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海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新型矩阵式直接交交变换拓扑的晶闸管型可控移相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3648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新型矩阵式直接交交变换拓扑的晶闸管型可控移相器,针对传统的晶闸管控制移相器电压调节不连续、调节精度低等问题,设计了新的移相变压器拓扑,在传统27个级差调节的基础上新增了可连续调节的0.5级别电压模块,使得移相器的开关可以达到‑13.5级到+13.5级之间任何电压的连续补偿,提升了利用移相变压器控制潮流的调节精度和效率,在潮流控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电子,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新型矩阵式直接交交变换拓扑的晶闸管型可控移相器电路。


技术介绍

1、相比upfc,晶闸管控制的移相器成本更低、可靠性更高、占地更少、控制更简单,因此实际应用价值较高。传统晶闸管控制型移相器拓扑包括串联变压器、并联变压器与晶闸管阀,其中并联变压器二次侧采用匝数比为1∶3∶9的绕组结构,通过控制各晶闸管阀组的导通、关断可以实现27个级差的分级调节。但是,tcpst的电压不可连续调节,这就产生了补偿电压的补偿精度问题,这可能导致潮流的控制与理想控制差距较大,造成较大的损失和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新型矩阵式直接交交变换拓扑的改进型tcpst装置,不仅实现了移相变压器的连续化调节,提高了控制精度,而且最大化的减少了移相器体积和成本的投入。在未来电力系统电压调节和潮流补偿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2、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基于新型矩阵式直接交交变换拓扑的晶闸管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新型矩阵式直接交交变换拓扑的晶闸管型可控移相器电路拓扑结构,包括串联变压器、并联变压器与调节电压选择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联变压器一次侧获得电压经调节电压选择单元选择补偿后连接到串联变压器进行补偿,其中所述并联变压器二次侧分为9∶3∶1∶0.5四种不同等级绕组,所述调节电压选择单元包括9∶3∶1∶0.5四级电压模块,且对应连接到并联变压器二次侧;

2.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新型矩阵式直接交交变换拓扑的晶闸管型可控移相器电路拓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晶闸管调相电路可以根据补偿需求确定不同级别下晶闸管调相电路输出为正、为负或者为零;所述晶闸管调相电路输出为正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新型矩阵式直接交交变换拓扑的晶闸管型可控移相器电路拓扑结构,包括串联变压器、并联变压器与调节电压选择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并联变压器一次侧获得电压经调节电压选择单元选择补偿后连接到串联变压器进行补偿,其中所述并联变压器二次侧分为9∶3∶1∶0.5四种不同等级绕组,所述调节电压选择单元包括9∶3∶1∶0.5四级电压模块,且对应连接到并联变压器二次侧;

2.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新型矩阵式直接交交变换拓扑的晶闸管型可控移相器电路拓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晶闸管调相电路可以根据补偿需求确定不同级别下晶闸管调相电路输出为正、为负或者为零;所述晶闸管调相电路输出为正时,第一组晶闸管模块和第四组晶闸管模块导通,第二组晶闸管模块和第三组晶闸管模块关断;所述晶闸管调相电路输出为负时,第二组晶闸管模块和第三组晶闸管模块导通,第一组晶闸管模块和第四组晶闸管模块关断;所述晶闸管调相电路输出为零时,可以控制第一组晶闸管模块和第三组晶闸管模块导通,第二组晶闸管模块和第四组晶闸管模块关断。

3.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新型矩阵式直接交交变换拓扑的晶闸管型可控移相器电路拓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0.5级电压模块通过所述igbt调幅电路和所述0.5级晶闸管调相电路相互配合,共同实现±0.5级间的连续级别补偿;若补偿电压等级的小数部分介于0~0.5之间,则所述0.5级别晶闸管调相电路输出为正,所述igbt调幅电路输出对应的小数幅值;若补偿电压等级的小数部分介于0.5~1之间,则所述0.5级别晶闸管调相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楚扬王新颖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