤风网支架设置于所述粗孔滤风网的内部底端处且与所述接线部连接,所述细孔滤风网设置于所述细孔滤风网支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高速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与所述进风口之间还设置有蜂窝过风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高速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与所述风道组件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减震胶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高速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包括筒状主体、后盖面板、后盖密封圈、主板支架、发热丝支架、发热丝密封圈,所述后盖面板设置于所述筒状主体后端,所述后盖密封圈设置于所述后盖面板与所述筒状主体之间,所述主板支架设置于所述筒状主体后端的空间内,所述主板设置于所述主板支架上,所述发热丝支架设置于所述筒状主体前端的空间内,所述加热组件设置于所述发热丝支架上,所述发热丝密封圈设置于所述发热丝支架与所述筒状主体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持式高速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的出风口处还设置有磁吸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高速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组件包括风道前盖和风道后盖,所述风道前盖和所述风道后盖盖合形成所述进风风道,所述按键支架设置于所述风道后盖的顶端,所述机身上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置有卡合部和第一螺孔,所述风道前盖的顶端设置有与所述卡合部匹配的卡合孔,所述风道后盖的顶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孔对应的第二螺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式高速吹风机,包括:机身,设置于所述机身内的出风风道和主板,设置于所述出风风道内的加热组件,与所述机身连接的手柄,设置于手柄内的进风风道,设置于进风风道内的电机,所述出风风道的一端与所述进风风道的一端连通,所述出风风道的另一端设置有出风口,所述进风风道的另一端设置有进风口,所述主板与所述加热组件、所述电机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高速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组件靠近进风口的端部设置有接线部,所述接线部处套设有滤风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式高速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滤风组件包括粗孔滤风网、细孔滤风网和细孔滤风网支架,所述细孔滤风网支架设置于所述粗孔滤风网的内部底端处且与所述接线部连接,所述细孔滤风网设置于所述细孔滤风网支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高速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与所述进风口之间还设置有蜂窝过风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高速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与所述风道组件的内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广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新智慧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