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用大棚薄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4127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39
本技术涉及薄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农用大棚薄膜,包括顶膜、底膜、树脂填充层和变色油墨层,树脂填充层位于顶膜和底膜间,底膜和顶膜相连且底膜和顶膜间构成有容纳树脂填充层的空间,顶膜和底膜边缘粘连,变色油墨层印刷在顶膜表面,变色油墨层分布与树脂填充层分布对应,变色油墨层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树脂填充层的横截面面积,在薄膜内设置可固化的树脂填充层骨架,能够支撑薄膜提高薄膜的强度,与大棚配合能够很好地对薄膜进行支撑,同时还能够避免薄膜破损后裂隙持续过大,此外不会对薄膜的运输、储藏造成干扰,具有实用意义和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薄膜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农用大棚薄膜


技术介绍

1、大棚用的薄膜是一种用于覆盖大棚的塑料薄膜,主要作用是保护农作物免受寒冷、干燥和疾病的侵害,同时也能提高大棚内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促进植物生长,大棚薄膜根据材质的不同可分为聚乙烯(pe)薄膜、聚氯乙烯(pvc)薄膜、聚偏氟乙烯(ppf)薄膜等。

2、薄膜通常是被张紧在大棚上,薄膜强度低缺少支撑在外力作用下容易变形,其次薄膜当破损形成裂隙后裂隙易持续过大导致破损区域变大,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对现有的薄膜结构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用大棚薄膜,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顶膜、底膜、树脂填充层和变色油墨层,所述树脂填充层位于顶膜和底膜间,树脂填充层呈列状分布,底膜和顶膜相连且底膜和顶膜间构成有容纳树脂填充层的空间,顶膜和底膜边缘粘连。所述变色油墨层印刷在顶膜表面,变色油墨层分布与树脂填充层分布对应,变色油墨层的横截面面积大于树脂填充层的横截面面积,变色油墨层变色后树脂填充层在阳光照射下可硬化。

3、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采取的措施为,各树脂填充层呈列状分布以交叉形式相连,交叉状的树脂填充层硬化后能够更好地支撑薄膜结构。

4、优选的,顶膜与底膜均为相同材质的热塑性薄膜。

5、优选的,变色油墨层为光致变色油墨构成,受到阳光照射后变色。

6、优选的,变色油墨层为热致变色油墨构成。受到阳光照射后被加热而变色。

7、优选的,所述树脂填充层为光固化树脂。

8、优选的,所述硬化树脂为热固化树脂。

9、由上述对本技术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0、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农用大棚薄膜,在薄膜内设置可固化的树脂填充层骨架,能够支撑薄膜提高薄膜的整体强度,与大棚配合能够很好地对薄膜进行支撑,同时还能够避免薄膜破损后裂隙持续过大,此外不会对薄膜的运输、储藏造成干扰,具有实用意义和推广价值。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农用大棚薄膜,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用大棚薄膜,其特征在于:各树脂填充层(3)呈列状分布以交叉形式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用大棚薄膜,其特征在于:顶膜(1)与底膜(2)均为相同材质的热塑性薄膜。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农用大棚薄膜,其特征在于:变色油墨层(4)为光致变色油墨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农用大棚薄膜,其特征在于:变色油墨层(4)为热致变色油墨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农用大棚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填充层(3)为光固化树脂。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农用大棚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化树脂为热固化树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用大棚薄膜,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用大棚薄膜,其特征在于:各树脂填充层(3)呈列状分布以交叉形式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用大棚薄膜,其特征在于:顶膜(1)与底膜(2)均为相同材质的热塑性薄膜。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农用大棚薄膜,其特征在于:变色油墨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嘉颖蔡朝阳
申请(专利权)人:石狮市协阳服装辅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