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激光成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20894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紫外激光成像装置,可解决现有成像装置对潜在痕迹的显现能力不高及现场不能直接目睹紫外光痕迹图像的问题。该紫外激光成像装置主要包括:激光器,输出1064nm激光;四倍频器,输出266nm紫外激光;光导管及扩束镜,输出扩束的266nm紫外激光并投射到物证上;带通滤光镜组件,包含266nm带通滤光镜及340nm带通滤光镜;紫外镜头,接收透过带通滤光镜组件的紫外光;紫外变像管,接收透过紫外镜头的紫外光进行成像记录;照相机,对成像记录进行摄像。本装置中的光束根据潜在指印的大小可作相应变化,使各类大小痕迹物证都能清晰显现。此外本装置中的紫外变像管具有即时显现紫外光痕迹图像的功能,为快速分析、检验案件现场的痕迹物证提供技术支撑。(*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学成像装置,尤其是指一种用于物证仪的紫外激光成像装置
技术介绍
自从指纹被发现有其人各不同及其触物留痕等特点以来,如何将遗留在现场的指 纹提取下来,一直是现场勘查的重点,以将提取的指印作为鉴别罪犯的物证。从此后,对于 提取和显现指印的方法及设备就一直是刑事显现技术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随着刑事技术 的进一步发展,先后出现了对潜在指印进行处理的物理、化学技术,使得一些潜在的指印得 以显现,然后再用传统的显现技术将它们记录下来,作为法庭上的诉讼证据。但是,对于有 些客体(检材)上的潜在指印,由于客体的特殊性,如比较重要的文件材料,就不允许对潜 在指印进行预处理,因为那样会破坏客体;另外,为了防止不慎的预处理破坏潜在指印,造 成无可挽回的损失,也不允许对现场的潜在指印进行预处理。因此,勘查实践中提出了对指 印的无损检验的要求,即要求在不破坏潜在指印特征及客体的前提下,显现出潜在指印,进 而对它们进行鉴定,为法庭诉讼提供有力的证据。利用光学成像技术为实现无损检验要求 这一目标提供了条件。目前的光学成像装置中,成像光源对各类大小痕迹物证的显现都是直接将光束照 射而达到的,显然,这同一大小的光束对各类大小痕迹物证的提取质量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有的清晰度高,有的清晰度低;此外,这类光学成像装置对潜在指印的显现只能用传统的显 现设备(例,成像镜头连接照相机)记录后才能目睹,影响勘查人员现场判断的及时性。随 着科技的发展,犯罪嫌疑人留下的潜在指印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显然,上述结构的 光学成像装置已不能满足现场勘查和物证技术发展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提高潜 在痕迹物证的提取率和防止证据灭失、成像清晰度高并使勘查人员在现场就能直接目睹显 现指印的一种紫外激光成像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紫外激光成像装置,包括电源装置,输出端输出工作电压;激光器,其输入 端通过开关K与所述电源装置的输出端连接,其输出端输出1064nm激光;四倍频器,其输入 端与所述激光器的输出端连接,其输出端输出266nm紫外激光并被准直后耦合进光纤;光 导管,其输入端与所述四倍频器输出端的光纤连接,其输出端传输输出266nm紫外激光;扩 束镜,其输入端与所述光导管的输出端连接,其输出端输出扩束的266nm紫外激光,扩束的 266nm紫外激光投射到物证上;带通滤光镜组件,结构为一个由四边组成的镂空底框,其 中两个对应的边相对往内弯曲各形成一个沟槽,在其中一个弯曲后的边上设置带有安装孔 的安装耳,在形成的两个沟槽内滑动设有滤光镜架,滤光镜架上相邻安装266nm带通滤光 镜及340nm带通滤光镜,所述266nm带通滤光镜接收所述物证经266nm紫外激光照射后的反射光线,所述340nm带通滤光镜接收所述物证经266nm紫外激光照射后的光致发光;紫外 镜头,固定于一个翻拍架上,接收透过所述266nm带通滤光镜短波紫外光或所述340nm带通 滤光镜的长波紫外光,所述带通滤光镜组件的安装耳固定于该紫外镜头前端;紫外变像管, 与所述紫外镜头固定连接,接收透过紫外镜头的紫外光进行成像记录;照相机,与所述紫外 变像管连接,对紫外变像管的成像记录进行摄像。所述工作电压为100-24AVC可调电压。所述激光器是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器。所述扩束镜是石英凸透镜。所述紫外镜头采用NIKON UV-100石英紫外镜头。所述电源装置、激光器、四倍频器、光导管安装在一个仪器箱内。所述光导管固定在一个移动的光纤固定架上,所述光导管的输入端通过标准的 SMA905接口在所述仪器箱面板上与四倍频器的光纤连接。所述照相机与所述紫外变像管采用螺旋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成像光源采用266nm紫外激光,可有效激发指纹荧光,特别适用于 潜在指纹的查找与采集,既不影响潜在指印所在客体的材料,也能够防止潜在指印证据灭 失。另外,成像光源经过一个扩束镜后再照射到物证上,扩束镜可以将成像光源的光束根据 潜在指印的大小作相应变化,使各类大小痕迹物证都能清晰显现。此外,在成像镜头与照相 机之间连接了一个紫外变像管,其具有即时显示能力和较高的探测灵敏度,使勘查人员能 够在现场目睹显现的指印,为快速分析、检验案件现场的痕迹物证提供技术支撑。本技术还具有适用范围广,使用效果好,成本低的优点。为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 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紫外激光成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带通滤光镜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光源成像是通过选择照射光线的入射角度和方向,利用物体上各种物质反射光线 空间分布性质差异,调整控制反射光线亮度分布,显现其中某些物质的图像。例,利用指印 物质和客体表面对光线反射方式的差异,在适当的光照条件下和一定的观察角度下,这种 差异可以得到显示或加强,进而显现出指印。本技术中采用266nm紫外反射照相,在 可见光谱区吸收、反射性质差别不大的几种物质,在紫外区会出现很大的吸收、反射性质差 异,这样,可有效形成指印与背景之间的亮度差别,达到显现潜在指印的目的。因此,266nm 紫外激光更适用于潜在指纹的查找与采集。本技术中还采用紫外光致发光成像检测技术,这是利用200 300nm的短波 紫外光激发照射被检物体,观察或拍照记录记录被检物体在300 400nm的长波紫外光区的发光亮度分布图像。利用各种物质光致发光性质差异,调整控制检材物体发射光线亮度 分布结果,能够有效显现潜在指印。参见图1,如图所示,本技术的紫外激光成像装置的结构如下。电源装置1,输出端输出工作电压,工作电压为100-24AVC可调电压。激光器2,本实施例采用ND YAG激光器(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器的简称),其输入 端通过开关K与电源装置1的输出端连接,其输出端输出1064nm激光。四倍频器3,其输入端连接激光器2的输出端,其输出端输出266nm紫外激光并被 准直后耦合进光纤。光导管4,本实施例采用石英纤维光导管,其输入端与四倍频器3的输出端光纤连 接,其输出端传输输出266nm紫外激光。扩束镜5,本实施例采用石英凸透镜,其输入端与光导管4的输出端连接,其输出 端输出扩束的266nm紫外激光,扩束的266nm紫外激光投射到被检物证6上。由于激光器 发射的266nm激光光斑极小,直径约为1.5mm左右。在拍摄时需利用该扩束镜5将光斑扩 大(扩束)。扩束的倍率以既能看清又能覆盖被摄客体上的痕迹为准。被摄痕迹较小时,光 源距物证近一些,使光斑的尺寸小;当被摄痕迹比较大时,光源离客体则要远一些,使光斑 的尺寸大一些。带通滤光镜组件78,参见图2,带通滤光镜组件78的结构为一个由四边组成的镂 空底框781,其中两个对应的边相对往内弯曲各形成一个沟槽,在其中一个弯曲后的边上设 置带有安装孔的安装耳782,在形成的两个沟槽内滑动设有滤光镜架783,滤光镜架783上 相邻安装266nm带通滤光镜7及340nm带通滤光镜8,所述安装耳782固定于紫外镜头前 端(未图示)上。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紫外激光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装置,输出端输出工作电压;激光器,其输入端通过开关K与所述电源装置的输出端连接,其输出端输出1064nm激光;四倍频器,其输入端与所述激光器的输出端连接,其输出端输出266nm紫外激光并被准直后耦合进光纤;光导管,其输入端与所述四倍频器输出端的光纤连接,其输出端传输输出266nm紫外激光;扩束镜,其输入端与所述光导管的输出端连接,其输出端输出扩束的266nm紫外激光,扩束的266nm紫外激光投射到物证上;带通滤光镜组件,结构为:一个由四边组成的镂空底框,其中两个对应的边相对往内弯曲各形成一个沟槽,在其中一个弯曲后的边上设置带有安装孔的安装耳,在形成的两个沟槽内滑动设有滤光镜架,滤光镜架上相邻安装266nm带通滤光镜及340nm带通滤光镜,所述266nm带通滤光镜接收所述物证经266nm紫外激光照射后的反射光线,所述340nm带通滤光镜接收所述物证经266nm紫外激光照射后的光致发光;紫外镜头,固定于一个翻拍架上,接收透过所述266nm带通滤光镜短波紫外光或所述340nm带通滤光镜的长波紫外光,所述带通滤光镜组件的安装耳固定于该紫外镜头前端;紫外变像管,与所述紫外镜头固定连接,接收透过紫外镜头的紫外光进行成像记录;照相机,与所述紫外变像管连接,对紫外变像管的成像记录进行摄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能斌徐宝桢孙文鼎陈连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公安局物证鉴定中心上海恒光警用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