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双模式自动控制RS422串口三通电路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双模式自动控制RS422串口三通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2339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双模式自动控制RS422串口三通电路,包括DC‑DC电源电路、实现1路USB信号扩展成多路UART串口信号的USB‑UART转换电路、用于接收和发送RS422信号的UATR‑RS422转换电路、用于切换RS422串口三通电路工作模式的RS422总线切换电路、为RS422串口三通电路与外部设备连接提供接口的RS422输入输出电路、将1路RS232信号转换成1路UART信号的RS232‑UART转换电路、用于产生RS422总线切换控制电路控制信号的MCU电路和RS422总线切换控制电路;所述RS422总线切换控制电路用于实现电路的切换。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监听和模拟模式的自由切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串口三通电路,特别是一种双模式自动控制rs422串口三通电路。


技术介绍

1、训练模拟器的一台核心设备与两台配套设备之间采用rs422串口通信,需监听核心设备与配套设备之间的通信,并可模拟配套设备与核心设备进行通信,即存在以下两种工作模式:

2、监听模式:在不影响核心设备与配套设备正常通信的情况下,监听两者之间的通信,从而监控训练进程;

3、模拟模式:当配套设备发生故障时,模拟配套设备与核心设备通信,配合核心设备完成工作流程,从而保证整个训练进程的开展。

4、目前的三通不同满足上述工作模式,因此需要专利技术一种新的rs422串口三通电路实现上述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模式自动控制rs422串口三通电路,实现监听模式和模拟模式两种工作模式的自由切换,解决了配套设备部署复杂、使用难度大等问题,具有性能先进、安全可靠、易于使用等特点,可大大提高装备保障及模拟训练效能。

2、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双模式自动控制rs422串口三通电路,包括dc-dc电源电路、usb-uart转换电路、uatr-rs422转换电路、rs422总线切换电路、rs422输入输出电路、rs232-uart转换电路、mcu电路和rs422总线切换控制电路,其中:

3、所述dc-dc电源电路输入端由外部dc 5v供电,输出稳定的dc 3.3v,其输出端与usb-uart转换电路、uatr-rs422转换电路、rs232-uart转换电路、mcu电路相连;

4、所述usb-uart转换电路与uatr-rs422转换电路相连,用于实现1路usb信号扩展成多路uart串口信号;

5、所述uatr-rs422转换电路与rs422总线切换电路、rs422输入输出电路相连,用于接收和发送rs422信号;

6、所述rs422总线切换电路与rs422输入输出电路、rs422总线切换控制电路相连,通过继电器通断,改变所述rs422输入输出电路与uatr-rs422转换电路的线路连接关系,切换rs422串口三通电路的工作模式;

7、所述rs422输入输出电路为rs422串口三通电路与外部设备连接提供接口;

8、所述rs232-uart转换电路用于将1路rs232信号转换成1路uart信号并将信号传输至所述mcu电路;

9、所述mcu电路与rs422总线切换控制电路相连,用于产生rs422总线切换控制电路的控制信号;

10、所述rs422总线切换控制电路基于控制信号,产生所述rs422总线切换电路中继电器的通断控制信号。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集信息监听及终端模拟功能为一体,性能先进;2)在监听模式下保持原有信息通道,不影响设备工作状态,安全可靠;3)根据使用需求可自动控制切换工作模式,易于使用,避免频繁插拔电缆造成装备损坏;4)对使用人员技能要求低,提高工作效率。

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模式自动控制RS422串口三通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DC-DC电源电路、USB-UART转换电路、UATR-RS422转换电路、RS422总线切换电路、RS422输入输出电路、RS232-UART转换电路、MCU电路和RS422总线切换控制电路,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式自动控制RS422串口三通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DC-DC电源电路包括第11连接器座(XS1-1)、第11二极管(D1-1)、第12二极管(D1-2)、第13二极管(D1-3)、第11电容(C1-1)、第12电容(C1-2)、第13电容(C1-3)、第14电容(C1-4)、第15电容(C1-5)、第16电容(C1-6)、第11电阻(R1-1)、第11电源芯片(U1-1);所述第11电源芯片(U1-1)采用LM1117MPX-3.3芯片,第11二极管(D1-1)为双向击穿二极管,所述第11连接器座(XS1-1)的引脚1分别与第11二极管(D1-1)的引脚1、第12二极管(D1-2)的负端、第11电容(C1-1)的正端、第12电容(C1-2)一端、第13电容(C1-3)的正端、第11电源芯片(U1-1)的引脚3、5V电压信号相连,所述第11连接器座(XS1-1)的引脚2分别与第11二极管(D1-1)的引脚2、第12二极管(D1-2)的正端、第11电容(C1-1)的负端、第12电容(C1-2)的另一端、第13电容(C1-3)的负端连接并接地;所述第11电源芯片(U1-1)的引脚1接地,引脚2分别与第14电容(C1-4)的正端、第15电容(C1-5)一端、第16电容(C1-6)的正端连接,输出3.3V信号,引脚4输出3.3V信号;所述第14电容(C1-4)负端、第15电容(C1-5)另一端和第16电容(C1-6)负端分别接地;所述第13二极管(D1-3)为发光二极管,其正端与第11电阻(R1-1)一端连接、负端接地;所述第11电阻(R1-1)另一端为3.3V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式自动控制RS422串口三通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USB-UART转换电路包括第21串口芯片(U2-1)、第21连接器座(XS2-1)、第21二极管(D2-1)、第22二极管(D2-2)、第23二极管(D2-3)、第24二极管(D2-4)、第25二极管(D2-5)、第21电容(C2-1)、第22电容(C2-2)、第23电容(C2-3)、第24电容(C2-4)、第25电容(C2-5)、第26电容(C2-6)、第27电容(C2-7)、第21电阻(R2-1)、第22电阻(R2-2)、第23电阻(R2-3)、第24电阻(R2-4)、第21晶体(Y2-1);所述第21串口芯片(U2-1)型号为CH348Q,所述第21串口芯片(U2-1)的引脚2与第21电阻(R2-1)一端连接,引脚5与第21电容(C2-1)一端及第21晶体(Y2-1)引脚1连接,引脚6与第22电容(C2-2)一端及第21晶体(Y2-1)引脚3连接,引脚7与第22电阻(R2-2)一端及第23电容(C2-3)正端连接,引脚8、引脚20、引脚23、引脚35和引脚47相连并接地,引脚9、引脚24、引脚36和引脚48相连并接3.3V信号,引脚13连接UATR-RS422转换电路的输出信号RXD1,引脚14连接第五二极管的引脚1,引脚19连接UATR-RS422转换电路的输出信号RXD3,引脚21输出信号TXD2,引脚22连接UATR-RS422转换电路的输出信号RXD2,引脚30输出信号TXD0,引脚31连接UATR-RS422转换电路的输出信号RXD0,引脚38连接UATR-RS422转换电路的输出信号RXD7,引脚42与第21连接器座(XS2-1)的引脚2及第23二极管(D2-3)引脚2连接,引脚43与第21连接器座(XS2-1)的引脚3及第22二极管(D2-2)引脚2连接,引脚44与第24电阻(R2-4)一端连接;所述第21连接器座(XS2-1)的引脚1与第21二极管(D2-1)的正端及第24二极管(D2-4)的引脚2连接,引脚4与第22二极管(D2-2)的引脚1、第23二极管(D2-3)的引脚1和第24二极管(D2-4)的引脚1连接并接地;所述第21二极管(D2-1)的负端连接5V信号;所述第21电阻(R2-1)另一端、第24电阻(R2-4)另一端、第21电容(C2-1)另一端、第22电容(C2-2)另一端、第23电容(C2-3)的负端分别接地;所述第21晶体(Y2-1)的引脚2和4相连并接地;所述第22电阻(R2-2)另一端连接3.3V信号;所述第24电容(C2-4)的正端与第25电容(C2-5)的正端、第26电容(C2-6)的正端、第27电容(C2-7)的正端和3.3V...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模式自动控制rs422串口三通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dc-dc电源电路、usb-uart转换电路、uatr-rs422转换电路、rs422总线切换电路、rs422输入输出电路、rs232-uart转换电路、mcu电路和rs422总线切换控制电路,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式自动控制rs422串口三通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dc-dc电源电路包括第11连接器座(xs1-1)、第11二极管(d1-1)、第12二极管(d1-2)、第13二极管(d1-3)、第11电容(c1-1)、第12电容(c1-2)、第13电容(c1-3)、第14电容(c1-4)、第15电容(c1-5)、第16电容(c1-6)、第11电阻(r1-1)、第11电源芯片(u1-1);所述第11电源芯片(u1-1)采用lm1117mpx-3.3芯片,第11二极管(d1-1)为双向击穿二极管,所述第11连接器座(xs1-1)的引脚1分别与第11二极管(d1-1)的引脚1、第12二极管(d1-2)的负端、第11电容(c1-1)的正端、第12电容(c1-2)一端、第13电容(c1-3)的正端、第11电源芯片(u1-1)的引脚3、5v电压信号相连,所述第11连接器座(xs1-1)的引脚2分别与第11二极管(d1-1)的引脚2、第12二极管(d1-2)的正端、第11电容(c1-1)的负端、第12电容(c1-2)的另一端、第13电容(c1-3)的负端连接并接地;所述第11电源芯片(u1-1)的引脚1接地,引脚2分别与第14电容(c1-4)的正端、第15电容(c1-5)一端、第16电容(c1-6)的正端连接,输出3.3v信号,引脚4输出3.3v信号;所述第14电容(c1-4)负端、第15电容(c1-5)另一端和第16电容(c1-6)负端分别接地;所述第13二极管(d1-3)为发光二极管,其正端与第11电阻(r1-1)一端连接、负端接地;所述第11电阻(r1-1)另一端为3.3v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式自动控制rs422串口三通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usb-uart转换电路包括第21串口芯片(u2-1)、第21连接器座(xs2-1)、第21二极管(d2-1)、第22二极管(d2-2)、第23二极管(d2-3)、第24二极管(d2-4)、第25二极管(d2-5)、第21电容(c2-1)、第22电容(c2-2)、第23电容(c2-3)、第24电容(c2-4)、第25电容(c2-5)、第26电容(c2-6)、第27电容(c2-7)、第21电阻(r2-1)、第22电阻(r2-2)、第23电阻(r2-3)、第24电阻(r2-4)、第21晶体(y2-1);所述第21串口芯片(u2-1)型号为ch348q,所述第21串口芯片(u2-1)的引脚2与第21电阻(r2-1)一端连接,引脚5与第21电容(c2-1)一端及第21晶体(y2-1)引脚1连接,引脚6与第22电容(c2-2)一端及第21晶体(y2-1)引脚3连接,引脚7与第22电阻(r2-2)一端及第23电容(c2-3)正端连接,引脚8、引脚20、引脚23、引脚35和引脚47相连并接地,引脚9、引脚24、引脚36和引脚48相连并接3.3v信号,引脚13连接uatr-rs422转换电路的输出信号rxd1,引脚14连接第五二极管的引脚1,引脚19连接uatr-rs422转换电路的输出信号rxd3,引脚21输出信号txd2,引脚22连接uatr-rs422转换电路的输出信号rxd2,引脚30输出信号txd0,引脚31连接uatr-rs422转换电路的输出信号rxd0,引脚38连接uatr-rs422转换电路的输出信号rxd7,引脚42与第21连接器座(xs2-1)的引脚2及第23二极管(d2-3)引脚2连接,引脚43与第21连接器座(xs2-1)的引脚3及第22二极管(d2-2)引脚2连接,引脚44与第24电阻(r2-4)一端连接;所述第21连接器座(xs2-1)的引脚1与第21二极管(d2-1)的正端及第24二极管(d2-4)的引脚2连接,引脚4与第22二极管(d2-2)的引脚1、第23二极管(d2-3)的引脚1和第24二极管(d2-4)的引脚1连接并接地;所述第21二极管(d2-1)的负端连接5v信号;所述第21电阻(r2-1)另一端、第24电阻(r2-4)另一端、第21电容(c2-1)另一端、第22电容(c2-2)另一端、第23电容(c2-3)的负端分别接地;所述第21晶体(y2-1)的引脚2和4相连并接地;所述第22电阻(r2-2)另一端连接3.3v信号;所述第24电容(c2-4)的正端与第25电容(c2-5)的正端、第26电容(c2-6)的正端、第27电容(c2-7)的正端和3.3v信号相连,所述第24电容(c2-4)负端和第25电容(c2-5)负端、第26电容(c2-6)负端、第27电容(c2-7)负端分别接地;所述第23电阻(r2-3)一端连接3.3v信号,另一端连接第25二极管(d2-5)的引脚2,第25二极管(d2-5)为发二极管,第22二极管(d2-2)、第23二极管(d2-3)、第24二极管(d2-4)为双向击穿二极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式自动控制rs422串口三通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uatr-rs422转换电路包括第31收发器芯片(u3-1)、第32收发器芯片(u3-2)、第33收发器芯片(u3-3)、第34收发器芯片(u3-4)、第35收发器芯片(u3-5)、第36收发器芯片(u3-6)、第31电容(c3-1)、第32电容(c3-2)、第33电容(c3-3)、第34电容(c3-4)、第35电容(c3-5)、第36电容(c3-6)、第31电阻(r3-1)、第32电阻(r3-2);第31收发器芯片(u3-1)、第32收发器芯片(u3-2)、第33收发器芯片(u3-3)、第34收发器芯片(u3-4)、第35收发器芯片(u3-5)和第36收发器芯片(u3-6)型号为sp3072een,所述第31收发器芯片(u3-1)的引脚1输出信号,引脚2、引脚3和引脚5均接地,引脚6连接rs422输入输出电路的输出,引脚7连接rs422输入输出电路的输出,引脚8连接第31电容(c3-1)正端和3.3v信号,所述第31电容(c3-1)负端接地;所述第32收发器芯片(u3-2)的引脚2与引脚3及第31电阻(r3-1)一端连接,引脚4连接usb-uart转换电路的输出,引脚5接地,引脚6、引脚7均输出信号,引脚8与信号3.3v信号及第32电容(c3-2)的正端连接;所述第31电阻(r3-1)另一端连接3.3v信号,所述第32电容(c3-2)负端接地;所述第33收发器芯片(u3-3)引脚1输出信号,引脚2、引脚3和引脚5均接地,引脚6连接rs422输入输出电路的输出,引脚7连接rs422输入输出电路的输出,引脚8连接3.3v信号及第33电容(c3-3)的正端,所述第33电容(c3-3)负端接地;所述第34收发器芯片(u3-4)引脚1输出信号,引脚2、引脚3和引脚5均接地,引脚6连接rs422输入输出电路的输出,引脚7连接rs422输入输出电路的输出,引脚8连接3.3v信号及第34电容(c3-4)的正端,所述第34电容(c3-4)负端接地;所述第35收发器芯片(u3-5)的引脚2连接引脚3及第32电阻(r3-2)一端,引脚4连接usb-uart转换电路的输出,引脚5接地,引脚6、引脚7均输出信号,引脚8连接3.3v信号及第35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阳许泰峰曲伟彭益智李臣孙日明罗贤成姚洁王阳徐利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六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