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点下对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24015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38
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点下对中装置,包括上放置箱以及下放置箱,上放置箱的内部设置有垂球柱,垂球柱通过连接组件与上放置箱的内侧上壁相连接,通过将垂球柱上的卡合块向垂球柱的内部按压,随后将垂球柱的上端穿设过固定板,通过第一弹性件的弹力使得卡合块弹出,通过按压第一活动柱像第二活动柱的内部运动,第二弹性件的弹力将第一活动柱弹出,第一活动柱进入到卡合块一侧设置的安装槽内,该装置结构简单,只需通过将垂球柱通过固定柱,通过卡合块即可实现将垂球柱固定于上放置箱的内侧上壁,操作建议,较传统的需要螺栓固定,更加方便快捷,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及安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全站仪,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点下对中装置


技术介绍

1、全站仪点下对中是指使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时,将测量点与参考点之间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误差调整到最小,使测量点与参考点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完全对齐,这样可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而当对于在井下巷道顶板上安置仪器时进行操作时,常规测量方法是在测量标志点上挂线绳,线绳上挂垂球柱,将安置在三脚架上的全站仪仪器和棱镜放置在垂球柱下,以垂球柱尖作为铅垂位置进行全站仪仪器和棱镜的对中整平,用灯光照射棱镜,棱镜反射光线,用于全站仪仪器对棱镜的瞄准、观测,垂球柱的悬挂仅用线绳临时性地简易悬吊,由于井下巷道中有通风设施,容易使得垂球柱发生晃动,难以对垂球柱柱进行防护,造成测量不准确,则现有的为了保障测量的精确性,一般会将垂球柱固定连接于防护箱中,防护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提高垂球柱的稳定性,但由于现有的对于垂球柱安装的方式一般通过螺栓或者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使得对于垂球柱以及垂球柱下放的全站仪仪器和棱镜安装较为繁琐。

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新型点下对中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点下对中装置。

2、本技术提供的新型点下对中装置,包括上放置箱以及下放置箱,所述上放置箱的内部设置有垂球柱,所述垂球柱通过连接组件与所述上放置箱的内侧上壁相连接;

3、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板以及两组活动组,所述固定板的相对侧与所述上放置箱的相对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垂球柱的一端活动穿设过固定板,固定板上设置有两组所述活动组,两组活动组的相对侧与垂球柱的相对侧相连接;

4、所述活动组包括第一活动杆、第二活动杆、第一弹性件以及卡合块,所述垂球柱的上端设置有活动槽,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活动槽的内侧底壁,第一弹性件远离活动槽的一端与所述卡合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杆的一侧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第一活动杆的一侧活动延伸至第二活动杆的内部,第二活动杆的内侧底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远离第二活动杆的内侧底壁的一端与第一活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活动杆远离第二弹性件的一端活动延伸至卡合块相对于第一弹性件一侧设置的安装槽内。

5、优选的,所述第一弹性件为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与所述垂球柱上设置的活动槽内,第一弹簧远离活动槽的一端与所述卡合块的一侧固定连接。

6、优选的,所述第二弹性件为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活动杆的内侧底壁固定连接,第二弹簧远离第二活动杆的内侧底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7、优选的,所述垂球柱底部安装有全站仪。

8、优选的,所述上放置箱以及所述下放置箱的相对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块以及第二安装块,两块所述第一安装块与两块所述第二安装块之间通过螺栓相连接。

9、优选的,所述上放置箱上设置有两块相对的安装板。

10、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新型点下对中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1、通过将垂球柱上的卡合块向垂球柱的内部按压,随后将垂球柱的上端穿设过固定板,当垂球柱的上端穿设过固定板时,由于卡合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性件,则通过第一弹性件的弹力使得卡合块弹出,使得实现通过卡合块将垂球柱与固定板之间固定,通过按压第一活动柱像第二活动柱的内部运动,当卡合块完全通过固定板时,通过第一活动柱一侧设置的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远离第一活动柱的一端与第二活动柱的内侧底壁固定连接,使得通过第二弹性件的弹力将第一活动柱弹出,使得第一活动柱进入到卡合块一侧设置的安装槽内,使得实现垂球柱与固定板进一步固定,该装置结构简单,只需通过将垂球柱通过固定柱,通过卡合块即可实现将垂球柱固定于上放置箱的内侧上壁,操作建议,较传统的需要螺栓固定,更加方便快捷,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及安装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点下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放置箱(1)以及下放置箱(2),所述上放置箱(1)的内部设置有垂球柱(7),所述垂球柱(7)通过连接组件与所述上放置箱(1)的内侧上壁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点下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为第一弹簧(12),所述第一弹簧(12)的一端固定连接与所述垂球柱(7)上设置的活动槽内,第一弹簧(12)远离活动槽的一端与所述卡合块(11)的一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点下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件为第二弹簧(13),所述第二弹簧(1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活动杆(10)的内侧底壁固定连接,第二弹簧(13)远离第二活动杆(10)的内侧底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活动杆(9)的一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点下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球柱(7)底部安装有全站仪(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点下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放置箱(1)以及所述下放置箱(2)的相对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安装块(4)以及第二安装块(5),两块所述第一安装块(4)与两块所述第二安装块(5)之间通过螺栓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点下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放置箱(1)上设置有两块相对的安装板(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点下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放置箱(1)以及下放置箱(2),所述上放置箱(1)的内部设置有垂球柱(7),所述垂球柱(7)通过连接组件与所述上放置箱(1)的内侧上壁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点下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为第一弹簧(12),所述第一弹簧(12)的一端固定连接与所述垂球柱(7)上设置的活动槽内,第一弹簧(12)远离活动槽的一端与所述卡合块(11)的一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点下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件为第二弹簧(13),所述第二弹簧(1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活动杆(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少华王海铭杜君男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钱新生态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