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体和电池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215378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23
本技术提供一种即使不具备以往的中间部件,强度也优异的壳体。本技术的壳体具备用于收容至少1个电池单元群的下壳体和对所述下壳体进行加强的至少1个加强板。所述下壳体为压铸成型体。所述下壳体具有底壁部和至少1个围壁部,所述至少1个围壁部从底壁部向上方立设,分别包围所述至少1个电池单元群。所述至少1个加强板以在所述电池单元群中包含的多个电池单元的层叠方向上分隔由所述围壁部包围的收容区域的方式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壳体和电池组


技术介绍

1、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搭载于车辆行李箱的车载电池组(以下也称为“电池组”)。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电池组具备电池堆、进气部件、外壳和中间部件。上述电池堆包括:电池群(以下也称为“电池单元群”),以在各电池单元间夹持间隔部件的方式在车宽方向上层叠多个电池单元而成;约束带,保持上述间隔部件的下表面而在上述车宽方向上约束多个上述电池单元。上述进气部件向由上述间隔部件在上述各电池单元间形成的冷却通路供给冷却空气。上述进气部件配设于上述电池堆的下方。上述外壳收容上述电池堆和上述进气部件。上述外壳至少包括沿上述电池单元的上述车宽方向配置于上述电池堆的两侧的一对侧壁、固定于上述一对侧壁的各下部的底部和固定于上述一对侧壁的上部的顶部。上述电池堆的上述车宽方向两端部固定于上述壳体的上述底部。上述中间部件介于上述电池堆与上述进气部件之间并且介于上述约束带与上述侧壁之间,与上述进气部件一体地形成。上述中间部件具有前侧中间部件和后侧中间部件。上述前侧中间部件设置于上述进气部件的车辆前方并且设置于车宽方向中央区域。上述前侧中间部件在上述车辆前方以比上述电池组的侧面更接近上述壳体的侧壁的方式延伸。上述后侧中间部件设置于上述进气部件的车辆后方并且至少设置于上述车宽方向中央区域。上述后侧中间部件在上述车辆后方以比上述电池组的侧面更接近上述壳体的侧壁的方式延伸。上述后侧中间部件的上述车宽方向的长度比上述前侧中间部件的上述车宽方向的长度长。

2、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电池组中,在惯性力作用于外壳的前侧的侧壁的情况下,后侧中间部件被夹在车辆后方侧的约束带与外壳的后侧侧壁之间。由此,电池堆与外壳的后侧侧壁碰撞。其结果,抑制了电池单元发生破损。在惯性力作用于外壳的后侧的侧壁的情况下,前侧中间部件被夹在车辆前方侧的约束带与外壳的前侧侧壁之间。由此,电池堆与外壳的前侧侧壁碰撞。其结果,抑制了电池单元发生破损。

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83524号公报

4、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电池组中,在与车宽方向(即,多个电池单元的层叠方向)正交的前后方向上,在外壳中需要确保用于配置中间部件(即,前侧中间部件和后侧中间部件)的空间。因此,要求一种即使不具备以往的中间部件,强度也优异的壳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

2、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即使不具备以往的中间部件,强度也优异的壳体和电池组。

3、在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手段中包含以下的实施方式。

4、本技术的第1方式的壳体具有用于收容至少1个电池单元群的下壳体和加强上述下壳体的至少1个加强板,上述下壳体为压铸成型体,上述下壳体具有底壁部和至少1个围壁部,上述至少1个围壁部从底壁部向上方立设,分别包围上述至少1个电池单元群,上述至少1个加强板以在上述电池单元群中包含的多个电池单元的层叠方向上分隔由上述围壁部包围的收容区域的方式配置。

5、在本技术中,“压铸成型体”表示通过向模具注射熔融的金属而成型的成型体。“收容区域”表示用于收容电池单元群的区域。

6、在第1方式中,至少1个加强板以在电池单元群中包含的多个电池单元的层叠方向上分隔由围壁部包围的收容区域的方式配置。即,至少1个加强板对围壁部中的在与层叠方向正交的侧面方向上相对的一对壁部(以下也称为“一对侧面壁部”)进行加强。由此,在侧面方向上外部的冲击力(例如车辆碰撞时的冲击力等)作用于下壳体的围壁部的情况下,通过至少1个加强板抑制一对侧面壁部的位移量(即挠曲量)。因此,作为压铸成型体的下壳体不容易破裂。其结果,第1方式的壳体即使不具备以往的中间部件,强度也优异。

7、本技术的第2方式的壳体根据上述第1方式的壳体,其中,上述至少1个加强板配置于上述收容区域的上述层叠方向的中央部。

8、在第2方式中,在侧面方向上外部的力作用于下壳体的围壁部的情况下,通过至少1个加强板有效地抑制一对侧面壁部的位移量。其结果,第2方式的壳体的强度更优异。

9、本技术的第3方式的壳体根据上述第1方式或第2方式的壳体,其中,上述加强板包含金属板。

10、在第3方式中,与不包含金属板的情况相比,加强板的机械强度优异。因此,在外部的力作用于下壳体的围壁部的情况下,通过至少1个加强板进一步抑制一对侧面壁部的位移量。其结果,第3方式的壳体的强度更优异。

11、本技术的第4方式的电池组具有上述第1~3方式中任一方式的壳体和收容于上述壳体中的上述至少1个电池单元群,上述电池单元群包含沿上述层叠方向层叠的多个电池单元,上述至少1个加强板介于上述多个电池单元中的相邻的电池单元之间。

12、在第4方式中,壳体的强度优异。即,壳体在受到外部的力作用时不容易破裂。因此,收容于电池组中的多个电池单元不容易被破坏。其结果,第4方式的电池组能够保护收容的至少1个电池单元群。

13、本技术的第5方式的电池组根据上述第4方式的电池组,其中,还具有在上述层叠方向上相对的一对端板和将上述一对端板彼此紧固的紧固部件,上述电池单元群和上述至少1个加强板被上述一对端板夹持。

14、第5方式的电池组能够更可靠地保护收容的至少1个电池单元群。

15、根据本技术,提供一种即使不具备以往的中间部件,强度也优异的壳体和电池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壳体,其特征在于,具有用于收容至少1个电池单元群的下壳体和加强所述下壳体的至少1个加强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1个加强板配置于所述收容区域的所述层叠方向的中央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包含金属板。

4.一种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具有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和收容于所述壳体的所述至少1个电池单元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在所述层叠方向上相对的一对端板和将所述一对端板彼此紧固的紧固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壳体,其特征在于,具有用于收容至少1个电池单元群的下壳体和加强所述下壳体的至少1个加强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1个加强板配置于所述收容区域的所述层叠方向的中央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柏堇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