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薄煤层综采工作面用采煤机电缆拖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21975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2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极薄煤层综采工作面用采煤机电缆拖拽装置,包括:电缆槽,沿第一方向延伸有行走轨道;牵引头,安设于所述电缆槽上,且于所述行走轨道上可相对所述电缆槽移动,所述牵引头包括转轴和套设于所述转轴的套筒,所述套筒可相对于所述转轴转动;用于保护并拖动采煤机电缆的电缆夹、沿第一方向绕在所述套筒上。该装置使电缆夹改为水平分布变向,其结构简单,高度低,能够很好的满足极薄煤层工作面采煤机的过机高度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煤炭开采机械装备的,具体涉及一种极薄煤层综采工作面用采煤机电缆拖拽装置


技术介绍

1、极薄煤层是指地下开采厚度在0.8m以下的煤层,在我国分布广、储量大、煤质好,部分矿区中厚煤层可采资源日益枯竭,极薄煤层的开采成为矿区生产接续的必选之路。然而,目前极薄煤层开采面临着作业空间狭小,极薄煤层智能开采成套技术装备严重不足的问题。

2、极薄煤层采煤机目前已经实现了自动跟机、程序控制采煤以及自动控制落煤等技术,但采煤机电缆拖拽技术一直未能有效解决。割煤过程中,采煤机电缆随着采煤机的往复运动而运动,采煤机电缆会随之出现多次弯曲现象,即电缆在垂直方向上有多次叠加,从而导致电缆过度弯曲、扭转、翻转和掉落。此外,极薄煤层工作面空间狭小,采煤机过机高度十分有限,极易造成电缆的挤压、磨损、漏电等故障。若不及时调整收放采煤机电缆,会给生产过程带来阻碍,延长生产时间,同时减少采煤机电缆的使用寿命,增加运营成本。

3、为解决这一问题,有人提出了采煤机自动拖缆装置。但现有技术中的采煤机电缆拖缆装置仅适用于中厚煤层工作面,在极薄煤层工作面允许的采煤机过机高度下,现有采煤机电缆拖缆装置无法顺利通过。

4、相关技术中,采煤机电缆拖拽装置是布设在电缆槽内的,且电缆槽是上端开口的u型槽。采煤机割煤过程中,矸石和散煤很容洒落到电缆拖拽轨道上,当散煤积累较多时,阻碍拖缆小车正常行走,甚至卡住电缆夹,影响采煤机正常割煤。因此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不仅降低了采煤效率,还增加了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b>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极薄煤层综采工作面用采煤机电缆拖拽装置。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极薄煤层综采工作面用采煤机电缆拖拽装置,包括:

4、电缆槽,沿第一方向延伸有行走轨道;

5、牵引头,安设于所述电缆槽上,且于所述行走轨道上可相对所述电缆槽移动,所述牵引头包括转轴和套设于所述转轴的套筒,所述套筒可相对于所述转轴转动;

6、用于保护并拖动采煤机电缆的电缆夹、沿第一方向绕在所述套筒上。

7、优选地,所述电缆槽包括基板及位于所述基板上方的两块侧板,所述基板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两块所述侧板沿第一方向延伸且分别设置于所述基板的两侧,所述基板靠近两块所述侧板的表面上凹陷形成有所述行走轨道。

8、优选地,所述牵引头还包括牵引凸台、上连接挡板及下连接挡板,所述上连接挡板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牵引凸台顶部,所述上连接挡板的另一端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下连接挡板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牵引凸台底部,所述下连接挡板的另一端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上连接挡板与所述下连接挡板呈平行设置,且所述上连接挡板与所述下连接挡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所述转轴。

9、优选地,所述转轴包括一体成型的套合部及插接部,沿转轴的径向方向,所述套合部的直径大于所述插接部的直径;

10、所述上连接挡板贯穿形成有轴孔,所述轴孔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插接部的直径,所述轴孔用于容置所述插接部,所述套合部远离所述插接部的端面抵接于所述下连接挡板上。

11、优选地,所述上连接挡板位于所述轴孔的侧边向外延伸有凸台。

12、优选地,所述牵引凸台底部还设置有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容置于所述行走轨道。

13、优选地,所述牵引头还包括铲刀,所述铲刀包括一体成型的铲煤楔形部及固定部,所述铲煤楔形部远离所述牵引凸台设置,所述固定部靠近所述牵引凸台设置,所述上连接挡板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固定部顶端,所述下连接挡板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固定部底端,所述铲煤楔形部远离所述牵引凸台的端面形成有所述铲煤楔形面,所述铲煤楔形面的延伸方向朝向所述下连接挡板设置。

14、优选地,所述基板上贯穿形成有两个开通孔,两个所述开通孔分别位于所述铲刀的铲煤楔形部的两侧。

15、优选地,所述铲煤楔形部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容置于所述行走轨道。

16、优选地,沿转轴的轴向方向,所述电缆夹具有一高度d1,所述侧板具有一高度d2,所述高度d1小于所述高度d2。

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极薄煤层综采工作面用采煤机电缆拖拽装置,使电缆夹由垂直分布变向改为水平分布变向,其结构简单,高度低,能够很好的满足极薄煤层工作面采煤机的过机高度要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极薄煤层综采工作面用采煤机电缆拖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薄煤层综采工作面用采煤机电缆拖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槽包括基板及位于所述基板上方的两块侧板,所述基板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两块所述侧板沿第一方向延伸且分别设置于所述基板的两侧,所述基板靠近两块所述侧板的表面上凹陷形成有所述行走轨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极薄煤层综采工作面用采煤机电缆拖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头还包括牵引凸台、上连接挡板及下连接挡板,所述上连接挡板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牵引凸台顶部,所述上连接挡板的另一端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下连接挡板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牵引凸台底部,所述下连接挡板的另一端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上连接挡板与所述下连接挡板呈平行设置,且所述上连接挡板与所述下连接挡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所述转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极薄煤层综采工作面用采煤机电缆拖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包括一体成型的套合部及插接部,沿转轴的径向方向,所述套合部的直径大于所述插接部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极薄煤层综采工作面用采煤机电缆拖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挡板位于所述轴孔的侧边向外延伸有凸台。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极薄煤层综采工作面用采煤机电缆拖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凸台底部还设置有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容置于所述行走轨道。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极薄煤层综采工作面用采煤机电缆拖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头还包括铲刀,所述铲刀包括一体成型的铲煤楔形部及固定部,所述铲煤楔形部远离所述牵引凸台设置,所述固定部靠近所述牵引凸台设置,所述上连接挡板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固定部顶端,所述下连接挡板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固定部底端,所述铲煤楔形部远离所述牵引凸台的端面形成有铲煤楔形面,所述铲煤楔形面的延伸方向朝向所述下连接挡板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极薄煤层综采工作面用采煤机电缆拖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上贯穿形成有两个开通孔,两个所述开通孔分别位于所述铲刀的铲煤楔形部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极薄煤层综采工作面用采煤机电缆拖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铲煤楔形部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容置于所述行走轨道。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极薄煤层综采工作面用采煤机电缆拖拽装置,其特征在于,沿转轴的轴向方向,所述电缆夹具有一高度D1,所述侧板具有一高度D2,所述高度D1小于所述高度D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薄煤层综采工作面用采煤机电缆拖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极薄煤层综采工作面用采煤机电缆拖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槽包括基板及位于所述基板上方的两块侧板,所述基板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两块所述侧板沿第一方向延伸且分别设置于所述基板的两侧,所述基板靠近两块所述侧板的表面上凹陷形成有所述行走轨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极薄煤层综采工作面用采煤机电缆拖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头还包括牵引凸台、上连接挡板及下连接挡板,所述上连接挡板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牵引凸台顶部,所述上连接挡板的另一端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下连接挡板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牵引凸台底部,所述下连接挡板的另一端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上连接挡板与所述下连接挡板呈平行设置,且所述上连接挡板与所述下连接挡板之间固定连接有所述转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极薄煤层综采工作面用采煤机电缆拖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包括一体成型的套合部及插接部,沿转轴的径向方向,所述套合部的直径大于所述插接部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极薄煤层综采工作面用采煤机电缆拖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挡板位于所述轴孔的侧边向外延伸有凸台。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应山李峰王森张连东
申请(专利权)人:延安车村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