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出水面的多层沉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2974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顶出水面的多层沉管结构,涉及沉管隧道工程技术领域。该多层沉管结构包括至少一层使用空间层、至少一层沉管对接层和至少一层压舱置换层;其中,最高层的应用层为使用空间层,最底层的应用层为压舱置换层;中板,其设置于相邻的两个应用层之间;铺装层,其设置于最高层的使用空间层的顶面。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应用于浅水区域,并在压舱置换层中填充砂石土,使多层沉管结构稳固设置于水底,沉管对接层可用于通车,使用空间层可用于放置货物或材料,且最高层的使用空间层的顶面露出水面,并且在其顶面设置有铺装层,该层可用于通车或进行建筑的搭建,从而该多层沉管结构可提高沉管结构的应用多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沉管隧道工程,特别涉及一种顶出水面的多层沉管结构


技术介绍

1、沉管隧道是将隧道管段分段预制,每段两端设置止水带,然后浮运至隧道轴线处,沉放在预先挖好的地槽(基槽)内,完成管段间的水下连接,回填基槽保护沉管,铺设隧道内部设施,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水下通道。

2、目前国内沉管隧道主要应用于交通类隧道,这些沉管无一例外均建设在水下,且干舷高度要求较高,应对复杂天气、水文等条件相对较差,随着沉管管节预制、浮运、沉放、对接工艺的进步和建设成本的降低,沉管类水工结构将会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视野。但对于沉管的应用过于单一,如此庞大的工程只用于沉管隧道内部进行通车。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如何提高沉管结构的应用多样性。

2、为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顶出水面的多层沉管结构,其包括若干个沉管节,其中,沉管节包括:

3、至少三层应用层,其包括至少一层使用空间层、至少一层沉管对接层和至少一层压舱置换层;其中,最高层的应用层为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顶出水面的多层沉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若干个沉管节(1),其中,沉管节(1)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出水面的多层沉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板(2)上设置有若干个孔洞和孔盖。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出水面的多层沉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和孔盖采用法兰盘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出水面的多层沉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层的内部设置有竖直设计的中隔墙(6)。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顶出水面的多层沉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隔墙(6)上沿着纵向设置有若干个通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出水面的多层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出水面的多层沉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若干个沉管节(1),其中,沉管节(1)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出水面的多层沉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板(2)上设置有若干个孔洞和孔盖。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出水面的多层沉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和孔盖采用法兰盘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出水面的多层沉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层的内部设置有竖直设计的中隔墙(6)。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顶出水面的多层沉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隔墙(6)上沿着纵向设置有若干个通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出水面的多层沉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管节(1)为多列,同一列的相邻两个沉管节(1)之间通过沉管对接层(102)连接,不同列的相邻两个沉管节(1)之间通过连接组件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腾飞陈锋赵玉龙杜亚楠刘恩榕梁智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