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六堡茶发酵用翻堆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40481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3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六堡茶发酵用翻堆机,属于茶叶翻堆机技术领域。该堆放机包括支撑座;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一轴体和行走轮;第一电机设置于支撑座的顶面;第一轴体设置于支撑座的底部;第一轴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行走轮;第一电机与第一轴体传动连接,带动第一轴体转动;翻堆组件,包括第二电机、第二轴体和搅拌件;第二电机设置于支撑座的顶面;第二轴体转动设置于支撑座的下方;搅拌件沿第二轴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第二轴体的柱面上;第二电机与第二轴体传动连接,带动第二轴体转动。本申请由驱动组件带动支撑座和翻堆组件前行,无需人工操作,前行过程中,同时对六堡茶进行翻堆,达到无人操作,减少人工工作量,降低工作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六堡茶发酵工具,具体涉及一种六堡茶发酵用翻堆机


技术介绍

1、六堡茶分为传统六堡茶和现代工艺六堡茶,传统六堡茶只经过一次发酵的六堡茶,品质较为单一,而现代工艺六堡茶为经过二次发酵的六堡茶,具有红、浓、陈、醇等品质特点。现代六堡茶是在传统六堡茶的技术上发展形成的,于1956年骆玉祺的技术团队,在总结传统六堡茶一次发酵品质单一特点上,采用了六堡茶加冷水的渥堆技术,该技术工艺是在水磨石地板车间(或发酵槽)上堆放六堡茶毛茶,在六堡茶毛茶中加入一定的冷水,将六堡茶控制在一定的温度,进行近两个月毛茶发酵。该技术工艺发酵较均匀,水磨石底板在发酵过程中,能较好吸收茶叶散发到地板层的水分,使得地层茶叶不会变软,散开,在发酵过程中需要对茶叶进行翻堆。

2、传统的翻堆主要采用铁锹和钉耙,将发酵的茶叶翻动,并将团状茶叶打散、解块,这种翻堆方式工作强度高、工作量大,且耗时较多,生产效率较低。针对以上问题,专利公告号为cn209251618u的技术,公开了一种六堡茶发酵的翻堆设备。

3、该设备包括u形支撑板,其特征是:u形支撑板两侧下端分别固定l形支撑板的横板上侧中部,其中一个l形支撑板的竖板上端固定有十字形滑槽,另一个l形支撑板的横板外侧的固定有电机支撑板,电机支撑板上固定有电机,转筒一端的中心轴铰接穿过一个l形支撑板的横板的一端固定连接电机的输出轴。该设备虽然降低了翻堆工作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但是使用时,还是需要人工进行操作,带动设备前进,不能进行无人操作,且该设备只能进行翻堆,不具有加水功能。


>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六堡茶发酵用翻堆机,旨在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六堡茶发酵用翻堆机,包括:支撑座;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第一轴体和行走轮;所述第一电机设置于所述支撑座的顶面;所述第一轴体设置于所述支撑座的底部;所述第一轴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行走轮;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轴体传动连接,带动所述第一轴体转动;翻堆组件,包括第二电机、第二轴体和搅拌件;所述第二电机设置于所述支撑座的顶面;所述第二轴体转动设置于所述支撑座的下方;所述搅拌件沿所述第二轴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轴体的柱面上;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轴体传动连接,带动所述第二轴体转动。

4、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搅拌件包括杆体和翻板;所述杆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轴体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翻板连接;所述杆体在所述第二轴体的柱面上按螺旋线分布。

5、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翻板远离所述杆体的一端上设置有锯齿状的缺口。

6、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行走轮为轨道滑轮;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轨道;所述行走轮在所述轨道上运动。

7、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本技术一种六堡茶发酵用翻堆机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设置于所述支撑座的顶面;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电路连接。

8、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轴体链传动或带传动连接。

9、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本技术一种六堡茶发酵用翻堆机还包括加水组件;所述加水组件包括水箱、喷头、管道和阀门;所述水箱设置于所述支撑座的顶面;所述喷头设置于所述支撑座的侧面;所述喷头沿所述支撑座的长度方向并行间隔分布;所述喷头朝向地面;所述喷头通过所述管道与所述水箱连接;所述管道上设置有所述阀门。

10、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水组件还包括泵体;所述泵体通过所述管道与所述水箱和所述喷头连接。

11、作为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本技术一种六堡茶发酵用翻堆机还包括用于收放电线的收放组件;所述收放组件包括第三电机和卷筒;所述第三电机设置于所述支撑座的顶面;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卷筒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3、本技术由驱动组件带动支撑座和翻堆组件前行,无需人工操作,前行过程中,同时对六堡茶进行翻堆,达到无人操作,减少人工工作量,降低工作强度;使用时,启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轴体和行走轮转动,使得支撑座和翻堆组件向前移动,移动过程中,第二电机带动第二轴体转动,搅拌件随第二轴体旋转,不断的与六堡茶茶叶接触,将其翻转翻匀,实现六堡茶翻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六堡茶发酵用翻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堡茶发酵用翻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件(33)包括杆体(331)和翻板(332);所述杆体(33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轴体(32)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翻板(332)连接;所述杆体(331)在所述第二轴体(32)的柱面上按螺旋线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六堡茶发酵用翻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板(332)远离所述杆体(331)的一端上设置有锯齿状的缺口(33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堡茶发酵用翻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23)为轨道滑轮;所述驱动组件(2)还包括轨道(24);所述行走轮(23)在所述轨道(24)上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堡茶发酵用翻堆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系统(4);所述控制系统(4)设置于所述支撑座(1)的顶面;所述控制系统(4)与所述第一电机(21)和所述第二电机(31)电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六堡茶发酵用翻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机(31)与所述第二轴体(32)链传动或带传动连接。p>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六堡茶发酵用翻堆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水组件(5);所述加水组件(5)包括水箱(51)、喷头(52)、管道(53)和阀门(54);所述水箱(51)设置于所述支撑座(1)的顶面;所述喷头(52)设置于所述支撑座(1)的侧面;所述喷头(52)沿所述支撑座(1)的长度方向并行间隔分布;所述喷头(52)朝向地面;所述喷头(52)通过所述管道(53)与所述水箱(51)连接;所述管道(53)上设置有所述阀门(5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六堡茶发酵用翻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水组件(5)还包括泵体(55);所述泵体(55)通过所述管道(53)与所述水箱(51)和所述喷头(52)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堡茶发酵用翻堆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收放电线的收放组件(6);所述收放组件(6)包括第三电机(61)和卷筒(62);所述第三电机(61)设置于所述支撑座(1)的顶面;所述第三电机(61)的输出端与所述卷筒(62)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六堡茶发酵用翻堆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堡茶发酵用翻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件(33)包括杆体(331)和翻板(332);所述杆体(33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轴体(32)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翻板(332)连接;所述杆体(331)在所述第二轴体(32)的柱面上按螺旋线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六堡茶发酵用翻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板(332)远离所述杆体(331)的一端上设置有锯齿状的缺口(33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堡茶发酵用翻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23)为轨道滑轮;所述驱动组件(2)还包括轨道(24);所述行走轮(23)在所述轨道(24)上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堡茶发酵用翻堆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系统(4);所述控制系统(4)设置于所述支撑座(1)的顶面;所述控制系统(4)与所述第一电机(21)和所述第二电机(31)电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六堡茶发酵用翻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机(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荣彬陈小聪周嵩煜王海波梁立会戴向东雷顺新韦升坚翁梓潍翁梓源雷蕾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东盟食品检验检测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