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盐碱地种植农作物的施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19924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7 0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盐碱地种植农作物的施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种植农作物前对盐碱地进行一次深翻;S2.一次深翻7‑14天后施加土壤改良肥进行二次深翻;S3.二次深翻3‑6天后进行农作物种植;S4.待农作物株高至10‑15cm时灌溉施加水溶性肥;S5.农作物花期前挖沟施加综合促生长肥;S6.待农作物收获后将秸秆粉碎还田;通过一次深翻截断土壤毛细管水向地表输送盐分,施加土壤改良肥二次深翻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并对深层的盐碱起到阻隔作用,施加水溶性肥并利用挖沟施加综合促生长肥能够保证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土壤环境,促进农作物生长,最后秸秆粉碎还田保障土壤肥力,通过上述方案能够直接在盐碱地中种植农作物,缩短了盖梁土壤的时间,经济效益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种植,特别是涉及一种盐碱地种植农作物的施肥方法


技术介绍

1、盐碱地是盐类集积的一个种类,是指土壤里面所含的盐分影响到作物的正常生长,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粮农组织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盐碱地的面积为9.5438亿公顷,其中我国为9913万公顷。我国碱土和碱化土壤的形成,大部分与土壤中碳酸盐的累计有关,因而碱化度普遍较高,严重的盐碱土壤地区植物几乎不能生存。

2、由于盐碱地不适合农作物正常生长,因此需要对盐碱地进行改良,常规的改良方式一般需要先排盐、洗盐、降低土壤盐分含量;再种植耐盐碱的植物,培肥土壤;最后种植作物。整个改良过程耗时较长,且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尤其是洗盐排盐的步骤还会造成新的盐碱化。

3、因此,亟需一种盐碱地种植农作物的施肥方法,能够解决现有盐碱地改良方案耗时长、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盐碱地种植农作物的施肥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盐碱地改良方案耗时长、成本高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盐碱地种植农作物的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碱地种植农作物的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一次深翻的深度为30-5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碱地种植农作物的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土壤改良肥包括粉煤灰10-20份、固体废弃物粉末40-60份、生物质炭10-15份、微生物菌剂4-7份、尿素15-30份,将上述组分混合后施加在土壤表面,每亩施加量为50-100kg。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盐碱地种植农作物的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废弃物粉末为建筑垃圾、城市污泥干燥后粉碎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盐碱地种植农作物的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碱地种植农作物的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一次深翻的深度为30-5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盐碱地种植农作物的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土壤改良肥包括粉煤灰10-20份、固体废弃物粉末40-60份、生物质炭10-15份、微生物菌剂4-7份、尿素15-30份,将上述组分混合后施加在土壤表面,每亩施加量为50-100kg。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盐碱地种植农作物的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废弃物粉末为建筑垃圾、城市污泥干燥后粉碎得到,粉末粒度为10-20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盐碱地种植农作物的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质炭为作物秸秆、枯枝败叶热解碳化后粉碎得到,粉末粒度为10-20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盐碱地种植农作物的施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菌剂为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柏元薛世平赵春刚石东方徐辉张平王定定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瑞绎昕生态园林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