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拆卸钢-混凝土模块结构及其装配式建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30966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33
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拆卸钢‑混凝土模块结构,包括:钢柱、连接于所述钢柱底部之间的底梁、连接于所述钢柱顶部之间的顶梁,以及混凝土顶板;所述钢‑混凝土模块结构之间为可拆卸连接。还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包括前述钢‑混凝土模块结构;或者,包括核心筒和前述可拆卸钢‑混凝土模块结构;或者包括钢框架/钢斜撑和前述可拆卸钢‑混凝土模块结构。可拆卸钢‑混凝土模块结构具有钢结构模块连接方便、施工速度快、模块重量轻等优点,也具有混凝土模块造价低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结构,尤其是涉及可拆卸钢-混凝土模块结构及其装配式建筑


技术介绍

1、现装配式建筑因其建设周期短,环境影响小,已成为实现绿色建筑及工业化的重要方向。其中模块化建筑是装配率最高、工业化程度最高的装配式建筑。

2、目前模块化建筑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钢结构模块化建筑,一种是混凝土模块化建筑。其中钢结构模块化建筑具有连接方便,施工速度快等优点,但也存在用钢量偏大、结构造价高等不足。并且,此类建筑抗侧刚度低,舒适度差。混凝土模块化建筑结构相对钢结构更便宜,但存在模块整体重量重,不便于运输及吊装,且模块连接不方便等问题。

3、目前亟需一种连接方便,施工速度快,模块重量轻,造价低的模块化建筑。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钢-混凝土模块结构及其装配式建筑,至少从部分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既连接方便、施工速度快,也使得该模块结构重量轻,整体造价低。

3、(二)技术方案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5、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可拆卸钢-混凝土模块结构,包括:钢柱、连接于所述钢柱底部之间的底梁、连接于所述钢柱顶部之间的顶梁,以及混凝土顶板;

6、所述钢-混凝土模块结构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7、优选地,所述混凝土顶板于所述底梁对应处设有凹槽,以在位于上层的所述模块结构安装在位于下层的所述模块结构上时,所述位于上层的所述模块结构的底梁的上表面,不高于所述下层的所述模块结构的混凝土底板的上表面。

8、优选地,还包括,走廊板,所述走廊板悬挑于所述混凝土顶板的走廊处。

9、优选地,所述钢柱底部设有柱底端板,所述钢柱顶部设有柱顶端板;所述钢柱内部靠近所述钢柱底部和顶部分别设有隔板;所述柱底端板、柱顶端板和隔板用于所述钢柱竖直方向上的可拆卸连接。

10、优选地,还包括:设置于钢柱底部或顶部、用于连接竖向相邻和/或水平相邻的所述模块结构的第一连接组件;设置于混凝土顶板、用于连接水平相邻的所述模块结构的第二连接组件;以及设置于柱顶、用于抗连续倒塌的第三连接组件。

11、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板,抗剪锥、第一螺杆以及第一螺母;

12、所述抗剪锥上下对称设置于第一连接板上,抗剪锥数量与待连接的钢柱数量相同,

13、所述连接竖向相邻的所述模块结构时,所述第一螺杆从下往上依次穿过下层模块结构的钢柱的隔板、柱顶端板、抗剪锥、第一连接板、抗剪锥、上层模块结构的钢柱的柱底端板、隔板;第一螺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螺母在隔板处连接。

14、优选地,所述第一螺母与所述隔板之间设置有垫片。

15、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二连接板,第二螺杆和第二螺母;

16、所述第二螺杆预埋在所述混凝土顶板上;所述第二连接板盖设于水平相邻的混凝土顶板,并套接于所述预埋于水平相邻的混凝土顶板的第二螺杆上;所述第二螺杆穿过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螺母连接。

17、优选地,所述第三连接组件包括:第三螺杆及第三螺母;

18、所述第三螺杆的轴线垂直于所述钢柱延伸方向地穿设于相邻钢柱,且所述第三螺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螺母螺接。

19、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包括前述钢-混凝土模块结构;或者,包括核心筒和前述可拆卸钢-混凝土模块结构;或者包括钢框架/钢斜撑和前述可拆卸钢-混凝土模块结构。

20、(三)有益效果

2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22、本技术提供的可拆卸钢-混凝土模块结构具有钢结构模块连接方便、施工速度快、模块重量轻等优点,也具有混凝土模块造价低的优点。

23、此外,本技术提供的可拆卸钢-混凝土模块结构相互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关系,可独立或者和核心筒结合,或者和钢框架、或钢斜撑结合形成装配式建筑。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拆卸钢-混凝土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柱(1)、连接于所述钢柱底部之间的底梁(2)、连接于所述钢柱(1)顶部之间的顶梁(5),以及混凝土顶板(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拆卸钢-混凝土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顶板(3)于所述底梁(2)对应处设有凹槽(4),以在位于上层的所述模块结构安装在位于下层的所述模块结构上时,所述位于上层的所述模块结构的底梁(2)的上表面,不高于所述下层的所述模块结构的混凝土底板的上表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拆卸钢-混凝土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走廊板(6),所述走廊板(6)悬挑于所述混凝土顶板(3)的走廊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拆卸钢-混凝土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柱(1)底部设有柱底端板(12),所述钢柱(1)顶部设有柱顶端板(13);所述钢柱(1)内部靠近所述钢柱(1)底部和顶部分别设有隔板(14);所述柱底端板(12)、柱顶端板(13)和隔板(14)用于所述钢柱(1)竖直方向上的可拆卸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拆卸钢-混凝土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

<p>6.如权利要求5所述可拆卸钢-混凝土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母(63)与所述隔板(14)之间设置有垫片。

7.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拆卸钢-混凝土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

8.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拆卸钢-混凝土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

9.一种装配式建筑,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钢-混凝土模块结构;或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拆卸钢-混凝土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柱(1)、连接于所述钢柱底部之间的底梁(2)、连接于所述钢柱(1)顶部之间的顶梁(5),以及混凝土顶板(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拆卸钢-混凝土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顶板(3)于所述底梁(2)对应处设有凹槽(4),以在位于上层的所述模块结构安装在位于下层的所述模块结构上时,所述位于上层的所述模块结构的底梁(2)的上表面,不高于所述下层的所述模块结构的混凝土底板的上表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拆卸钢-混凝土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走廊板(6),所述走廊板(6)悬挑于所述混凝土顶板(3)的走廊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可拆卸钢-混凝土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王琼张振张志河廖逸安陈朝骏丁桃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海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