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复合止血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_技高网

一种复合止血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020896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止血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含丝素蛋白、壳聚糖和改性纳米硅藻土。利用改性纳米硅藻土表面及内部丰富的孔隙结构吸收血液中的水分同时阻隔血液中的血小板、血浆纤维蛋白原等物质在改性纳米硅藻土表面聚集形成凝块,结合壳聚糖的止血功效实现快速止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止血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失血是战场上伤员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日常生活中突发性事故中经常遇到的难题。对于车祸现场的急救治疗、手术台上的创口止血等多种环境,有效且快速的止血是非常重要的。较为理想的止血材料需要具有安全、高效、易储存、成本低以及生物相容性好的优点。

2、硅藻是一类常见的单细胞微藻,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还可以大规模人工养殖,经过简单纯化后可以获得形状规则、粒径均一的微米级硅藻外壳。硅藻外壳具有规则多孔结构,是天然的介孔硅基材料。硅藻外壳有很高的比表面积,能够大量吸附出血部位渗液,促进血小板和红细胞凝聚,促进血液凝固。已有越来越多的研究将硅藻或改性硅藻用于止血材料。申请号为200810122047.x的专利将块状天然硅藻土采用中药粉碎机粉碎成不同尺寸的颗粒,然后将粉碎后的颗粒直接在300~900℃温度下加热处理1~24小时,获得外用天然硅藻土紧急救生止血剂,体外止血时间在1~2min。申请号为202110155231.x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将具有不同结构特征(舟形与卵形)的硅藻壳混合提高硅藻壳止血性能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制备藻泥;(2)酸热法处理藻泥;(3)洗涤烘干得到硅藻壳;(4)将不同结构特征的硅藻壳按一定比例充分混合。该方法不需特殊的化学基团修饰,操作工艺相对环保,但止血性能有限,在大鼠断尾体外凝血时间在60s以上。

3、对硅藻壳进行改性或是与其他止血材料复合是提高止血性能有效的途径之一。申请号为201610732723.x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金属阳离子修饰的硅藻细胞膜止血粉的方法,以硅藻细胞膜为基质载体,通过酸以及氧化处理、金属氯化物修饰后再经洗涤和真空干燥得到金属阳离子修饰的硅藻细胞膜止血粉,作为介孔刚性粉末,具有止血效果快、方便使用的特点。申请号为202310477886.8的专利

4、使用改性硅藻土、阳离子环糊精、壳聚糖和紫草油等原料制备了一种硅藻土改性抗菌敷料,利用硅藻土的吸附效果,可吸附血液中的凝血因子,提高伤口处凝血因子的浓度,快速止血。同时配合阳离子环糊精和壳聚糖,具有良好的抗菌、抗炎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止血材料,

2、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复合止血材料的制备方法。

3、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产品的应用。

4、本专利技术目的通过以下方案实现:一种复合止血材料,包含丝素蛋白、壳聚糖和改性纳米硅藻土。

5、所述改性纳米硅藻土是采用聚乙烯亚胺或阳离子淀粉对纳米硅藻土进行改性得到的改性纳米硅藻土。

6、所述丝素蛋白和壳聚糖的质量比为2~3:1;所述改性后的改性纳米硅藻土和壳聚糖的质量比为0.5~1:1。

7、所述丝素蛋白粘均分子量为200~400kda。

8、所述壳聚糖粘均分子量为500~1200kda,脱乙酰度为80~90%。

9、本专利技术所述复合止血材料的制备方法为:

10、将采用溴化锂溶解法制得的丝素蛋白溶液、壳聚糖溶于乙酸水溶液中制得的壳聚糖溶液和改性纳米硅藻土混匀,加入交联剂三聚磷酸钠后得到悬浊液,采用喷雾干燥的方式去除溶剂,得到所述复合止血材料。

11、所述改性纳米硅藻土在经聚乙烯亚胺或阳离子淀粉改性之前,需要经过酸处理,从而清理硅藻土微孔通道,增大比表面积和孔体积。

12、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合止血材料在制备止血敷料材料上的应用。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述复合止血材料具有如下优点:

14、采用聚乙烯亚胺或阳离子淀粉对纳米硅藻土进行表面改性使纳米硅藻土对血液中的血小板、血红蛋白等物质具有亲和性,阻隔其在纳米硅藻土表面形成血栓,催化凝血酶产生将可溶性血浆纤维蛋白原原位转化为不可溶的血浆纤维蛋白从而形成牢固的凝血块,再结合壳聚糖的止血功效与丝素蛋白对伤口组织的亲和性与粘附性,使得本专利技术的复合止血材料具有强大的快速止血能力,尤其适用于中、重度出血的快速止血。

1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快速止血功能的复合止血材料,尤其是满足中、重度失血的快速止血要求。利用纳米硅藻土表面的硅羟基功能基团,采用聚乙烯亚胺或阳离子淀粉对纳米硅藻土进行表面改性,得到改性纳米硅藻土。

16、在止血过程中,本专利技术所述复合止血材料中的丝素蛋白作为载体具有良好的延展性与生物亲和性,保障止血材料与伤口的紧密贴合。改性纳米硅藻土表面及内部大量的孔隙结构可以快速的吸收伤口血液中的水分存储于管内,将大部分水从血液中去除。另一方面,改性后的改性纳米硅藻土表面与血液中的血小板、血红细胞、血浆纤维蛋白原等物质相互吸引,快速形成血栓同时催化凝血酶的产生,形成牢固的凝血块,从而实现快速止血。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止血材料,其特征在于,包含丝素蛋白、壳聚糖和改性纳米硅藻土,其中,丝素蛋白和壳聚糖的质量比为2~3:1;改性纳米硅藻土和壳聚糖的质量比为0.5~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止血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纳米硅藻土是采用聚乙烯亚胺或阳离子淀粉对纳米硅藻土进行改性得到的改性纳米硅藻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止血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素蛋白粘均分子量为200~400kD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止血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壳聚糖粘均分子量为500~1200kDa,脱乙酰度为80~90%。

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复合止血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采用溴化锂溶解法制得的丝素蛋白溶液、壳聚糖溶于乙酸水溶液中制得的壳聚糖溶液和改性纳米硅藻土混匀,加入交联剂三聚磷酸钠后得到悬浊液,采用喷雾干燥的方式去除溶剂,得到所述复合止血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复合止血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复合止血材料中,丝素蛋白和壳聚糖的质量比为2:1;改性纳米硅藻土和壳聚糖的质量比为0.5:1,按下述步骤制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复合止血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复合止血材料中,丝素蛋白和壳聚糖的质量比为2.5:1,聚乙烯亚胺改性纳米硅藻土和壳聚糖的质量比为0.75:1,按下述步骤制备: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复合止血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复合止血材料中,丝素蛋白和壳聚糖的质量比为3:1,聚乙烯亚胺改性纳米硅藻土和壳聚糖的质量比为1:1,按下述步骤制备:

9.一种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复合止血材料在制备止血敷料材料上的应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止血材料,其特征在于,包含丝素蛋白、壳聚糖和改性纳米硅藻土,其中,丝素蛋白和壳聚糖的质量比为2~3:1;改性纳米硅藻土和壳聚糖的质量比为0.5~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止血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纳米硅藻土是采用聚乙烯亚胺或阳离子淀粉对纳米硅藻土进行改性得到的改性纳米硅藻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止血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素蛋白粘均分子量为200~400kd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止血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壳聚糖粘均分子量为500~1200kda,脱乙酰度为80~90%。

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复合止血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采用溴化锂溶解法制得的丝素蛋白溶液、壳聚糖溶于乙酸水溶液中制得的壳聚糖溶液和改性纳米硅藻土混匀,加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义军林琳邬淑红吴晓燕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