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制冷设备测试用冷媒回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制冷设备测试用冷媒回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215120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冷设备测试用冷媒回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其包括:冷凝器、油分离器A、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第一管路的一端能与油分离器A连通、另一端能与压缩机A的排气端连通,第二管路的一端能与第一管路连通、另一端能与冷凝器的一端连通;第八管路的一端能与油分离器A连通,另一端与压缩机B的进气端连通,以能在回收系统回收模式时允许流体从油分离器A流向压缩机B,压缩机B的排气端还连通第十一管路,在换热器处第十一管路中的制冷剂对第五管路中的制冷剂加热升温。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解决制冷设备正常运行时与回收系统运行时油分离器内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不一致问题,同时解决制冷剂液体在液管内滞留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具体涉及一种制冷设备测试用冷媒回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氟利昂气体的排放会破坏大气层、引起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温升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利用氟利昂制冷剂的制冷设备应用于各行各业,从源头生产检测到用户使用、售后维修及报废处理等各个环节都可能存在氟利昂制冷剂的泄露,甚至存在人为的私自排放等现象。随着对氟利昂制冷剂的监管越来越严格,需要对上述各个流程环节中的氟利昂制冷剂进行严格的监控、回收再生利用等,特别是在测试、维修过程中经常需要对制冷设备内的制冷剂进行腾挪操作,确保在断开连接管的时候制冷剂不会泄露到大气环境中。

2、售后维修难于监管,使用制冷剂回收设备进行售后维修的更是少见,特别是家用空调的售后维修存在大量的制冷剂泄露、收取加雪种费用的现象。另一方面,有些特种空调特别是机房空调的压缩机放置在低压的室内机侧,在生产测试过程中的保压检漏制冷剂与机组的额定灌注制冷剂存在差别,频繁的连接测试过程很难精确控制出厂时机组内的制冷剂灌注量,基本上只能抽真空重新灌注制冷剂,这个过程非常浪费制冷剂、造成生产成本高;抽真空保压重新灌注制冷剂也非常浪费生产时间、造成生产效率低下。

3、有必要开发一种制冷剂回收调整设备,用于生产、检测和售后维修时对制冷设备内的原有制冷剂进行精确的转移,确保不浪费、不泄露。前期专利cn202211334307.6和cn202211333428.9对这方面进行了优化设计和研究,但该专利所涉及的回收设备运行时,冷凝器至第三单向阀(单向阀c)之间的管道内的制冷剂为液态而导致其是无法回到冷凝器中的,从而影响回收设备的运行效率。

4、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制冷回收设备在运行时,存在冷凝器至第三单向阀之间的管道内的制冷剂为液态而导致其无法回到冷凝器中,从而影响回收设备的运行效率等技术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研究设计出一种制冷设备测试用冷媒回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制冷回收设备在运行时,存在冷凝器至第三单向阀之间的管道内的制冷剂为液态而导致其无法回到冷凝器中,从而影响回收设备的运行效率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制冷设备测试用冷媒回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制冷设备测试用冷媒回收系统,其包括:

3、冷凝器、油分离器a、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的一端能与所述油分离器a连通、另一端能与所述压缩机a的排气端连通,所述第二管路的一端能与所述第一管路连通、另一端能与所述冷凝器的一端连通;

4、还包括膨胀阀和第五管路,所述第五管路的一端能与所述冷凝器的另一端连通、另一端能与所述膨胀阀连通,

5、还包括压缩机b、换热器和第八管路,所述第八管路的一端能与所述油分离器a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压缩机b的进气端连通,以能在回收系统回收模式时允许流体从所述油分离器a流向所述压缩机b,所述压缩机b的排气端还连通第十一管路,所述第五管路的部分管段穿设于所述换热器中,所述第十一管路的部分管段穿设于所述换热器中,以能在所述换热器处所述第十一管路中的制冷剂对所述第五管路中的制冷剂加热升温。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7、当所述压缩机a启动时,运行制冷设备测试模式,此时所述压缩机a的排气端排出的制冷剂和润滑油的混合物经所述第一管路进入所述油分离器a实现油气分离;当所述压缩机a关闭时,运行回收系统回收模式,此时所述冷凝器中的制冷剂和润滑油的混合物能够经所述第二管路进入所述油分离器a实现油气分离。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9、所述换热器为套管换热器,包括套管,所述第五管路和所述第十一管路的部分管段均穿设于所述套管中,且所述套管上还设置有电加热装置a,以能对所述第五管路中的制冷剂加热;和/或,在所述第五管路上不穿设所述换热器的部分管段上还设置有电加热装置b,以能对所述第五管路中的制冷剂加热。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11、还包括第四管路,所述第四管路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油分离器a的内部、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路连通,以能在制冷设备测试模式时允许流体从所述油分离器a流向所述第二管路;

12、还包括第八管路,所述第八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第四管路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压缩机b的进气端连通,以能在回收系统回收模式时允许流体从所述油分离器a流向所述压缩机b,所述第八管路上设置有控制阀。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14、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二管路相接于第一位置,所述第四管路与所述第二管路相接于第二位置,所述第二管路的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管段为第三管路,所述第三管路上设置有单向阀e,所述单向阀e仅能允许制冷剂从所述第二管路流向所述第一管路;

15、所述第八管路与所述第四管路相接于第三位置,所述第四管路上且位于所述第三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管段上设置有单向阀d,所述单向阀d仅能允许制冷剂从所述第四管路流向所述第二管路。

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17、还包括油分离器b、第二节流装置、第九管路和第十管路,所述第九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压缩机b的排气端连通、另一端连通至所述油分离器b的内部,所述第十管路的一端与所述油分离器b的内部连通、另一端连通至所述第八管路上,所述第十管路与所述第八管路的相接位置为第六位置,所述第六位置位于所述控制阀与所述压缩机b之间;所述第二节流装置设置在所述第十管路上;所述第十一管路与所述油分离器b的出气口连通。

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19、还包括蒸发器、第六管路和第七管路,所述第六管路的一端与所述膨胀阀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蒸发器连通,所述第七管路的一端连通于所述油分离器a的内部、另一端与所述第五管路连通;所述油分离器b的出气口通过所述第十一管路连通至所述第七管路。

2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21、所述第十一管路与所述第七管路相接于第四位置,所述第十一管路上且位于所述换热器与所述第四位置之间的管段上设置有单向阀b,所述单向阀b仅能允许制冷剂从所述第十一管路流向所述第七管路;

22、所述第五管路与所述第七管路相接于第五位置,所述第五管路上且位于所述换热器与所述第五位置之间的管段上设置有单向阀c,所述单向阀c仅能允许制冷剂从所述第五管路流向所述膨胀阀;

23、所述第七管路上设置有第一节流装置和单向阀a,所述第一节流装置和所述单向阀设置于所述油分离器a与所述第四位置之间,所述单向阀a仅能允许流体从所述油分离器a流向所述第五管路。

2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25、所述第一管路上还设置有气阀、接口a和接口c,所述第五管路上且位于所述第五位置与所述膨胀阀之间设置有液阀、接口b和接口d;所述第二管路上设置有接口e,所述第五管路上且位于所述第五位置与所述冷凝器之间设置有接口f;所述蒸发器与所述压缩机a之间设置有注氟嘴。

2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如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制冷设备测试用冷媒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测试用冷媒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冷设备测试用冷媒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制冷设备测试用冷媒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设备测试用冷媒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设备测试用冷媒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设备测试用冷媒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冷设备测试用冷媒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冷设备测试用冷媒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

10.一种如权利要求4-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设备测试用冷媒回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冷设备测试用冷媒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测试用冷媒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冷设备测试用冷媒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制冷设备测试用冷媒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设备测试用冷媒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玉优张秦瑞卢冠卫林海佳喻磊王晨龙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