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环氧改性丙烯酸分散体及其制备方法和涂料技术_技高网

环氧改性丙烯酸分散体及其制备方法和涂料技术

技术编号:4020561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2 2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性树脂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环氧改性丙烯酸分散体及其制备方法和涂料。环氧改性丙烯酸分散体,主要由按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制得:环氧中间体70~80份、单体100~115份、引发剂0.5~3份、有机溶剂2~8份、中和剂3~8份和水120~150份;所述环氧中间体主要由环氧树脂和多元醇反应制得。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环氧树脂对丙烯酸树脂进行接枝改性,同时环氧树脂经过耐水性好的多元醇进行开环改性,不引入酯基和羧基,既提供了较好的附着力,又保证了耐水解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性树脂制备,尤其是涉及一种环氧改性丙烯酸分散体及其制备方法和涂料


技术介绍

1、金属腐蚀是指由于外界环境中腐蚀介质的影响,金属材料的结构与性能发生了变化,发生如破坏、断裂、穿孔或磨损。由于金属腐蚀的发生,金属的机械性能发生改变,不仅直观地体现在金属价值的缺失,还会使得金属的功能丧失,严重时甚至会引起安全事故,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与人身安全事故。涂料的使用是对基材进行保护的诸多方法中,最经济也是最高效的方法之一。

2、早期的防腐涂料大都是溶剂型的,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加强,正在逐渐地被水性涂料所替换。水性涂料因为主体分散介质是水,仅含有少量的有机溶剂,有效的减少了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可以很好的符合环保法规的要求。丙烯酸二级分散体是首先由(甲基)丙烯酸及其酯类单体通过共聚合得到丙烯酸树脂,再经过中和,最后加水分散得到的水性涂料。

3、丙烯酸树脂因为其结构特点,具有耐候性优异而耐盐雾性差的特点,所以要做到底面合一就需要引入一些特征基团,例如现有技术有通过加入含氟单体或含si、p等的特殊单体来进行合成,如公开号为cn110330657a的专利申请中,通过含硅环氧树脂改性丙烯酸得到的二级分散体;或者需要添加防锈颜料来得到底面合一的效果,如公开号为cn110698934a的专利申请中,加入大量防锈颜料达到较好耐盐雾性能。这些丙烯酸涂料虽然可以得到较好的底面合一涂层,但成本较高,且会引入大量的重金属,环保性变差。因而,如何提供一种不含重金属且可用于底面合一的丙烯酸分散体具有重要意义。

4、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环氧改性丙烯酸分散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丙烯酸树脂与漆料稳定性不好、耐盐雾性差、环保性差等技术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环氧改性丙烯酸分散体的制备方法。

3、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涂料。

4、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了环氧改性丙烯酸分散体,主要由按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制得:

5、环氧中间体70~80份、单体100~115份、引发剂0.5~3份、有机溶剂2~8份、中和剂3~8份和水120~150份;

6、所述环氧中间体主要由环氧树脂和多元醇反应制得。

7、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多元醇包括聚醚二元醇和/或聚酯二元醇。进一步地,所述多元醇包括聚碳酸酯二元醇;所述多元醇中,所述聚碳酸酯二元醇的占比≥50wt%。

8、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环氧树脂包括双酚a型环氧树脂。

9、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环氧中间体主要由环氧树脂、多元醇、催化剂和溶剂制得;

10、所述环氧树脂和所述多元醇的质量比为(2~4)﹕(1~2)。

11、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催化剂的用量为所述环氧树脂和所述多元醇的质量和的0.1%~0.3%。

12、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环氧中间体的固体分含量为30%~60%。

13、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单体中,羟基含量为2%~6%。

14、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单体包括:

15、(1)含羧基可共聚单体;

16、(2)含羟基可共聚单体;

17、(3)含酰胺可共聚单体;

18、(4)(甲基)丙烯酸的脂环族酯;

19、(5)(甲基)丙烯酸脂肪族酯和/或乙烯基芳香族化合物。

20、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含羧基可共聚单体包括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琥珀酸单酯、丙烯酸-β-羧基乙酯和马来酸酐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含羟基可共聚单体包括(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和(甲基)丙烯酸羟丁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含酰胺可共聚单体包括(甲基)丙烯酰胺;所述(甲基)丙烯酸的脂环族酯包括(甲基)丙烯酸环己酯、四氢呋喃甲基丙烯酸酯、4-叔丁基环己基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甲基)丙烯酸脂肪族酯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正辛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和(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乙烯基芳香族化合物包括苯乙烯。

21、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单体还包括高支化烷烃酯。进一步地,所述高支化烷烃酯包括叔碳酸缩水甘油酯、叔碳酸乙烯酯和新壬酸乙烯酯中的至少一种。

22、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单体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

23、(1)含羧基可共聚单体1~7份;

24、(2)含羟基可共聚单体20~40份;

25、(3)含酰胺可共聚单体0.5~4份;

26、(4)(甲基)丙烯酸的脂环族酯1~7份;

27、(5)(甲基)丙烯酸脂肪族酯和/或乙烯基芳香族化合物25~45份。

28、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高支化烷烃酯的用量为1~7份。

29、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引发剂包括过氧化类引发剂和/或偶氮类引发剂。

30、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有机溶剂包括乙二醇丁醚、二乙二醇丁醚、丙二醇甲醚、二丙二醇甲醚、二丙二醇丁醚、丙二醇甲醚醋酸酯、丙二醇二乙酸酯、醋酸丁酯、环己酮、甲基异丁基酮、100#溶剂油和150#溶剂油中的至少一种。

31、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中和剂包括有机胺和/或水溶性的无机碱。进一步地,所述中和剂包括n,n-二甲基一乙醇胺、n-甲基二乙醇胺、丁基二乙醇胺、丁醇胺、三乙醇胺、三乙胺、乙基二异丙胺、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钠中的至少一种。

32、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分散体的固含为40%~50%;所述分散体的粘度为1000~2000mpa·s。

33、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了上述任意一种所述环氧改性丙烯酸分散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4、(a)将环氧中间体升温后加入部分单体、部分引发剂和部分有机溶剂,保温反应;

35、(b)向步骤(a)得到的物料中加入余量单体、部分引发剂和部分有机溶剂,保温反应;然后加入余量引发剂和余量有机溶剂,保温反应;

36、(c)将步骤(b)的物料降温,加入中和剂进行中和处理后,加入水进行分散处理;

37、其中,步骤(a)中的单体与步骤(b)中的单体的质量比为(1~3)﹕1。

38、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步骤(a)中的单体包括:

39、(ⅰ)含羟基可共聚单体;

40、(ⅱ)(甲基)丙烯酸的脂环族酯;以及,

41、(ⅲ)(甲基)丙烯酸脂肪族酯和/或乙烯基芳香族化合物。

42、在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环氧改性丙烯酸分散体,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按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制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改性丙烯酸分散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包括聚醚二元醇和/或聚酯二元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改性丙烯酸分散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包括双酚A型环氧树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改性丙烯酸分散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中,羟基含量为2%~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环氧改性丙烯酸分散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改性丙烯酸分散体,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特征中的至少一个:

7.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环氧改性丙烯酸分散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环氧改性丙烯酸分散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的单体包括:

9.一种涂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环氧改性丙烯酸分散体或权利要求7~8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环氧改性丙烯酸分散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料还包括交联剂和颜料;所述交联剂包括氨基树脂和/或多异氰酸酯;

...

【技术特征摘要】

1.环氧改性丙烯酸分散体,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按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制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改性丙烯酸分散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包括聚醚二元醇和/或聚酯二元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改性丙烯酸分散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氧树脂包括双酚a型环氧树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改性丙烯酸分散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中,羟基含量为2%~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环氧改性丙烯酸分散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祥钦唐进伟闫磊张抗王海付望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富琪森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