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冷井式燃料电池氢气分水架构、燃料电池系统以及车辆技术方案_技高网

一种冷井式燃料电池氢气分水架构、燃料电池系统以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21047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井式燃料电池氢气分水架构,包括燃料电池、气水分离器、开度控制阀、氢气氢循环泵以及连接管路,来自燃料电池反应排除的含水氢气和氢气进气阀的冷氢气分别通过连接管路进入气水分离器,开度控制阀包括控制在连接管路氢流通路流动氢流量的氢气进气阀和排水阀,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通过有线通讯连接控制所述氢气进气阀、所述排水阀。本申请的一种冷井式燃料电池氢气分水架构,通过将温热的氢气与冷氢气混合,冷凝的水可以直接从分水件处分掉,避免混流后冷凝的液态水进入燃料电池。以及通过将冷氢气引入分水器,可以进一步提高系统的集成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料电池,具体涉及一种冷井式燃料电池氢气分水架构、燃料电池系统以及车辆


技术介绍

1、氢能是绿色能源,氢能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已广泛应用于交通汽车,公共汽车,船舶,水下航行器和航天器以及储能行业等领域。与其它电能源类型技术相比,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具有许多优点,包括启动时间短、系统体积小、污染物排放低、系统效率相对较高以及噪音级别低等。在车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中,纯氢通常用作发电燃料,未能充分使用的氢气将与杂质气体一起排放到大气中。然而,为了获得最大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的发电效率和保障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的安全使用条件,要求系统应该在给定的输出功率下消耗尽可能少的燃料,并且应该最大限度地减少氢气向外界环境的排放。

2、目前氢燃料电池电堆正逐步向大功率发展,为了增加氢气的利用率,和自增湿性,燃料电池的技术路线一般都采用氢气回流方式。电堆在运行过程中排出的介质中,除了氢气之外还存在大量液态水和气态水,为了避免气流中过多的液态水回流入电堆,造成单片堵水性能变差,长时间造成不可逆的寿命损伤,需要在回流路设计分水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冷井式燃料电池氢气分水架构的同时,解决燃料电池生成液态水问题中冷热氢气掺混生成冷凝水进堆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冷井式燃料电池氢气分水架构,包括燃料电池、气水分离器、开度控制阀、氢气氢循环泵以及连接管路,来自燃料电池反应排除的含水氢气和氢气进气阀的冷氢气分别通过连接管路进入气水分离器,开度控制阀包括控制在连接管路氢流通路流动氢流量的氢气进气阀和排水阀;

4、燃料电池的氢气出口与气水分离器的a口相连;

5、氢气进气阀的出口与气水分离器的b口相连;

6、氢循环泵的入口与气水分离器相连、出口与燃料电池的入口相连,该氢循环泵构成为使包括来自燃料电池堆叠体的氢的排出气体通过氢再循环路而再循环;

7、排水阀安装在气水分离器下方。

8、进一步地,冷井式燃料电池氢气分水架构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分别通过有线通讯连接控制氢气进气阀、排水阀。

9、更进一步地,氢气进气阀、排水阀为直动式电磁阀。

10、进一步地,氢循环泵,氢循环泵具有泵机构、构成为驱动泵机构的马达机构。

11、进一步地,氢循环泵还包括收容泵机构和马达机构的外壳。

12、更进一步地,外壳在其内部具有使氢再循环路与连接管路氢流通路合流的合流部。

13、更进一步地,氢循环泵具有构成为检测在内部循环路内流动的排出气体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1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为:

15、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包括上述的一种冷井式燃料电池氢气分水架构。

1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为:

17、一种车辆,包括如上述的燃料电池系统。

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的一种冷井式燃料电池氢气分水架构,通过将温热的氢气与冷氢气混合,冷凝的水可以直接从分水件处分掉,避免混流后冷凝的液态水进入燃料电池,以及通过将冷氢气引入分水器,可以进一步提高系统的集成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井式燃料电池氢气分水架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燃料电池、气水分离器、开度控制阀、氢气氢循环泵以及连接管路,来自燃料电池反应排除的含水氢气和氢气进气阀的冷氢气分别通过连接管路进入气水分离器,开度控制阀包括控制在连接管路氢流通路流动氢流量的氢气进气阀和排水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井式燃料电池氢气分水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井式燃料电池氢气分水架构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通过有线通讯连接控制所述氢气进气阀、所述排水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井式燃料电池氢气分水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气进气阀、排水阀为直动式电磁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井式燃料电池氢气分水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氢循环泵,所述氢循环泵具有泵机构、构成为驱动所述泵机构的马达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井式燃料电池氢气分水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氢循环泵还包括收容所述泵机构和所述马达机构的外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冷井式燃料电池氢气分水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在其内部具有使氢再循环路与连接管路氢流通路合流的合流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冷井式燃料电池氢气分水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氢循环泵具有构成为检测在内部循环路内流动的排出气体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8.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电池系统包括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冷井式燃料电池氢气分水架构。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燃料电池系统。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井式燃料电池氢气分水架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燃料电池、气水分离器、开度控制阀、氢气氢循环泵以及连接管路,来自燃料电池反应排除的含水氢气和氢气进气阀的冷氢气分别通过连接管路进入气水分离器,开度控制阀包括控制在连接管路氢流通路流动氢流量的氢气进气阀和排水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井式燃料电池氢气分水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井式燃料电池氢气分水架构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通过有线通讯连接控制所述氢气进气阀、所述排水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井式燃料电池氢气分水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气进气阀、排水阀为直动式电磁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井式燃料电池氢气分水架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氢循环泵,所述氢循环泵具有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来戴丽君刘然李飞强高云庆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