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溶胶生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3621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36
本申请涉及一种气溶胶生成设备,所述气溶胶生成设备包括壳体和雾化模组,所述雾化模组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雾化模组包括支架与雾化组件,所述雾化组件沿轴向具有两端且内部形成有用于生成气溶胶的雾化腔,所述雾化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架中的任一者设有插接凹部,另一者设有插接凸部,所述雾化组件的一端通过所述插接凹部与所述插接凸部凹凸配合以与所述支架固定,所述支架上设有与所述雾化腔连通的进气孔。本申请是将气溶胶生成设备其内具有雾化功能的零部件统一设计成雾化模组,在组装时,可以先将雾化模组组装完成,再将雾化模组装入壳体内,分步有序装配,利于自动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子烟,特别是涉及一种气溶胶生成设备


技术介绍

1、卷烟燃烧的烟雾中含有焦油等有害物质,长期吸入这些有害物质会对人体产生非常大的危害。为了克服卷烟燃烧产生有害物质,出现了烟油电子烟、加热不燃烧电子烟等低危害的卷烟替代品。

2、然而,传统的电子烟内部零部件繁多且缺少模块化设计,存在组装不便及效率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气溶胶生成设备。

2、一种气溶胶生成设备,其包括:

3、壳体;

4、雾化模组,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雾化模组包括支架与雾化组件,所述雾化组件沿轴向具有两端且内部形成有用于生成气溶胶的雾化腔,所述雾化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支架中的任一者设有插接凹部,另一者设有插接凸部,所述雾化组件的一端通过所述插接凹部与所述插接凸部凹凸配合以与所述支架固定,所述支架上设有与所述雾化腔连通的进气孔。

5、上述气溶胶生成设备,其雾化模组包括支架和具有雾化腔的雾化组件,外界气体可以进入雾化腔而后裹挟雾化腔内生成的气溶胶从出气端流出以供用户抽吸。由于雾化组件与支架中的任一者设有插接凹部,另一者设有插接凸部,装配雾化模组时仅需将插接凸部插入插接凹部内,便可实现雾化组件与支架的快速配接,即实现雾化模组的快速组装,而后再将组装好的雾化模组装入壳体即可。换言之,本申请是将气溶胶生成设备其内具有雾化功能的零部件统一设计成雾化模组,在组装时,可以先将雾化模组组装完成,再将雾化模组装入壳体内,分步有序装配,利于自动化生产。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组件包括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和雾化管,所述雾化管内部形成有所述雾化腔,所述雾化腔具有进气端和出气端,所述第一密封件嵌设于所述出气端且所述第一密封件上开设有与所述雾化腔连通的第一气孔,所述第二密封件嵌设于所述进气端且所述第二密封件上开设有与所述雾化腔连通的第二气孔,所述进气端通过所述第二气孔与所述进气孔连通,所述第二密封件背向所述雾化管的一侧设有所述插接凹部,所述支架上设有所述插接凸部。组装雾化模组时,可以将完成雾化组件的组装,即将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嵌设于雾化管的两端,而后在将组装好的雾化组件的第二密封件的插接凹部与支架上的插接凸部插接,实现雾化模组的组装。组装好雾化模组后便可以将其装入壳体内。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管包括内管、外管及用于存储雾化介质的储料件,所述储料件内部中空形成通孔,所述内管插设于所述通孔内且形成所述雾化腔,所述外管套设于所述储料件的外侧周面,所述第一密封件嵌设于所述外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密封件嵌设于所述外管的第二端。组装雾化组件时,可以先将内管、储料件装入外管内,即将储料件、外管沿内管的径向由内向外依次套设,而后再于外管的两端装上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以雾化介质是烟油时为例,密封于外管两端的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可以起到密封作用,防止储料件内的雾化介质泄漏。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组件还包括吸料件,所述第一密封件背向所述雾化管的一侧环绕所述第一气孔设有容纳槽,所述吸料件设于所述容纳槽内。在使用过程中,雾化腔内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冷凝液,如气溶胶冷凝后产生的水珠或烟油颗粒等,则吸料件可以及时吸收冷凝液,防止其在气溶胶生成设备内扩散而影响气溶胶生成设备的正常工作。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管的一端插设于所述储料件的通孔,所述内管的另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二气孔。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件的外侧周面凸设有第一限位筋,所述第一密封件通过所述第一限位筋与所述外管的内管面过盈配合。这样的设置可以提高第一密封件与外管的连接可靠性,并提升对储料件内的雾化介质的密封效果。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密封件的外侧周面凸设有第二限位筋,所述第二密封件通过所述第二限位筋与所述外管的内管面过盈配合。这样的设置可以提高第二密封件与外管的连接可靠性,并提升对储料件内的雾化介质的密封效果。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管包括第一内管及与所述第一内管插接配合的第二内管。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组件还包括导料件,所述导料件穿设于所述内管,所述导料件的一端嵌入所述储料件内,所述导料件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内管,所述导料件用于将所述储料件内的雾化介质传导至所述内管内。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内管内的加热件,所述加热件用于加热雾化介质以生成气溶胶。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组件还包括导料件,所述内管包括第一内管及与所述第一内管插接配合的第二内管,所述第二内管的管壁于靠近所述第一内管的一端开设有卡槽,所述导料件设于所述第二内管内,所述导料件呈中空柱体状且外侧周面上设有卡位凸起,所述卡位凸起从所述卡槽伸出且被抵接于所述第一内管与所述第二内管的卡槽之间。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模组还包括柔性固定件与供电件,所述供电件与所述雾化管并列设置且通过所述柔性固定件与所述雾化管固定。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固定件为绑带,所述绑带缠绕于所述供电件与所述雾化管的外表面以实现所述供电件与所述雾化管的固定。例如,在雾化管的两端装上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并将第二密封件的插接凹部与支架上的插接凸部插接后,可以再将供电件以绑带缠绕固定在雾化管的外表面上。其中,绑带可以是指耐高温的胶布等带状物。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沿厚度方向开设有所述进气孔,所述支架沿厚度方向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设有所述插接凸部,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进气孔共同围合形成进气道通,所述进气通道通过所述第二气孔对所述雾化腔进气。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模组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表面的封盖及传感元件,所述封盖上开设有感应孔,所述感应孔通过所述设于支架内的感应通道与所述雾化腔的进气端连通,在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上,至少部分所述感应通道高于所述进气端;所述传感元件嵌设于所述感应孔内,所述传感元件用于在检测到所述进气端的气流出现变化时驱使所述雾化组件开始工作。用户抽吸时,雾化腔的进气端附近的气流流动,即气流产生变化,即感应通道靠近进气端的一端出现负压,感应通道另一端的传感元件可以检测到这种气流变化而控制气溶胶生成设备开始工作。工作过程中,雾化腔内可能会产生冷凝液,可以理解的,当该气溶胶生成设备沿高度方向竖直放置或被用户大致沿高度方向握持时,雾化腔的冷凝液等密度较高的物质在重力作用下易流向下方的进气端,在另一种可能的使用场景中,用户可能会在抽吸过程中从出气端往雾化腔内倒吹气,则雾化腔的冷凝液等物质也易流向下方的进气端。而本申请中至少部分感应通道高于雾化腔的进气端,这意味从雾化腔的进气端流出的冷凝液等物质无法直接流过感应通道而触碰到传感元件。换言之,冷凝液等无法克服重力翻过高于雾化腔的进气端的一段感应通道,则冷凝液等无法从感应通道的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溶胶生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包括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和雾化管,所述雾化管内部形成有所述雾化腔,所述雾化腔具有进气端和出气端,所述第一密封件嵌设于所述出气端且所述第一密封件上开设有与所述雾化腔连通的第一气孔,所述第二密封件嵌设于所述进气端且所述第二密封件上开设有与所述雾化腔连通的第二气孔,所述进气端通过所述第二气孔与所述进气孔连通,所述第二密封件背向所述雾化管的一侧设有所述插接凹部,所述支架上设有所述插接凸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管包括内管、外管及用于存储雾化介质的储料件,所述储料件内部中空形成通孔,所述内管插设于所述通孔内且形成所述雾化腔,所述外管套设于所述储料件的外侧周面,所述第一密封件嵌设于所述外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密封件嵌设于所述外管的第二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还包括导料件,所述内管包括第一内管及与所述第一内管插接配合的第二内管,所述第二内管的管壁于靠近所述第一内管的一端开设有卡槽,所述导料件设于所述第二内管内,所述导料件呈中空柱体状且外侧周面上设有卡位凸起,所述卡位凸起从所述卡槽伸出且被抵接于所述第一内管与所述第二内管的卡槽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还包括吸料件,所述第一密封件背向所述雾化管的一侧环绕所述第一气孔设有容纳槽,所述吸料件设于所述容纳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模组还包括柔性固定件与供电件,所述供电件与所述雾化管并列设置且通过所述柔性固定件与所述雾化管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固定件为绑带,所述绑带缠绕于所述供电件与所述雾化管的外表面以实现所述供电件与所述雾化管的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沿厚度方向开设有所述进气孔,所述支架沿厚度方向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设有所述插接凸部,所述第一密封件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进气孔共同围合形成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通过所述第二气孔对所述雾化腔进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模组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表面的封盖及传感元件,所述封盖上开设有感应孔,所述感应孔通过设于支架内的感应通道与所述雾化腔的进气端连通,在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上,至少部分所述感应通道高于所述进气端;所述传感元件嵌设于所述感应孔内,所述传感元件用于在检测到所述进气端的气流出现变化时驱使所述雾化组件开始工作。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具有吸嘴的顶盖、套管及底盖,所述底盖用于承接所述雾化模组,所述套管套设于所述雾化模组的外侧,所述顶盖与所述底盖分别从所述套管的两端配接以形成用于容纳所述雾化模组的空腔,所述吸嘴与所述雾化腔连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溶胶生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包括第一密封件、第二密封件和雾化管,所述雾化管内部形成有所述雾化腔,所述雾化腔具有进气端和出气端,所述第一密封件嵌设于所述出气端且所述第一密封件上开设有与所述雾化腔连通的第一气孔,所述第二密封件嵌设于所述进气端且所述第二密封件上开设有与所述雾化腔连通的第二气孔,所述进气端通过所述第二气孔与所述进气孔连通,所述第二密封件背向所述雾化管的一侧设有所述插接凹部,所述支架上设有所述插接凸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管包括内管、外管及用于存储雾化介质的储料件,所述储料件内部中空形成通孔,所述内管插设于所述通孔内且形成所述雾化腔,所述外管套设于所述储料件的外侧周面,所述第一密封件嵌设于所述外管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密封件嵌设于所述外管的第二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技术特征中的至少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还包括导料件,所述内管包括第一内管及与所述第一内管插接配合的第二内管,所述第二内管的管壁于靠近所述第一内管的一端开设有卡槽,所述导料件设于所述第二内管内,所述导料件呈中空柱体状且外侧周面上设有卡位凸起,所述卡位凸起从所述卡槽伸出且被抵接于所述第一内管与所述第二内管的卡槽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溶胶生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还包括吸料件,所述第一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良付尧
申请(专利权)人:爱奇迹香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