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线电路夹持机构及其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22940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32
本技术涉及输线电路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输线电路夹持机构及其装置,包括,支撑部件,包括箱体、设置在所述箱体上的支架、设置在所述箱体底部的转动杆;夹持部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外壳、通过将箱体与架设设备进行连接,随后驱动驱动组件,利用调节组件带动夹持组件夹持不同尺寸的电缆,驱动滚轮进行转动,滚轮带动支撑部件移动在电缆上,且箱体能够根据电压互感器的参考电压初相位以及微弱泄漏电流计算阻性泄漏电流基波和三次谐波幅值,并对达到预警值电压互感器的异常情况通过卫星通信的方式发送给信息中心从而可检测出电缆上的故障位置,从而实现输送电路故障定位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输线电路检测,特别是一种输线电路夹持机构及其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1、传统的拉线试送、绝缘测试、逐级查找等方法,费时费力,而故障发生的原因往往较为隐蔽且难以寻找、故障处理周期长。再之,在故障修复后,该线路是否具备送电条件,只有通过调度强送后才可以判断,但是根据规定,调度只给一次强送机会,即增加了电网运行风险和人员安全风险,也影响着供电的可靠性和用户满意度。

2、目前,电压互感器的监控一般使用人工巡检核对的方式,或者通过监测电压互感器的二次侧电流、电压、功率等电气量来分析电压互感器的工作状态。在故障定位领域,常用阻抗法和行波法实现故障的定位,在设备测试前,需要派出大量的人员把被测试线路上所有的pt(电压互感器)断开,否则无法测试,其次在同一线路上,还有可能存在非电网资产的pt是无法断开的,前期准备工作量后后期线路恢复工作量都非常大,同时,直流试送仪只能够满足试送,不具备故障定位功能,且电缆尺寸不同,现有技术中对输线电路的检测的设备无法适配所有尺寸的电缆。因此,对pt的通断进行监控,同时实现故障定位夹持功能,是输电线路断电恢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且在测试时输线电路是会有污渍粘附在电缆上,影响测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2、鉴于上述或现有技术中输线电路检测设备无法适配所有尺寸的电缆,无法对不同尺寸的电缆进行检测,提出了本技术。

3、因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输线电路夹持机构。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支撑部件,包括箱体、设置在所述箱体上的支架、以及设置在所述箱体底部的转动杆;

5、夹持部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外壳、设置在所述外壳上的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驱动组件上的调节组件,设置在所述调节组件下方的夹持组件,以及设置在夹持组件上的滚动组件。

6、作为本技术输线电路夹持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驱动组件上推杆、设置在推杆两端的铰接杆,以及设置在两组所述铰接杆上的扇形齿。

7、作为本技术输线电路夹持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夹持组件包括设置在两组所述扇形齿下方的夹持杆、设置在所述夹持杆靠近于扇形齿一侧的齿牙、以及设置在所述夹持杆远离于扇形齿一端的滚动组件。

8、作为本技术输线电路夹持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滚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夹持杆远离于扇形齿一端的滚轮,以及设置在两组所述夹持杆其中一组夹持杆底部的双头电机。

9、作为本技术输线电路夹持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外壳顶部的连接座,以及设置在连接座上的气缸。

10、作为本技术输线电路夹持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外壳上包括开设在所述外壳上与夹持杆相匹配的凹槽,以及设置在两组所述夹持杆两侧的滑轨。

11、作为本技术输线电路夹持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扇形齿与夹持杆相互啮合。

12、本技术的输线电路夹持机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驱动驱动组件上的气缸,从而带动调节组件上的两组扇形齿转动在外壳内,由于两组扇形齿与两组夹持杆相互啮合,从而当两组扇形齿转动时,则带动两组夹持杆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进而可使得两组夹持杆上的滚轮夹持不同尺寸的电缆,随后驱动双头电机使得滚轮进行转动,从而利用摩擦力使得滚轮带动支撑部件移动在电缆上,从而可检测出电缆上的故障位置,从而实现输送电路故障定位功能。

13、鉴于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会有污渍粘附在电缆上,影响测试的问题。

1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输线电路检测装置,包括,

15、检测部件,设置于箱体内,其包括单片机主控模块、泄漏电流调理电路、参考电压调理电路、电源管理模块以及卫星通信模块,所述泄漏电流调理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单片机主控模块连接、所述参考电压调理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泄漏电流调理电路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参考电压调理电路连接、所述卫星通信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连接。

16、清扫部件,包括设置在两组所述夹持组件上的安装架、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的清扫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滚动组件与所述清扫组件之间的联动组件。

17、作为本技术输线电路检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清扫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的固定块,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块内的毛刷。

18、作为本技术输线电路检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联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滚动组件和两组所述毛刷之间的两组皮带。

19、本技术的输线电路检测装置的有益效果:通过将清扫部件设置在互感器前面,当清扫部件在前进时将电缆上的污渍清除干净,则互感器在感应时的电缆已经处理干净,则提高了互感器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输线电路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线电路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203)包括设置在所述驱动组件(202)上推杆(203a)、设置在推杆(203a)两端的铰接杆(203b),以及设置在两组所述铰接杆(203b)上的扇形齿(203c)。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线电路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204)包括设置在两组所述扇形齿(203c)下方的夹持杆(204a)、设置在所述夹持杆(204a)靠近于扇形齿(203c)一侧的齿牙(204b)、以及设置在所述夹持杆(204a)远离于扇形齿(203c)一端的滚动组件(205)。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线电路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组件(205)包括设置在所述夹持杆(204a)远离于扇形齿(203c)一端的滚轮(205a),以及设置在两组所述夹持杆(204a)其中一组夹持杆(204a)底部的双头电机(205b)。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线电路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202)包括设置在外壳(201)顶部的连接座(202a),以及设置在连接座(202a)上的气缸(202b)。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输线电路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01)上包括开设在所述外壳(201)上与夹持杆(204a)相匹配的凹槽,以及设置在两组所述夹持杆(204a)两侧的滑轨(206)。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线电路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齿(203c)与夹持杆(204a)相互啮合。

8.一种输线电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输线电路夹持机构,以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输线电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扫组件(402)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架(401)上的固定块(402a),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块(402a)内的毛刷(402b)。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输线电路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组件(403)包括设置在所述滚动组件(205)和两组所述毛刷(402b)之间的两组皮带(403a)。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线电路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线电路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203)包括设置在所述驱动组件(202)上推杆(203a)、设置在推杆(203a)两端的铰接杆(203b),以及设置在两组所述铰接杆(203b)上的扇形齿(203c)。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线电路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204)包括设置在两组所述扇形齿(203c)下方的夹持杆(204a)、设置在所述夹持杆(204a)靠近于扇形齿(203c)一侧的齿牙(204b)、以及设置在所述夹持杆(204a)远离于扇形齿(203c)一端的滚动组件(205)。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线电路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组件(205)包括设置在所述夹持杆(204a)远离于扇形齿(203c)一端的滚轮(205a),以及设置在两组所述夹持杆(204a)其中一组夹持杆(204a)底部的双头电机(205b)。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线电路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照宏赵长国张蛟王爽江东君张鹏李锐谢启鹏刘元波陈正朝高森赵进华詹本高杨朝徐辉祁忠玉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昭通供电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