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框幕墙隐框开启扇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1728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2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明框幕墙隐框开启扇构造,包括第一单元板块、第二单元板块、幕墙玻璃(5)和明框装饰扣盖(6);第一单元板块呈矩形框架结构,第一单元板块固定安装在幕墙钢框架的外侧面上;第二单元板块呈矩形框架结构,第二单元板块可转动式安装在第一单元板块上,幕墙玻璃(5)嵌装在第二单元板块内,形成隐框开启扇结构(23),且隐框开启扇结构(23)能匹配嵌装在第一单元板块内;明框装饰扣盖(6)呈矩形框架结构并匹配扣接在第二单元板块上。本技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幕墙开启扇凸出立柱横梁而影响美观效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玻璃幕墙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明框幕墙隐框开启扇构造


技术介绍

1、目前,框架玻璃幕墙的做法包括竖明横隐半隐框或全明框做法。幕墙上设有开启扇,开启扇框安装在幕墙立柱与幕墙横梁上,并在幕墙开启扇的四边安装封堵方管用于封边。现有技术的幕墙开启扇框的封边工序较繁琐,施工效率较低,且幕墙开启扇凸出于幕墙立柱和幕墙横梁的表面,美观效果较难满足设计师要求。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明框幕墙隐框开启扇构造,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幕墙开启扇凸出立柱横梁而影响美观效果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明框幕墙隐框开启扇构造,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幕墙开启扇凸出立柱横梁而影响美观效果的问题。

2、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明框幕墙隐框开启扇构造,包括第一单元板块、第二单元板块、幕墙玻璃和明框装饰扣盖;第一单元板块呈矩形框架结构,第一单元板块固定安装在幕墙钢框架的外侧面上;第二单元板块呈矩形框架结构,第二单元板块可转动式安装在第一单元板块上,幕墙玻璃嵌装在第二单元板块内,形成隐框开启扇结构,且隐框开启扇结构能匹配嵌装在第一单元板块内;明框装饰扣盖呈矩形框架结构并匹配扣接在第二单元板块上。

4、所述的第一单元板块包括开启竖框和开启横框;一对开启竖框和一对开启横框连接形成矩形框架结构;第二单元板块的顶部通过铰链可转动式连接在开启横框上。

5、所述的第一单元板块内设有框角码,框角码设置在第一单元板块内,框角码呈l型结构并位于开启竖框与开启横框的连接处。

6、所述的第二单元板块包括开启扇竖料和开启扇横料;一对开启扇竖料和一对开启扇横料连接形成矩形框架结构。

7、所述的开启扇竖料的高度小于开启竖框的高度,开启扇横料的宽度大于开启横框的宽度,使一对开启扇横料分别位于第一单元板块顶部的开启横框的下方和底部的开启横框的上方;第二单元板块顶部的开启扇横料通过铰链可转动式连接在开启横框上。

8、所述的第二单元板块内设有扇角码,扇角码设置在第二单元板块内,扇角码呈l型结构并位于开启扇竖料与开启扇横料的连接处。

9、所述的幕墙钢框架包括幕墙钢立柱和幕墙钢横梁,若干根幕墙钢立柱与若干根幕墙钢横梁垂直连接形成幕墙钢框架。

10、所述的一对开启横框上均安装有托码,隐框开启扇结构位于一对托码之间。

11、所述的开启扇竖料的外侧端形成有卡接部,明框装饰扣盖的内侧端形成有卡接槽,卡接部匹配卡接在卡接槽内,使明框装饰扣盖罩盖在第二单元板块的外侧。

12、所述的第二单元板块与明框装饰扣盖之间的缝隙内填充满密封胶。

13、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1、本技术由于设有第一单元板块和第二单元板块,第一单元板块直接安装在幕墙钢框架的外侧面上,第二单元板块转动式嵌装在第一单元板块内,实现了幕墙开启扇的隐蔽不外露安装,从室内看不到第一单元板块的型材,在满足明框玻璃幕墙外装饰效果的同时提升室内的观感效果。

15、2、本技术由于设有明框装饰扣盖,明框装饰扣盖安装在第二单元板块上,位于室外侧,起到外装饰的作用,明框装饰扣盖与第二单元板块之间具有良好的防渗性能和气密性能,能满足开启扇的开启和关闭等各项功能要求。

16、3、本技术由于设有第一单元板块和第二单元板块,无需封边工序,有利于优化铝型材的用量和施工工序,节约材料和工期,整体构造简单,安装简便高效,降低施工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明框幕墙隐框开启扇构造,其特征是:包括第一单元板块、第二单元板块、幕墙玻璃(5)和明框装饰扣盖(6);第一单元板块呈矩形框架结构,第一单元板块固定安装在幕墙钢框架的外侧面上;第二单元板块呈矩形框架结构,第二单元板块可转动式安装在第一单元板块上,幕墙玻璃(5)嵌装在第二单元板块内,形成隐框开启扇结构(23),且隐框开启扇结构(23)能匹配嵌装在第一单元板块内;明框装饰扣盖(6)呈矩形框架结构并匹配扣接在第二单元板块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明框幕墙隐框开启扇构造,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单元板块包括开启竖框(2)和开启横框(9);一对开启竖框(2)和一对开启横框(9)连接形成矩形框架结构;第二单元板块的顶部通过铰链(4)可转动式连接在开启横框(9)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明框幕墙隐框开启扇构造,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单元板块内设有框角码(21),框角码(21)设置在第一单元板块内,框角码(21)呈L型结构并位于开启竖框(2)与开启横框(9)的连接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明框幕墙隐框开启扇构造,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单元板块包括开启扇竖料(3)和开启扇横料(8);一对开启扇竖料(3)和一对开启扇横料(8)连接形成矩形框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明框幕墙隐框开启扇构造,其特征是:所述的开启扇竖料(3)的高度小于开启竖框(2)的高度,开启扇横料(8)的宽度大于开启横框(9)的宽度,使一对开启扇横料(8)分别位于第一单元板块顶部的开启横框(9)的下方和底部的开启横框(9)的上方;第二单元板块顶部的开启扇横料(8)通过铰链(4)可转动式连接在开启横框(9)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明框幕墙隐框开启扇构造,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单元板块内设有扇角码(22),扇角码(22)设置在第二单元板块内,扇角码(22)呈L型结构并位于开启扇竖料(3)与开启扇横料(8)的连接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明框幕墙隐框开启扇构造,其特征是:所述的幕墙钢框架包括幕墙钢立柱(1)和幕墙钢横梁(7),若干根幕墙钢立柱(1)与若干根幕墙钢横梁(7)垂直连接形成幕墙钢框架。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明框幕墙隐框开启扇构造,其特征是:所述的一对开启横框(9)上均安装有托码(10),隐框开启扇结构(23)位于一对托码(10)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所述的明框幕墙隐框开启扇构造,其特征是:所述的开启扇竖料(3)的外侧端形成有卡接部(301),明框装饰扣盖(6)的内侧端形成有卡接槽(601),卡接部(301)匹配卡接在卡接槽(601)内,使明框装饰扣盖(6)罩盖在第二单元板块的外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明框幕墙隐框开启扇构造,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单元板块与明框装饰扣盖(6)之间的缝隙内填充满密封胶(60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明框幕墙隐框开启扇构造,其特征是:包括第一单元板块、第二单元板块、幕墙玻璃(5)和明框装饰扣盖(6);第一单元板块呈矩形框架结构,第一单元板块固定安装在幕墙钢框架的外侧面上;第二单元板块呈矩形框架结构,第二单元板块可转动式安装在第一单元板块上,幕墙玻璃(5)嵌装在第二单元板块内,形成隐框开启扇结构(23),且隐框开启扇结构(23)能匹配嵌装在第一单元板块内;明框装饰扣盖(6)呈矩形框架结构并匹配扣接在第二单元板块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明框幕墙隐框开启扇构造,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单元板块包括开启竖框(2)和开启横框(9);一对开启竖框(2)和一对开启横框(9)连接形成矩形框架结构;第二单元板块的顶部通过铰链(4)可转动式连接在开启横框(9)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明框幕墙隐框开启扇构造,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单元板块内设有框角码(21),框角码(21)设置在第一单元板块内,框角码(21)呈l型结构并位于开启竖框(2)与开启横框(9)的连接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明框幕墙隐框开启扇构造,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单元板块包括开启扇竖料(3)和开启扇横料(8);一对开启扇竖料(3)和一对开启扇横料(8)连接形成矩形框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明框幕墙隐框开启扇构造,其特征是:所述的开启扇竖料(3)的高度小于开启竖框(2)的高度,开启扇横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可歌尹浩洋陈静高怀军滕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