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用烹饪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3716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36
本技术涉及一种两用烹饪容器,包括容器本体,容器本体上设有用于放置食物的容纳腔,容纳腔下部设有具有密封状态和连通状态的回流通道,回流通道上设有能够封堵回流通道或连通回流通道的密封塞,以使回流通道在密封状态和连通状态之间切换,回流通道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设置在容纳腔的底部,出水口的高度高于进水口。本技术有效集去油脂与蒸煮功能于一体,通过回流通道密封状态和连通状态切换,既具有蒸煮食物的功能,又具有去除食物中的油脂的功能,避免人体摄入过多油脂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与现有技术相比,无需再借助其他去油脂类器具去油脂,使用方便,且节约了去油脂类器具所占据的厨房空间,对于狭小的厨房非常友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家用厨具,尤其是涉及一种两用烹饪容器


技术介绍

1、现有的诸如电饭锅等烹饪器具通常都配备有蒸架,用于蒸煮食物,但是现有的蒸架功能单一,当蒸煮油性食物时,无法在蒸煮过程中去除食物中的油脂,使食物中带有大量的油脂,过多摄入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如果要去除油脂还需要借助其他去油脂类器具完成,使用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蒸架在蒸煮时无法去除食物中油脂的不足,提供一种两用烹饪容器,通过回流通道密封状态和连通状态切换,既具有蒸煮食物的功能,又具有去除食物中的油脂的功能。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两用烹饪容器,包括容器本体,所述容器本体上设有用于放置食物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下部设有具有密封状态和连通状态的回流通道,所述回流通道上设有能够封堵所述回流通道或连通所述回流通道的密封塞,以使所述回流通道在密封状态和连通状态之间切换,所述回流通道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设置在所述容纳腔的底部,所述出水口的高度高于所述进水口。

4、上述技术方案中,当密封塞封堵回流通道时,回流通道处于密封状态,此时可以对放入容纳腔的食物进行蒸煮,当蒸煮油性食物需要去除油脂时,使回流通道处于连通状态,蒸煮过程中,随着容纳腔内汤汁逐渐增多,当汤汁的深度高于出水口的高度时,汤汁可以通过回流通道回流至锅内供人食用,由于回流通道出水口的高度高于进水口,使得容纳腔底部始终留有一定深度的液体,由于进水口设置在容纳腔的底部,底部的液体会先被排出,又由于油脂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油脂浮在汤汁的上层并留在了容纳腔内,容纳腔外的汤汁含油量减少,食用含油量较少的汤汁可以避免人体摄入过多油脂而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本技术中容器本体有效集去油脂与蒸煮功能于一体,与现有技术相比,不需要再借助其他去油脂类器具去油脂,简化了操作步骤,使用方便,且节约了去油脂类器具所占据的厨房空间,对于狭小的厨房非常友好。

5、作为优选,所述容器本体的中间位置设有中心腔体,所述中心腔体的外周上设有多个容纳腔,所述多个容纳腔下部的回流通道的出水口均与中心腔体连通,所述密封塞与回流通道一一对应设置,所述中心腔体的底部设有连通孔、密封支撑件和压紧组件,所述密封塞安装在所述密封支撑件上,所述压紧组件与容器本体可调节连接,以通过所述压紧组件将密封支撑件上的密封塞压紧并贴合在对应的出水口上,或者通过所述压紧组件使所述密封支撑件上的密封塞脱离对应的出水口。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容纳腔可以用作不同食物的制作空间,以使多种食物可以同时制作,烹饪时不易串味,保持食物原汁原味;设置中心腔体用于安装密封支撑件,密封塞安装在密封支撑件上,多个容纳腔下部回流通道均与中心腔体连通,每个回流通道对应设置有密封塞,且由于密封塞安装在密封支撑件上,当驱动压紧组件带动密封支撑件动作时可以同步带动密封塞动作,以使多个密封塞同时压紧或打开出水口,实现回流通道密封和回流两个功能的转换。

7、作为优选,所述压紧组件包括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件的一端与密封支撑件连接,所述第一紧固件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连通孔并与所述第二紧固件连接,所述容器本体的底部设有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二紧固件上设有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紧固件可相对容器本体转动,以使所述第二支撑件抵接在所述第一支撑件上,并使密封塞压紧并贴合在对应的出水口上,或者使所述第二支撑件脱离所述第一支撑件,并使所述密封塞脱离对应的出水口。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装好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使密封塞与出水口对准,转动第二紧固件,当第二紧固件上的第二支撑件与容器本体底部的第一支撑件相互靠近并抵紧时,压紧组件带动密封支撑件压紧密封塞,使密封塞密封出水口,继续转动或反向转动第二紧固件,第二紧固件上的第二支撑件与容器本体底部的第一支撑件相互远离并错开,以使压紧组件可以轴向移动一定距离,从而打开出水口,上述出水口打开和关闭过程中,第二紧固件转动角度小于360度,打开和关闭操作更加便捷。

9、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紧固件与所述第一紧固件通过螺钉可拆连接;或者,所述第二紧固件与所述第一紧固件通过卡接结构可拆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可拆安装,当烹饪完成时,拆装方便,便于将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拆下清洗,且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使用时不需要拆卸,只需转动一定角度即可,操作便捷,优选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采用螺钉连接或通过卡接结构连接,连接可靠,便于安装和拆卸。

11、作为优选,所述压紧组件包括第三紧固件,所述第三紧固件与密封支撑件通过螺纹可拆连接,所述容器本体的底部设有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三紧固件上设有第三支撑件,所述第三紧固件可相对容器本体转动,以使所述第三支撑件抵接在所述第一支撑件上,并使密封塞压紧并贴合在对应的出水口上,或者使所述第三支撑件脱离所述第一支撑件,并使所述密封塞脱离对应的出水口。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装好第三紧固件和密封支撑件使密封塞与出水口对准,转动第三紧固件,使第三支撑件沿着第一支撑件移动逐渐靠近并抵紧,以使密封塞封堵在出水口上,继续转动或反向转动第三紧固件,当第三紧固件上的第三支撑件与容器本体底部的第一支撑件相互远离并错开时,以使压紧组件可以轴向移动一定距离,从而打开出水口,当烹饪完成时,密封支撑件和第三紧固件可拆下清洗,拆装方便。

13、作为优选,所述密封塞为弹性件,所述密封塞塞紧在进水口上或脱离进水口;或,所述密封塞塞紧在出水口上或脱离出水口。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塞采用弹性件,当密封塞与进水口或出水口配合时相互挤压,能较好地适应挤压变形,密封性能好。

15、作为优选,所述密封塞为弹性件,所述容纳腔的底部设有连接管,所述密封塞套设在所述连接管外侧,所述密封塞套设在所述连接管之间形成所述回流通道,所述回流通道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管上的第一过液通道和第二过液通道,所述密封塞上设有用于隔断第一过液通道和第二过液通道的隔断部。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密封塞上设置隔断部,通过隔断部隔断第一过液通道与第二过液通道的流通,因此当密封塞不同角度安装时可实现回流通道上第一过液通道和第二过液通道的开关转换,密封塞套设在连接管外侧,连接管外侧与密封塞之间形成回流通道,由于回流通道出水口高于进水口,因此回流通道呈倒u形,容纳腔内的汤汁可以通过虹吸原理经回流通道回流至锅内。

17、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管上设有连接孔,所述密封塞上设有与连接孔适配的连接部,所述隔断部设置在连接部上,所述连接部与连接孔连接,以使所述密封塞可拆连接在连接管上,所述连接孔和所述连接部具有第一连接状态和第二连接状态,所述连接孔和所述连接部处于第一连接状态时,所述隔断部靠近并隔断第一过液通道和第二过液通道,所述连接孔和所述连接部处于第二连接状态时,所述隔断部远离第一过液通道和第二过液通道,以使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两用烹饪容器,包括容器本体,所述容器本体上设有用于放置食物的容纳腔,其特征是,所述容纳腔下部设有具有密封状态和连通状态的回流通道,所述回流通道上设有能够封堵所述回流通道或连通所述回流通道的密封塞,以使所述回流通道在密封状态和连通状态之间切换,所述回流通道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设置在所述容纳腔的底部,所述出水口的高度高于所述进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用烹饪容器,其特征是,所述容器本体的中间位置设有中心腔体,所述中心腔体的外周上设有多个容纳腔,所述多个容纳腔下部的回流通道的出水口均与中心腔体连通,所述密封塞与回流通道一一对应设置,所述中心腔体的底部设有连通孔、密封支撑件和压紧组件,所述密封塞安装在所述密封支撑件上,所述压紧组件与容器本体可调节连接,以通过所述压紧组件将密封支撑件上的密封塞压紧并贴合在对应的出水口上,或者通过所述压紧组件使所述密封支撑件上的密封塞脱离对应的出水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两用烹饪容器,其特征是,所述压紧组件包括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件的一端与密封支撑件连接,所述第一紧固件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连通孔并与所述第二紧固件连接,所述容器本体的底部设有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二紧固件上设有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紧固件可相对容器本体转动,以使所述第二支撑件抵接在所述第一支撑件上,并使密封塞压紧并贴合在对应的出水口上,或者使所述第二支撑件脱离所述第一支撑件,并使所述密封塞脱离对应的出水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两用烹饪容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二紧固件与所述第一紧固件通过螺钉可拆连接;或者,所述第二紧固件与所述第一紧固件通过卡接结构可拆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两用烹饪容器,其特征是,所述压紧组件包括第三紧固件,所述第三紧固件与密封支撑件通过螺纹可拆连接,所述容器本体的底部设有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三紧固件上设有第三支撑件,所述第三紧固件可相对容器本体转动,以使所述第三支撑件抵接在所述第一支撑件上,并使密封塞压紧并贴合在对应的出水口上,或者使所述第三支撑件脱离所述第一支撑件,并使所述密封塞脱离对应的出水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用烹饪容器,其特征是,所述密封塞为弹性件,所述密封塞塞紧在进水口上或脱离进水口;或,所述密封塞塞紧在出水口上或脱离出水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用烹饪容器,其特征是,所述密封塞为弹性件,所述容纳腔的底部设有连接管,所述密封塞套设在所述连接管外侧,所述密封塞套设在所述连接管之间形成所述回流通道,所述回流通道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管上的第一过液通道和第二过液通道,所述密封塞上设有用于隔断第一过液通道和第二过液通道的隔断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两用烹饪容器,其特征是,所述连接管上设有连接孔,所述密封塞上设有与连接孔适配的连接部,所述隔断部设置在连接部上,所述连接部与连接孔连接,以使所述密封塞可拆连接在连接管上,所述连接孔和所述连接部具有第一连接状态和第二连接状态,所述连接孔和所述连接部处于第一连接状态时,所述隔断部靠近并隔断第一过液通道和第二过液通道,所述连接孔和所述连接部处于第二连接状态时,所述隔断部远离第一过液通道和第二过液通道,以使第一过液通道和第二过液通道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两用烹饪容器,其特征是,所述容器本体上设有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所述密封塞上设有第三标识,所述第三标识对准所述第一标识时,所述隔断部靠近并隔断所述第一过液通道和第二过液通道,所述第三标识对准所述第二标识时,所述隔断部远离所述第一过液通道和第二过液通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用烹饪容器,其特征是,所述容纳腔包括去油脂腔和蒸煮腔,所述去油脂腔设置在容器本体的上端,所述蒸煮腔设置在容器本体的下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用烹饪容器,包括容器本体,所述容器本体上设有用于放置食物的容纳腔,其特征是,所述容纳腔下部设有具有密封状态和连通状态的回流通道,所述回流通道上设有能够封堵所述回流通道或连通所述回流通道的密封塞,以使所述回流通道在密封状态和连通状态之间切换,所述回流通道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设置在所述容纳腔的底部,所述出水口的高度高于所述进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用烹饪容器,其特征是,所述容器本体的中间位置设有中心腔体,所述中心腔体的外周上设有多个容纳腔,所述多个容纳腔下部的回流通道的出水口均与中心腔体连通,所述密封塞与回流通道一一对应设置,所述中心腔体的底部设有连通孔、密封支撑件和压紧组件,所述密封塞安装在所述密封支撑件上,所述压紧组件与容器本体可调节连接,以通过所述压紧组件将密封支撑件上的密封塞压紧并贴合在对应的出水口上,或者通过所述压紧组件使所述密封支撑件上的密封塞脱离对应的出水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两用烹饪容器,其特征是,所述压紧组件包括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一紧固件的一端与密封支撑件连接,所述第一紧固件的另一端穿过所述连通孔并与所述第二紧固件连接,所述容器本体的底部设有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二紧固件上设有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紧固件可相对容器本体转动,以使所述第二支撑件抵接在所述第一支撑件上,并使密封塞压紧并贴合在对应的出水口上,或者使所述第二支撑件脱离所述第一支撑件,并使所述密封塞脱离对应的出水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两用烹饪容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二紧固件与所述第一紧固件通过螺钉可拆连接;或者,所述第二紧固件与所述第一紧固件通过卡接结构可拆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两用烹饪容器,其特征是,所述压紧组件包括第三紧固件,所述第三紧固件与密封支撑件通过螺纹可拆连接,所述容器本体的底部设有第一支撑件,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宇朱光正张承宇章君广楼杭颖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家电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