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装置及电池生产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21394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22
本申请涉及电池相关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连接装置及电池生产系统,该连接装置包括第一料管、第二料管和密封件,第一料管包括沿第一料管的轴向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一主体部;第二料管包括沿第二料管的轴向相互连接的第二主体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插设于第一连接部内,且第二连接部的外周面与第一连接部的内周面之间间隔设置,并形成环形间隙,第二主体部和第一主体部相互背离设置;密封件与第一料管和第二料管分别连接,并密封环形间隙,且第一料管通过密封件与第二料管形成柔性连接。连接装置可以用于连接在计量装置与下游设备之间,降低下游设备对计量装置的影响,提高计量装置的称量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池相关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连接装置及电池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1、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申请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2、电池生产过程中,各种浆料、粉料等物料可以通过输送管道在多道生产工序之间输送,这些物料中的至少一部分物料需要进行称量后再输送至下游设备中。物料称量的准确性,对于制备的电池相关构件的质量以及电池的生产成本影响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连接装置及电池生产系统,以降低连接装置对物料称量准确性的影响,提高物料称量的准确性。

2、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连接装置,包括第一料管、第二料管和密封件,第一料管包括沿第一料管的轴向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一主体部;第二料管包括沿第二料管的轴向相互连接的第二主体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插设于第一连接部内,且第二连接部的外周面与第一连接部的内周面之间间隔设置,并形成环形间隙,以使第二料管与第一料管之间间隔设置,第二主体部和第一主体部相互背离设置;密封件与第一料管和第二料管分别连接,并密封环形间隙,且第一料管通过密封件与第二料管柔性连接。

3、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连接装置可以连接于计量装置与下游设备之间,其中,第二料管的第二主体部可以与计量装置连接,第一料管的第一主体部可以与下游设备连通。通过将第二料管的第二连接部插设于第一料管的第一连接部内,且第二连接部的外周面与第一连接部的内周面之间形成环形间隙,使得第一料管与第二料管间隔设置,同时第一料管通过密封件与第二料管之间形成柔性连接,这样第一料管与第二料管之间的环形间隙被密封后,第一料管与第二料管之间可以维持柔性的软连接,第一料管可以不对第二料管施加作用力,从而使得与第一料管连接的计量装置不易受下游设备的影响,提高了称量准确性。同时,第二连接部插设于第一连接部内,物料从第二料管流向第一料管的过程中,可以直接从第二料管的出口进入第一料管,使得物料可以不经过密封件,这样物料在第一料管与第二料管之间的输送较为舒畅,且物料不易积聚在密封件与第一料管的连接处或密封件与第二料管的连接处,降低了由于物料沉积而使密封件与第一料管或第二料管之间形成硬连接,进而使得第一料管与第二料管之间的柔性连接失效的可能,提高了计量装置的称量准确性。在本申请实施例的连接装置应用于电池生产系统中时,由于计量装置对物料的称量准确性提高,使得电池相关构件的生产质量提升,从而使得电池的质量得以提升,并可以降低物料被过多使用的可能,进而降低电池的生产成本。

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密封件包括柔性套,柔性套套设于第一料管与第二料管之间,柔性套具有相反设置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与第一料管密封连接,第二端部与第二料管密封连接,在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柔性套松弛设置。柔性套与第一料管、第二料管的组装较为方便,可以提高连接装置的组装效率。柔性套松弛设置可以使得第一料管与第二料管之间的柔性连接较为可靠,同时,使得第一料管与第二料管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有一定的自由度,这样,即使下游设备为振动筛等情况下,振动筛振动的过程中,柔性套形成的柔性连接也不易失效。

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端部套设于第一料管的外周面上;和/或,第二端部套设于第二料管的外周面上。通过将柔性套的第一端部套设于第一料管的外周面,柔性套与第一料管的连接、固定较为方便。通过将柔性套的第二端部套设于第二料管的外周面,柔性套与第二料管的连接、固定较为方便。

6、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一料管的轴向,第二主体部位于第一料管的外侧,第一端部套设于第一连接部上并与第一连接部密封连接,第二端部套设于第二主体部上并与第二主体部密封连接。将柔性套的第一端部套设于第一连接部上,且柔性套通常从第一连接部的端部套入,这样,柔性套套入第一料管的长度不需要太长,操作也会较为方便。

7、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装置还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一固定件套设于第一端部上,并将第一端部固定于第一连接部上。通过第一固定件套设于第一端部将柔性套固定于第一料管,操作方便,且固定稳定性较好。

8、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包括第一卡箍,第一卡箍套设于第一端部上。使用卡箍(第一卡箍)固定柔性套,操作较为方便,提高了柔性套与第一料管的组装效率,且卡箍的紧固力较好,可以提高柔性套与第一料管的固定稳定性。

9、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连接装置还包括第二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套设于第二端部上,并将第二端部固定于第二主体部上。通过第二固定件套设于第二端部将柔性套固定于第二料管,操作方便,且固定稳定性较好。

10、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固定件包括第二卡箍,第二卡箍套设于第二端部上。使用卡箍(第二卡箍)固定柔性套,操作较为方便,提高了柔性套与第二料管的组装效率,且卡箍的紧固力较好,可以提高柔性套与第二料管的固定稳定性。

11、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柔性套包括中段弯折部,中段弯折部设置于环形间隙内,且中段弯折部的一端与第二端部连接,中段弯折部的另一端绕过第一连接部背离第一主体部的一端与第一端部连接。中段弯折部位于环形间隙内,可以对进入环形间隙的物料起到止挡作用,降低物料沿环形间隙进入第一端部与第一连接部之间的连接处以及第二端部与第二主体部之间的连接处的可能,从而提高柔性套形成的柔性连接的可靠性。

1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柔性套在第一端部的流通截面大于柔性套在第二端部的流通截面,以使得柔性套更好地与第一料管和第二料管匹配连接。

13、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一端部至第二端部的方向,柔性套的流通截面渐缩。

1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主体部与第一连接部为一体结构;和/或,第二主体部与第二连接部为一体结构。第一料管和第二料管加工方便,且不易出现密封不严的问题。

1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料管和/或第二料管为硬质管。

16、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背离第二主体部的端部与第二连接部背离第一主体部的端部之间沿第一料管的轴向的距离为3厘米至8厘米范围内。该尺寸的限定,既可以满足降低柔性连接失效的需求,又不会导致组装难度和耗材成本过分提升。

17、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主体部靠近第二连接部的一端或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定位件。定位件用于定位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之间的插接是否到位,提高了操作人员组装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的方便性,提高了组装效率。

18、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主体部远离第一连接部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下游设备连接的第一连接件,第二主体部远离第二连接部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上游设备连接的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可以固定连接在第一主体部上,第一连接件可以方便于第一料管与下游设备连接。第二连接件可以固定连接在第二主体部上,第二连接件可以方便于第二料管与上游设备的连接。

19、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包括连接于第一主体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包括柔性套,所述柔性套连接在所述第一料管与所述第二料管之间,所述柔性套具有相反设置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一料管密封连接,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二料管密封连接,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所述柔性套松弛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套设于所述第一料管的外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料管的轴向,所述第二主体部位于所述第一料管的外侧,所述第一端部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上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密封连接,所述第二端部套设于所述第二主体部上并与所述第二主体部密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套设于所述第一端部上,并将所述第一端部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第一卡箍,所述第一卡箍套设于所述第一端部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套设于所述第二端部上,并将所述第二端部固定于所述第二主体部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第二卡箍,所述第二卡箍套设于所述第二端部上。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套包括中段弯折部,所述中段弯折部设置于所述环形间隙内,且所述中段弯折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端部连接,所述中段弯折部的另一端绕过所述第一连接部背离所述第一主体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端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2-9任一项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套在所述第一端部的流通截面大于所述柔性套在所述第二端部的流通截面。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端部至所述第二端部的方向,所述柔性套的流通截面渐缩。

12.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为一体结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料管和/或所述第二料管为硬质管。

14.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背离所述第二主体部的端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背离所述第一主体部的端部之间沿所述第一料管的轴向的距离为3厘米至8厘米范围内。

15.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体部靠近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或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置有定位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部远离第一连接部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下游设备连接的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主体部远离第二连接部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与上游设备连接的第二连接件。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第一法兰;

18.一种电池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池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设备包括计量装置,所述计量装置的出料口形成所述上游设备的出料口。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包括柔性套,所述柔性套连接在所述第一料管与所述第二料管之间,所述柔性套具有相反设置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一料管密封连接,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二料管密封连接,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之间,所述柔性套松弛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套设于所述第一料管的外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料管的轴向,所述第二主体部位于所述第一料管的外侧,所述第一端部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上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密封连接,所述第二端部套设于所述第二主体部上并与所述第二主体部密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套设于所述第一端部上,并将所述第一端部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第一卡箍,所述第一卡箍套设于所述第一端部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套设于所述第二端部上,并将所述第二端部固定于所述第二主体部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第二卡箍,所述第二卡箍套设于所述第二端部上。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套包括中段弯折部,所述中段弯折部设置于所述环形间隙内,且所述中段弯折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端部连接,所述中段弯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凯钟柔潮林子龙孟祥熙赵洪伟段加林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