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24622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4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包括底框,所述底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底框的顶部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底框通过升降装置固定连接有收集框,所述收集框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所述收集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软管,本技术涉及屋檐防水技术领域。该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达到了整体便于移动,当排水管道容易因异物堵塞,无法正常使用时,便于将装置快速投入使用,底框的顶部设置升降装置,便于工作人员快速调节收集框的高度,进而将收集框置于檐口下方,便于对雨水进行收集,设置支撑装置,便于对地面进行支撑加固,提高整体支撑稳定性,设置配重块,降低整体重心,提高整体稳定性,满足使用需求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屋檐防水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


技术介绍

1、檐口指结构外墙体和屋面结构板交界处的屋面结构板顶,同时也是指建筑构图中在顶部的典型地带线脚并凸的水平部件,特指古典建筑檐部三个部分的最上部分,现有的檐口种类与形状相互固定。檐口防水一般将雨水顺水管排进下水道,当排水管道容易因异物堵塞,无法正常使用时,需要对屋顶檐口额外加装防水装置,便于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目前,现已公开专利名为: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专利申请号为:cn202220165613.0,所公开的一种专利,该装置在使用时,采用螺纹杆调节整体高度,费时费力,不便于快速进行调节,且不便于对地面进加固,整体稳定性差,无法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该装置在使用时,采用螺纹杆调节整体高度,费时费力,不便于快速进行调节,且不便于对地面进加固,整体稳定性差,无法满足使用需求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它可以实现整体便于移动,当排水管道容易因异物堵塞,无法正常使用时,便于将装置快速投入使用,底框的顶部设置升降装置,便于工作人员快速调节收集框的高度,进而将收集框置于檐口下方,便于对雨水进行收集,设置支撑装置,便于对地面进行支撑加固,提高整体支撑稳定性,设置配重块,降低整体重心,提高整体稳定性,满足使用需求。

3、2.技术方案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p>5、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包括底框,所述底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底框的顶部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底框通过升降装置固定连接有收集框,所述收集框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所述收集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的端部与底框固定连接,所述底框的侧壁设置有排水管,所述软管与排水管相连接,所述底框的下方设置有支撑装置。

6、优选的,所述底框的两侧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套接有配重块。

7、优选的,所述收集框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挡水板,所述挡水板为弧形。

8、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立柱、固定块、滑动杆、运动块与限位螺栓,所述立柱与底框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立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顶部与收集框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运动块,所述运动块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栓,所述立柱的侧壁等间距设置有卡槽,所述限位螺栓与立柱的卡槽卡接。

9、优选的,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螺纹杆、转动盘与支撑盘,所述螺纹杆与底框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盘,所述螺纹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盘,所述支撑盘对地面进行支撑。

10、优选的,所述支撑盘的底部设置有耐磨颗粒。

11、3.有益效果

12、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13、1、通过整体便于移动,当排水管道容易因异物堵塞,无法正常使用时,便于将装置快速投入使用,底框的顶部设置升降装置,便于工作人员快速调节收集框的高度,进而将收集框置于檐口下方,便于对雨水进行收集,设置支撑装置,便于对地面进行支撑加固,提高整体支撑稳定性,设置配重块,降低整体重心,提高整体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包括底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2),所述底框(1)的顶部设置有升降装置(3),所述底框(1)通过升降装置(3)固定连接有收集框(4),所述收集框(4)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5),所述收集框(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软管(6),所述软管(6)的端部与底框(1)固定连接,所述底框(1)的侧壁设置有排水管(7),所述软管(6)与排水管(7)相连接,所述底框(1)的下方设置有支撑装置(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1)的两侧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杆(9),所述安装杆(9)套接有配重块(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框(4)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挡水板(11),所述挡水板(11)为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3)包括立柱(31)、固定块(32)、滑动杆(33)、运动块(34)与限位螺栓(35),所述立柱(31)与底框(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立柱(3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32),所述固定块(32)滑动连接有滑动杆(33),所述滑动杆(33)的顶部与收集框(4)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杆(3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运动块(34),所述运动块(34)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栓(35),所述立柱(31)的侧壁等间距设置有卡槽,所述限位螺栓(35)与立柱(31)的卡槽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8)包括螺纹杆(81)、转动盘(82)与支撑盘(83),所述螺纹杆(81)与底框(1)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8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盘(82),所述螺纹杆(8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盘(83),所述支撑盘(83)对地面进行支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盘(83)的底部设置有耐磨颗粒(8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包括底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2),所述底框(1)的顶部设置有升降装置(3),所述底框(1)通过升降装置(3)固定连接有收集框(4),所述收集框(4)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5),所述收集框(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软管(6),所述软管(6)的端部与底框(1)固定连接,所述底框(1)的侧壁设置有排水管(7),所述软管(6)与排水管(7)相连接,所述底框(1)的下方设置有支撑装置(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1)的两侧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杆(9),所述安装杆(9)套接有配重块(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框(4)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挡水板(11),所述挡水板(11)为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设计屋顶檐口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3)包括立柱(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光天郑忠许晓霞郁磊张磊乐左云龙王炜高柏迎朱鲲翟合欢
申请(专利权)人:国华工程科技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