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成建专利>正文

一种神经临床治疗支撑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2145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27
本技术提供一种神经临床治疗支撑架,包括底座,旋转台,床板,控制盒,固定座,电动推杆,横板,第一神经临床治疗支撑架和第二神经临床治疗支撑架,其中:底座上表面的中间与旋转台的底面进行嵌套连接,且旋转台的顶端通过螺栓与床板底面的中间进行固定连接,该床板表面外侧的一端通过螺栓与控制盒的内侧面进行固定连接。本技术在使用时,在对患者不同的位置进行支撑时,不需要医护人员控制支架沿着床体进行360度的旋转工作,即可调节支撑架的位置,从而使其非常的方便和灵活,有效的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便于市场推广和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为医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神经临床治疗支撑架


技术介绍

1、由于神经问题患者无法控制自己的肢体进行运动,导致肢体血液无法循环,在神经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就需要相应的治疗支撑架。

2、如中国专利号cn 215740195 u公开的一种用于神经内科的临床支撑架,包括床板,所述床板的底部四角固定有支撑腿,所述床板的顶部固定有环形导轨,所述环形导轨的内外均开设有第一滑槽,两个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 有四个滑轮,所述第一滑槽的两侧面与滑轮的上下面相接触,两个所述转动轴分别转动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四角均固定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顶部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调节升降板高度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板上设置有用于调节安装架伸出长度和伸出的长度和角度的调节机构。但是现有的神经临床治疗支撑架在使用时,在对患者不同的位置进行支撑时,需要医护人员控制支架沿着床体进行360度的旋转工作,使其到达所需的支撑位置,长时间往复工作,不仅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而且还会消耗医护人员的体力。

3、因此,专利技术一种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神经临床治疗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旋转台(2),床板(3),控制盒(4),固定座(5),电动推杆(6),横板(7),第一神经临床治疗支撑架(8)和第二神经临床治疗支撑架(9),其中:底座(1)上表面的中间与旋转台(2)的底面进行嵌套连接,且旋转台(2)的顶端通过螺栓与床板(3)底面的中间进行固定连接,该床板(3)表面外侧的一端通过螺栓与控制盒(4)的内侧面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5)表面的一端与床板(3)表面一端的中间通过螺栓进行固定连接,且固定座(5)上表面的中间通过螺栓与电动推杆(6)的底端进行固定连接,该电动推杆(6)的顶端通过螺栓与横板(7)底面一端的中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临床治疗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旋转台(2),床板(3),控制盒(4),固定座(5),电动推杆(6),横板(7),第一神经临床治疗支撑架(8)和第二神经临床治疗支撑架(9),其中:底座(1)上表面的中间与旋转台(2)的底面进行嵌套连接,且旋转台(2)的顶端通过螺栓与床板(3)底面的中间进行固定连接,该床板(3)表面外侧的一端通过螺栓与控制盒(4)的内侧面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5)表面的一端与床板(3)表面一端的中间通过螺栓进行固定连接,且固定座(5)上表面的中间通过螺栓与电动推杆(6)的底端进行固定连接,该电动推杆(6)的顶端通过螺栓与横板(7)底面一端的中间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横板(7)表面的两侧呈镜像的位置分别嵌套设置有第一神经临床治疗支撑架(8)和第二神经临床治疗支撑架(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临床治疗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7)包括板体(71),限位槽(72),第一丝杆电机(73)和第二丝杆电机(74),且板体(71)表面两侧的中间呈镜像的位置分别开设有两个相同的限位槽(72),该限位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成建
申请(专利权)人:王成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