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以氢气为燃料的微混耦合微扩散的复合燃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以氢气为燃料的微混耦合微扩散的复合燃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240796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复合燃烧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以氢气为燃料的微混耦合微扩散的复合燃烧装置。在该装置中,第一壳体设置有多个氢气入口和空气入口,空气的流向与氢气的流向垂直,第一壳体内穿设有微混喷嘴和微扩散喷嘴,氢气和空气能够在微混喷嘴的内部混合,第一壳体的中心轴线设置有贯穿通道,贯穿通道设置有值班燃料喷嘴,微混喷嘴和微扩散喷嘴均匀地设置于值班燃料喷嘴的周围;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连接,微混喷嘴和微扩散喷嘴的出口端均位于第二壳体内,并在第二壳体内形成值班燃烧区、预混燃烧区和扩散燃烧区,氢气和空气能够在微扩散喷嘴的出口端混合。上述方案能够解决回火不稳定、氮氧化物排放升高和热声振荡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燃烧的,特别涉及一种以氢气为燃料的微混耦合微扩散的复合燃烧装置


技术介绍

1、氢气在燃烧过程中没有碳排放,可作为燃气轮机燃烧发电的无碳替代燃料。

2、氢气具有极端物性,容易导致燃烧装置出现回火不稳定、氮氧化物排放升高和热声振荡等问题。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以氢气为燃料的微混耦合微扩散的复合燃烧装置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以氢气为燃料的微混耦合微扩散的复合燃烧装置,能够解决回火不稳定、氮氧化物排放升高和热声振荡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以氢气为燃料的微混耦合微扩散的复合燃烧装置,包括:

3、第一壳体,设置有多个氢气入口和空气入口,空气的流向与氢气的流向垂直,所述第一壳体内穿设有微混喷嘴和微扩散喷嘴,氢气和空气能够在所述微混喷嘴的内部混合,所述第一壳体的中心轴线设置有贯穿通道,所述贯穿通道设置有值班燃料喷嘴,所述微混喷嘴和所述微扩散喷嘴均匀地设置于所述值班燃料喷嘴的周围;

4、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所述微混喷嘴和所述微扩散喷嘴的出口端均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内,并在所述第二壳体内形成值班燃烧区、预混燃烧区和扩散燃烧区,氢气和空气能够在所述微扩散喷嘴的出口端混合。

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以氢气为燃料的微混耦合微扩散的复合燃烧装置,通过在第一壳体的内部设置微混喷嘴和微扩散喷嘴,并贯穿设置值班燃料喷嘴,即采用微混喷嘴和微扩散喷嘴组合布置的方案,可有效避免回火问题,并缩短高温烟气驻留时间,降低氮氧化物排放;同时,由于微混喷嘴、微扩散喷嘴和值班燃料喷嘴的类型不同,实现了固有频率的差异,在燃烧区域形成涡流(即a、b、c、d所在区域),以可以减少热声振荡,有效避免燃烧不稳定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以氢气为燃料的微混耦合微扩散的复合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包括相互连接的上壳体(13)和下壳体(14),所述上壳体(13)与所述第二壳体(2)连接,所述氢气入口(11)设置于所述下壳体(14)的底部,所述空气入口(12)设置于所述上壳体(13)的周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混喷嘴(3)和所述微扩散喷嘴(4)的底部均设置有外螺纹(32),所述外螺纹(32)位于所述第一混合空间(16)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混喷嘴(3)设置有缩放段(33),所述缩放段(33)位于所述第一混合空间(16)内,所述缩放段(33)设置于所述进气孔(31)和所述微混喷嘴(3)的出口端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混喷嘴(3)的出口端呈圆台型结构,该出口端的外顶平面和侧锥形面均设置有出气孔(34)。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扩散喷嘴(4)包括内管道(41)和外管道(42),所述内管道(41)的入口端位于所述第一混合空间(16)内,出口端位于所述第二壳体(2)内,所述外管道(42)位于所述第二混合空间(17)内,所述外管道(42)和所述内管道(41)之间形成空气通道(43),空气能够依次经所述空气入口(12)、所述第二混合空间(17)、所述空气通道(43)进入所述第二壳体(2)内后与氢气进行混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道(41)和所述外管道(42)之间设置有螺旋片(44)。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4)内设置有多个第二隔板,所述下壳体(14)、所述第二隔板和所述第一隔板(15)形成多个所述第一混合空间(16),每个所述第一混合空间(16)中的所述微混喷嘴(3)和所述微扩散喷嘴(4)的数量均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2-8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2)的内部设置有内壳体(21),所述第二壳体(2)的周身设置有第一惰性气入口(22),所述第二壳体(2)和所述内壳体(21)之间形成惰性气通道(23),所述内壳的周身设置有第二惰性气入口(24)和第三惰性气入口(25),所述第二惰性气入口(24)和所述第三惰性气入口(25)的口径不同,惰性气能够依次经所述第一惰性气入口(22)、所述惰性气通道(23)、所述第二惰性气入口(24)进入所述内壳体(21)内,惰性气能够依次经所述第一惰性气入口(22)、所述惰性气通道(23)、所述第三惰性气入口(25)进入所述内壳体(21)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21)的内部设置有换热管路(26),所述换热管路(26)设置于所述第二惰性气入口(24)和所述第三惰性气入口(25)之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以氢气为燃料的微混耦合微扩散的复合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包括相互连接的上壳体(13)和下壳体(14),所述上壳体(13)与所述第二壳体(2)连接,所述氢气入口(11)设置于所述下壳体(14)的底部,所述空气入口(12)设置于所述上壳体(13)的周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混喷嘴(3)和所述微扩散喷嘴(4)的底部均设置有外螺纹(32),所述外螺纹(32)位于所述第一混合空间(16)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混喷嘴(3)设置有缩放段(33),所述缩放段(33)位于所述第一混合空间(16)内,所述缩放段(33)设置于所述进气孔(31)和所述微混喷嘴(3)的出口端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混喷嘴(3)的出口端呈圆台型结构,该出口端的外顶平面和侧锥形面均设置有出气孔(34)。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扩散喷嘴(4)包括内管道(41)和外管道(42),所述内管道(41)的入口端位于所述第一混合空间(16)内,出口端位于所述第二壳体(2)内,所述外管道(42)位于所述第二混合空间(17)内,所述外管道(42)和所述内管道(41)之间形成空气通道(43),空气能够依次经所述空气入口(12)、所述第二混合空间(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生王通王家伟汪涛刘佳宁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电力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