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4174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39
本技术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室内换热器和辅热装置,壳体的一侧设有进风口,另一侧设有出风口,壳体内设有隔板,隔板将壳体分为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第一风道靠近进风口的一侧设有第一风机,第二风道的靠近进风口的一侧设有第二风机;第一风道靠近出风口的一侧和第二风道靠近出风口的一侧中的一个设有室内换热器,另一个设有辅热装置。该空调室内机通过采用辅热装置与室内换热器独立送风,互不干扰,改善了空调的制热性能,提高了空调室内机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调,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


技术介绍

1、现有的空调系统在冬季制热运行时,由于室外环境温度较低(一般能达到-7℃以下),室外热交换器,其在制热时是作为蒸发器,蒸发效果差,影响机组的制热性能。另外当室外机换热器除霜时,需要通过四通阀换向对室外机进行除霜,此时空调机组停止向室内机供热,严重影响用户使用的舒适性。

2、目前,行业内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在空调系统的室内机出风口的位置添加电辅热结构,当机组通过冷媒系统循环无法满足用户的制热需求时,此时可以选择开启电辅热结构,从而实现机组的制热补偿,以满足用户使用需求,提高舒适性。但是此方式存在以下缺陷:由于电辅热结构一般紧挨着安装在室内机换热器,且该电辅热结构与换热器位于同一出风口,此时室内机换热器作为冷凝器使用;当电辅热结构开启时,电辅热结构产生的热量会使其周围的空气温度升高,该空气包括流经冷凝器的空气,进而造成冷凝器表面温度与流经冷凝器空气温度温差减小,影响冷凝器换热效率。同时,当电辅热位于冷凝器出风口上游时,电辅热产生的风阻,也会对冷凝器的换热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3、因此,亟需设计一种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采用辅热装置与室内换热器独立送风,互不干扰,改善了空调的制热性能,提高了空调室内机的可靠性。

2、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室内换热器和辅热装置,上述壳体的一侧设有进风口,另一侧设有出风口,上述壳体内设有隔板,上述隔板将上述壳体分为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上述第一风道靠近上述进风口的一侧设有第一风机,上述第二风道的靠近上述进风口的一侧设有第二风机;上述第一风道靠近上述出风口的一侧和上述第二风道靠近上述出风口的一侧中的一个设有室内换热器,另一个设有辅热装置。

4、可选地,上述第一风道和上述第二风道沿竖直方向排布。

5、可选地,上述第一风道设置于上述第二风道的顶部,上述第一风道内设有上述辅热装置,上述第二风道内设有上述室内换热器。

6、可选地,上述第一风道的上述出风口的方向朝向上述第二风道的上述出风口设置。

7、可选地,上述第一风机和上述第二风机均设有两个。

8、可选地,上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上述第一驱动件和上述第二驱动件分别设置于上述第一风道和上述第二风道,两个上述第一风机同轴设置且均驱动连接于上述第一驱动件,两个上述第二风机同轴设置且均驱动连接于上述第二驱动件。

9、可选地,上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接水盘,上述接水盘设置于上述第一风道和上述第二风道中安装有上述室内换热器的风道底部,上述接水盘用于承接上述室内换热器产生的冷凝水。

10、可选地,上述接水盘的底壁倾斜设置,上述接水盘的侧壁靠近上述第一风道和上述第二风道中安装有上述室内换热器的风道底部的一端设有排水口。

11、可选地,上述室内换热器包括第一换热件和第二换热件,上述第一换热件和上述第二换热件呈锐角设置,且上述第一换热件和上述第二换热件的连接尖端朝向上述出风口设置。

12、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该空调包括室外机和上述的空调室内机,上述室外机包括室外换热器,上述室外换热器与上述室内换热器连通设置。

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将空调室内机分为独立循环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其中一个风道内设置室内换热器,另一个风道内设有辅热装置,在冬天该空调室内机进行制热工况时,该室内换热器作为冷凝器使用,此时冷凝器内高温的冷媒与对应风道内的空气进行换热,再通过对应的风机吹出出风口,对室内环境进行加热。并且,在由于冬天室外温度较低而造成该空调室内机所对应的室外机内的室外换热器的效果不佳,容易影响冷凝器的制热,此时通过另一个风道内的辅热装置对对应风道内的空气进行加热,再通过对应的风机吹出出风口,对室内环境温度进行补偿加热,保证了用户的体验感,同时室内换热器和辅热装置分别独立运行,互不干扰,有效地改善了该空调室内机对应的空调的制热性能,提高空调室内机的可靠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室内换热器(40)和辅热装置(50),所述壳体(10)的一侧设有进风口(18),另一侧设有出风口(19),所述壳体(10)内设有隔板(11),所述隔板(11)将所述壳体(10)分为第一风道(16)和第二风道(17),所述第一风道(16)靠近所述进风口(18)的一侧设有第一风机(20),所述第二风道(17)的靠近所述进风口(18)的一侧设有第二风机(30);所述第一风道(16)靠近所述出风口(19)的一侧和所述第二风道(17)靠近所述出风口(19)的一侧中的一个设有室内换热器(40),另一个设有辅热装置(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16)和所述第二风道(17)沿竖直方向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16)设置于所述第二风道(17)的顶部,所述第一风道(16)内设有所述辅热装置(50),所述第二风道(17)内设有所述室内换热器(4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16)的所述出风口(19)的方向朝向所述第二风道(17)的所述出风口(19)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机(20)和所述第二风机(30)均设有两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二驱动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风道(16)和所述第二风道(17),两个所述第一风机(20)同轴设置且均驱动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件,两个所述第二风机(30)同轴设置且均驱动连接于所述第二驱动件。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接水盘(60),所述接水盘(60)设置于所述第一风道(16)和所述第二风道(17)中安装有所述室内换热器(40)的风道底部,所述接水盘(60)用于承接所述室内换热器(40)产生的冷凝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60)的底壁(61)倾斜设置,所述接水盘(60)的侧壁(62)靠近所述第一风道(16)和所述第二风道(17)中安装有所述室内换热器(40)的风道底部的一端设有排水口(621)。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换热器(40)包括第一换热件(41)和第二换热件(42),所述第一换热件(41)和所述第二换热件(42)呈锐角设置,且所述第一换热件(41)和所述第二换热件(42)的连接尖端朝向所述出风口(19)设置。

10.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外机(200)和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100),所述室外机(200)包括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与所述室内换热器(40)连通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室内换热器(40)和辅热装置(50),所述壳体(10)的一侧设有进风口(18),另一侧设有出风口(19),所述壳体(10)内设有隔板(11),所述隔板(11)将所述壳体(10)分为第一风道(16)和第二风道(17),所述第一风道(16)靠近所述进风口(18)的一侧设有第一风机(20),所述第二风道(17)的靠近所述进风口(18)的一侧设有第二风机(30);所述第一风道(16)靠近所述出风口(19)的一侧和所述第二风道(17)靠近所述出风口(19)的一侧中的一个设有室内换热器(40),另一个设有辅热装置(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16)和所述第二风道(17)沿竖直方向排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16)设置于所述第二风道(17)的顶部,所述第一风道(16)内设有所述辅热装置(50),所述第二风道(17)内设有所述室内换热器(4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16)的所述出风口(19)的方向朝向所述第二风道(17)的所述出风口(19)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机(20)和所述第二风机(30)均设有两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浩杨亚华易博徐玉立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