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3153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33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该电池包括壳体、盖板和连接片;连接片搭接于壳体的外侧,连接片与壳体形成沿壳体的轴向彼此面对的第一接触面,连接片与壳体于第一接触面焊接;盖板盖设于连接片背离于壳体的一侧,盖板与壳体形成沿壳体的径向彼此面对的第二接触面,盖板与壳体于第二接触面焊接。该电池,连接片通常比壳体薄,更容易实现穿透焊,且二者的焊接位置位于壳体外侧,因此便于对焊接质量进行检测。盖板与形成彼此面对的第二接触面,从而将盖板和壳体在第二接触面处进行拼接焊,相较于穿透焊所需的激光能量显著减小,有利于节能,并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池,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


技术介绍

1、目前的圆柱电池,需要将连接片和盖板相对于壳体进行焊接。如图1所示,连接片焊接在壳体的内部,因而难于对连接片和壳体之间的焊接质量进行检测。

2、此外,盖板需要焊接在壳体的外部,激光需要穿透壳体达到壳体与盖板叠置贴合的接触面,需要较高能量的激光才能穿透,导致焊接成本较高,经济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连接片与壳体的焊接性能难于有效检测,盖板与壳体焊接所需激光能量较高的技术问题。

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壳体、盖板和连接片;

3、所述连接片搭接于所述壳体的端面的外侧,所述连接片与所述壳体形成沿所述壳体的轴向彼此面对的第一接触面,所述连接片与所述壳体于所述第一接触面焊接;

4、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连接片背离于所述壳体的一侧,所述盖板的周向侧壁与所述壳体形成沿所述壳体的径向彼此面对的第二接触面,所述盖板与所述壳体于所述第二接触面焊接。

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外侧设置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包括底部以及与所述底部连接的侧部;

6、所述连接片搭接于所述底部,所述连接片与所述底部于所述第一接触面焊接;

7、所述盖板搭接于所述连接片,所述盖板的周向边沿背向所述连接片折弯成翻边部,所述翻边部与所述侧部于所述第二接触面焊接。

8、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侧部背向所述底部向外倾斜;

9、和/或,所述翻边部由靠近所述连接片的一端向远离所述连接片的一端向外倾斜。

10、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电池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极组;

11、所述壳体的端面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连接片设置有加强压筋,所述加强压筋穿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极组相焊接。

12、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盖板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定位凸部,所述定位凸部朝向所述连接片凸起;

13、所述连接片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定位凸部与所述第二通孔相适配地连接。

14、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加强压筋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加强压筋与多个所述第一通孔一一对应地插接。

15、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加强压筋沿所述连接片的周向环绕所述第二通孔间隔排布;

16、和/或,多个所述第一通孔沿所述壳体的周向环绕所述底部的中心位置间隔排布。

17、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在所述壳体的周向的孔壁连通有的定位豁槽;

18、所述加强压筋在所述连接片的周向的一侧连接有定位压筋;

19、所述定位压筋与所述定位豁槽相适配地连接。

20、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加强压筋和所述第一通孔均呈扇形;

21、和/或,所述加强压筋在所述连接片的周向的两侧均连接有定位压筋,所述第一通孔在所述壳体的周向的两侧均连通有定位豁槽。

22、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片与所述壳体于所述第一接触面的外圈边沿相焊接。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24、本申请提供的电池包括壳体、盖板和连接片,连接片与壳体的端面的外侧形成第一接触面,连接片与壳体于第一接触面焊接,由于连接片通常比壳体薄,所以更容易实现穿透焊,且二者的焊接位置位于壳体外侧,因此便于对焊接质量进行检测。

25、盖板的周向侧壁与壳体形成沿壳体的径向彼此面对的第二接触面,盖板与壳体于第二接触面焊接,从而能够将盖板和壳体在第二接触面处进行拼接焊,相较于穿透焊所需的激光能量显著减小,有利于节能,并降低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盖板和连接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外侧设置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包括底部以及与所述底部连接的侧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背向所述底部向外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极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定位凸部,所述定位凸部朝向所述连接片凸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加强压筋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所述加强压筋与多个所述第一通孔一一对应地插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加强压筋沿所述连接片的周向环绕所述第二通孔间隔排布;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在所述壳体的周向的孔壁连通有的定位豁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压筋和所述第一通孔均呈扇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与所述壳体于所述第一接触面的外圈边沿相焊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盖板和连接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外侧设置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包括底部以及与所述底部连接的侧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背向所述底部向外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极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定位凸部,所述定位凸部朝向所述连接片凸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跃李俭马永贵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