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锦娟专利>正文

一种胃管固定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3478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推出一次性胃管固定带,由固定带和套装在固定带上的小环组成,所述固定带的中间部分的宽度比正常宽度窄,并且在中间部分的纵向中央设置有一切口,所述小环套装在中间部分。本固定带固定过程中,固定牢固,患者面部直观不到胶布,保持了患者面部的整洁,且固定带为半透明,固定美观,固定带在固定过程中连接处无一处打结处,连接处平整,病人感觉舒适;临床中经常因病情需要,同时置胃管、鼻肠管及鼻氧管,此固定带应用广泛,既可单独固定胃管、鼻肠管、鼻氧管,又可同时固定胃管、鼻肠管、鼻氧管,只需增加小环即可固定多根管。使用中可随时清洁,用湿棉签或毛巾擦拭固定带即可,固定中不需更换固定带,一人一带,避免交叉感染。(*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辅助绑定带,具体的说是在对病人进行插鼻胃管的后并 妥善固定一种固定带。
技术介绍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置胃管并保留行鼻饲或胃肠减压术,是常规性护理技术操作, 如何牢固地固定胃管,是广大护士普遍关心的问题。传统的固定方法是确认胃管在胃内后, 用一条胶布在胃管靠近鼻孔处交叉固定于鼻翼旁,另一条胶布将胃管固定于患者面颊部。 传统固定方法的缺点所在,胶布与鼻胃管、面部皮肤的接触面积较小,同时由于胃管较粗 硬,体外部分较长,因重力作用及病人辗转活动有自行脱出的倾向,再由于病人鼻部皮脂腺 的分泌、面颊部出汗,固定的胶布很容易脱落,使胶布失去粘贴作用很容易导致胃管滑出, 鼻翼两侧及面颊部的胶布痕迹又很难去除,刺激皮肤而且影响美观,给患者造成诸多不适 并增加护理人员工作量。为此,我用一次性肠外营养输液袋材料(主要成分无毒的单纯高 分子聚合物),自行研制了“一次性胃管固定带”,附加“胃管挂带”,应用于临床,在我院临床 使用近80余例,固定效率100%。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胃管固定带,解决上述常用的胃管固定方式的问 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次性胃管固定带,由固定带和套装在固定带上的小环组成,所述固定带的中间 5-7cm部分的宽度比带体其它部分宽度窄,具体的说固定带中间5-7cm部分的宽度为固定 带主体宽度的一半,并且在中间部分的纵向中央设置有一切口,所述小环套装在中间部 分;固定带的两端分别开有固定小孔和小卡口。所述小环的数目为2-5个,根据病人的情况 采用具体的数目。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采用新的固定方法避免了传统固定法的固定不牢固、不美观的缺点。2) 一次性肠外营养输液袋,且材料主要成分为无毒的单纯高分子聚合物,已广泛 应用于临床,取材方便,制作简单;固定效果可靠,无一例脱出;无不适反应。3)固定过程中患者面部直观不到胶布,保持了患者面部的整洁,且固定带为半透 明,固定美观,固定带在固定过程中连接处无一处打结处,连接处平整,病人感觉舒适;4)临床中经常因病情需要,同时置胃管、鼻肠管及鼻氧管,此固定带应用广泛,既 可单独固定胃管、鼻肠管、鼻氧管,又可同时固定胃管、鼻肠管、鼻氧管,只需增加“小环”即 可固定多根管。5)使用中可随时清洁,用湿棉签或毛巾擦拭固定带即可,固定中不需更换固定带, 一人一带,避免交叉感染。3该固定带在我科临床投入使用后,获得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的普遍好评,应用量 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有批量生产的价值。附图说明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胃管固定带的结构图;图2是胃管固定带配合胃管挂带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3是与胃管固定带一起使用的胃管挂带的结构图。图中1、固定小孔2、小环3、固定带4、小卡口 5、小环6、胃管挂带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一种胃管固定带,由固定带3和套装在固定带上的小环2组成,所 述固定带3的中间部分的宽度比固定带主体宽度窄,具体的说固定带中间5-7cm部分的宽 度为固定带主体宽度的一半,并且在中间部分的纵向中央设置有一切口,所述小环2套装 在中间部分;固定带的两端分别开有固定小孔1和小卡口 4。置胃管前,先把胃管挂带6 —端固定在胃管固定带3合适位置,另一端固定在胃管 合适位置,再用胃管固定带3测量下病人头围(自一侧鼻孔到后枕部,再自后枕部到另一侧 鼻孔的间距),根据“头围”大小把固定带接头处固定好,并用布胶布加固固定带3接头处。 把胃管末端自固定带的纵形口穿过,常规置胃管并判断成功固定适当深度后,把固定带移 至胃管近鼻孔处,然后把固定带中间段两端拉紧,同时把两个小环2向胃管推进,因固定带 有一定的弹性,弹性回缩使胃管牢固的被固定在两个小环2之间,松紧以胃管不受压迫为 宜。最后把固定带经耳廓上方套于头部,接头处置于枕后部位。然后在两侧耳后,分别用一 长6cm宽、Icm的布胶布固定,胶布的1/3端固定在耳廓上的固定带上,2/3固定在耳廓后, 使固定带不至于在头部移动。把“挂带”的两“小环”分别向两端收紧,便可妥善固定胃管 了。权利要求一种胃管固定带,由固定带和套装在固定带上的小环组成,所述固定带的中间部分的宽度比带体其它部分宽度窄,并且在中间部分的纵向中央设置有一切口,所述小环套装在中间部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胃管固定带,其特征在于,固定带中间部分的宽度为固 定带主体宽度的一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胃管固定带,其特征在于,固定带的两端分别开有固定 小孔和小卡口。专利摘要本技术推出一次性胃管固定带,由固定带和套装在固定带上的小环组成,所述固定带的中间部分的宽度比正常宽度窄,并且在中间部分的纵向中央设置有一切口,所述小环套装在中间部分。本固定带固定过程中,固定牢固,患者面部直观不到胶布,保持了患者面部的整洁,且固定带为半透明,固定美观,固定带在固定过程中连接处无一处打结处,连接处平整,病人感觉舒适;临床中经常因病情需要,同时置胃管、鼻肠管及鼻氧管,此固定带应用广泛,既可单独固定胃管、鼻肠管、鼻氧管,又可同时固定胃管、鼻肠管、鼻氧管,只需增加小环即可固定多根管。使用中可随时清洁,用湿棉签或毛巾擦拭固定带即可,固定中不需更换固定带,一人一带,避免交叉感染。文档编号A61M1/00GK201719672SQ20102020256公开日2011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26日专利技术者李锦娟 申请人:李锦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胃管固定带,由固定带和套装在固定带上的小环组成,所述固定带的中间部分的宽度比带体其它部分宽度窄,并且在中间部分的纵向中央设置有一切口,所述小环套装在中间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锦娟
申请(专利权)人:李锦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