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印刷设备,具体为一种文化艺术对联印刷设备。
技术介绍
1、对联,汉族的传统文化之一,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对联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瑰宝,对联又称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有偶语、俪辞、联语、门对等通称,以“对联”称之,则开始于明代,它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它与书法的美妙结合,又成为中华民族绚烂多彩的艺术独创。
2、现有印刷设备在加墨时,需依靠人工手动填加墨,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低,人力物力成本高,而且墨水会发生沉淀,墨水沉淀出水不流畅,容易堵塞管道,印刷设备上的刮板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出现磨损需要进行更换时,大多需要一些特定的工具帮助使用者来对刮板进行拆装更换,当使用者未携带拆卸工具时,刮板的拆装更换存在一定的难度,使用时颇为不便,针对上述问题,专利技术人提出一种文化艺术对联印刷设备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文化艺术对联印刷设备,包括底座(1)与印刷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侧面固定设有固定壳(12),所述固定壳(12)的内部固定设有第一电动伸缩杆(13),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13)的输出端贯穿固定壳(12),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13)的输出端设有支撑板(14),所述支撑板(14)的上表面固定设有龙门架(15),所述龙门架(15)的上表面开设有通槽(151),所述通槽(151)的内部转动设有丝杆(16),所述龙门架(15)的一侧固定设有驱动电机(161),所述驱动电机(161)的输出端贯穿龙门架(15),所述驱动电机(161)的输出端与丝杆(16)的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文化艺术对联印刷设备,包括底座(1)与印刷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侧面固定设有固定壳(12),所述固定壳(12)的内部固定设有第一电动伸缩杆(13),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13)的输出端贯穿固定壳(12),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13)的输出端设有支撑板(14),所述支撑板(14)的上表面固定设有龙门架(15),所述龙门架(15)的上表面开设有通槽(151),所述通槽(151)的内部转动设有丝杆(16),所述龙门架(15)的一侧固定设有驱动电机(161),所述驱动电机(161)的输出端贯穿龙门架(15),所述驱动电机(161)的输出端与丝杆(16)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丝杆(16)的外侧表面螺纹套设有套块(17),所述套块(17)与通槽(151)的内表面滑动贴合,所述套块(17)的下表面固定设有第一矩形连接板(18),所述第一矩形连接板(18)的上表面固定设有第二电动伸缩杆(19),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19)的输出端设有贯穿第一矩形连接板(18),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19)的输出端设有连接件(191),所述连接件(191)内可拆卸设有刮板(192),所述连接件(191)与刮板(192)上均设有拆装组件(6),所述龙门架(15)的下表面固定设有第二矩形连接板(3),所述第二矩形连接板(3)的下表面固定设有固定板(31),所述印刷板(2)与固定板(31)的内表面活动贴合,其中一个所述固定壳(12)的侧面固定设有自动补墨防沉淀组件(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文化艺术对联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箱(44)的上表面固定设有储料管(461),所述储料管(461)上转动连接有旋盖(443),所述存储箱(44)的侧面设有观察窗(44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文化艺术对联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管(45)的下表面与第三矩形连接板(42)的上表面之间固定设有第一弹簧(48)。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文化艺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秀云,
申请(专利权)人:蚌埠大美印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