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灶自适应进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22266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27
本技术涉及燃气灶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燃气灶自适应进风装置,包括调节机构和进气机构,所述进气机构的左端螺纹连接有管道二,所述管道二的左侧表面螺纹连接有管道一,所述管道一的左侧表面螺纹连接有空气腔,所述空气腔的上端安装有浓度传感器内部的上端,所述调节机构安装于进气机构的后端。该燃气灶自适应进风装置,通过设置有微型马达、螺纹杆和浓度传感器,可以根据空气腔内部燃气的流速不同,让阻挡板上下移动位置不一,能够让燃气完全燃烧,避免燃气逸散,保护室内人员,通过设置有金属板、过滤装置和连接件,能够更换过滤装置,避免空气不流通或者空气流通速度低下,能够让燃气完全燃烧,增加该装置的使用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燃气灶用,具体为一种燃气灶自适应进风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公知的燃气灶,燃气从燃气管道进入,经过控制燃气流量大小的燃气开关、从喷嘴喷出后,经引射管、最后进入炉头进行燃烧,来加热炊具,达到烹饪的目的。引射管是公知燃气灶最主要的部分,前面连接炉头,后面连接燃气灶风门和喷嘴,风门与大气相通,其作用是进入空气。

2、现有家用燃气灶多用左右式风门片来控制一次进风量的多少,以影响火焰的大小。

3、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821597927.8一种燃气灶进风量调节装置,避免旋转角度有限影响其进风量的最大值有限。该燃气灶进风量调节装置包括对应炉头引射管的引风口的风门片,其中,所述风门片为上下式风门片,所述上下式风门片包括片体、设置在所述片体上的阀口以及沿风门片上下方向设置的长滑槽,所述长滑槽与所述引射管的燃气喷嘴配合,以容许所述上下式风门片上下滑动遮挡引风口,调节引风口的大小。

4、上述引风口的风门片的上下调节,无法实时地调节,从而无法让燃气灶内部的燃气达到充分燃烧,容易导致燃气灶内部的燃气逸散,会让室内人员煤气中毒。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气灶自适应进风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燃气灶自适应进风装置,包括调节机构和进气机构,所述进气机构的左端螺纹连接有管道二,所述管道二的左侧表面螺纹连接有管道一,所述管道一的左侧表面螺纹连接有空气腔,所述空气腔的上端安装有浓度传感器内部的上端,所述调节机构安装于进气机构的后端。

3、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主体单元和连接单元,所述主体单元和连接单元从上到下依次排列。

4、优选的,所述主体单元包括微型马达、螺纹杆、传感连接线和限位板,所述螺纹杆位于主体单元的下端,所述螺纹杆螺纹连接于微型马达的转子的底端表面,所述微型马达活动连接于传感连接线的底端表面,所述微型马达螺纹连接于限位板的顶端表面。

5、优选的,所述连接单元包括连接板、螺纹螺栓和阻挡板,所述阻挡板位于连接单元的前段,所述阻挡板螺纹连接于连接板的前段,所述连接板螺纹连接于螺纹螺栓的螺纹端表面。

6、优选的,所述进气机构包括连接件、金属滑杆、过滤装置和金属板,所述连接件位于进气机构的后端,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于金属板的左侧表面,所述金属板固定连接于金属滑杆的顶端表面和底端表面,所述金属板螺纹连接于过滤装置的左侧表面。

7、优选的,所述连接件螺纹连接于管道二的右侧表面,所述管道二活动连接于金属板的左侧表面,所述管道二位于过滤装置的左方,所述过滤装置活动连接于阻挡板的左侧表面,连接件插接进管道二的右端,在转动螺丝,螺丝能够将管道二和连接件螺纹固定。

8、优选的,所述螺纹杆螺纹连接于连接板的中间位置,所述螺纹杆活动连接于限位板的中间位置,所述螺纹杆位于螺纹螺栓的后方,启动微型马达,微型马达的转子开始带动螺纹杆反方向转动,螺纹杆开始带动连接板向下移动。

9、优选的,所述阻挡板滑动连接于金属滑杆的表面,所述阻挡板螺纹连接于螺纹螺栓的螺纹端表面,所述螺纹螺栓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螺纹螺栓螺纹连接于连接板的左端和右端,连接板带动阻挡板向下移动,阻挡板能够在过滤装置的正面向下移动,同时阻挡板能够在金属滑杆的表面向下滑动。

10、优选的,所述金属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金属板固定连接于限位板底端表面的前端和后端。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2、1、该燃气灶自适应进风装置,通过设置有微型马达、螺纹杆和浓度传感器,可以根据空气腔内部燃气的流速不同,让阻挡板上下移动位置不一,能够让燃气完全燃烧,避免燃气逸散,保护室内人员。

13、2、该燃气灶自适应进风装置,通过设置有金属板、过滤装置和连接件,能够更换过滤装置,避免空气不流通或者空气流通速度低下,能够让燃气完全燃烧,增加该装置的使用时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气灶自适应进风装置,包括调节机构(1)和进气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机构(2)的左端连接有管道二(6),所述管道二(6)的左侧表面连接有管道一(3),所述管道一(3)的左侧表面连接有空气腔(4),所述空气腔(4)的上端安装有浓度传感器(5)内部的上端,所述调节机构(1)安装于进气机构(2)的后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灶自适应进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单元包括微型马达(101)、螺纹杆(102)、传感连接线(104)和限位板(105),所述螺纹杆(102)位于主体单元的下端,所述螺纹杆(102)连接于微型马达(101)的转子的底端表面,所述微型马达(101)连接于传感连接线(104)的底端表面,所述微型马达(101)连接于限位板(105)的顶端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灶自适应进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单元包括连接板(103)、螺纹螺栓(106)和阻挡板(107),所述阻挡板(107)位于连接单元的前段,所述阻挡板(107)连接于连接板(103)的前段,所述连接板(103)连接于螺纹螺栓(106)的螺纹端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灶自适应进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机构(2)包括连接件(201)、金属滑杆(202)、过滤装置(203)和金属板(204),所述连接件(201)位于进气机构(2)的后端,所述连接件(201)连接于金属板(204)的左侧表面,所述金属板(204)连接于金属滑杆(202)的顶端表面和底端表面,所述金属板(204)连接于过滤装置(203)的左侧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燃气灶自适应进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01)连接于管道二(6)的右侧表面,所述管道二(6)连接于金属板(204)的左侧表面,所述管道二(6)位于过滤装置(203)的左方,所述过滤装置(203)连接于阻挡板(107)的左侧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燃气灶自适应进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102)连接于连接板(103)的中间位置,所述螺纹杆(102)连接于限位板(105)的中间位置,所述螺纹杆(102)位于螺纹螺栓(106)的后方。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燃气灶自适应进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板(107)连接于金属滑杆(202)的表面,所述阻挡板(107)连接于螺纹螺栓(106)的螺纹端表面,所述螺纹螺栓(10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螺纹螺栓(106)连接于连接板(103)的左端和右端。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燃气灶自适应进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板(20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金属板(204)连接于限位板(105)底端表面的前端和后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气灶自适应进风装置,包括调节机构(1)和进气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机构(2)的左端连接有管道二(6),所述管道二(6)的左侧表面连接有管道一(3),所述管道一(3)的左侧表面连接有空气腔(4),所述空气腔(4)的上端安装有浓度传感器(5)内部的上端,所述调节机构(1)安装于进气机构(2)的后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灶自适应进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单元包括微型马达(101)、螺纹杆(102)、传感连接线(104)和限位板(105),所述螺纹杆(102)位于主体单元的下端,所述螺纹杆(102)连接于微型马达(101)的转子的底端表面,所述微型马达(101)连接于传感连接线(104)的底端表面,所述微型马达(101)连接于限位板(105)的顶端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灶自适应进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单元包括连接板(103)、螺纹螺栓(106)和阻挡板(107),所述阻挡板(107)位于连接单元的前段,所述阻挡板(107)连接于连接板(103)的前段,所述连接板(103)连接于螺纹螺栓(106)的螺纹端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灶自适应进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机构(2)包括连接件(201)、金属滑杆(202)、过滤装置(203)和金属板(204),所述连接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元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喜亮厨卫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